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霞 《世纪桥》2010,(17):85-87
提高全体公民素质,倡导良好社会公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最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我国的社会教育予以重新深刻思考,要对社会教育的两种形式——社会感化与社会教化进行比较,要结合我国主要存在的社会问题联系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探讨一种新的社会教育思路和模式。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我国社会教育的最佳途径即是要提倡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多点社会感化,少点社会教化。  相似文献   

2.
简单地说德治就是依靠道德的治理,是与法治相辅相成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从法律的实施角度来看,德治作为法治的重要补充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治的实施先决条件就是社会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公民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这就赋予了道德教化以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文辉 《党史文苑》2006,(10):55-56
简单地说德治就是依靠道德的治理,是与法治相辅相成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从法律的实施角度来看,德治作为法治的重要补充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治的实施先决条件就是社会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公民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这就赋予了道德教化以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智勇 《世纪桥》2010,(7):72-7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社会教化,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这一社会教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合法性的构建和维护至关重要。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概念、存在的问题和自身合法性的构建与维护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关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林楠 《探索》2005,1(3):158-161
党的16大报告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对传统伦理道德资源的继承和发展。但如何可能承接呢?为此,有必要在全球化特殊的际遇下对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及现代教化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提供一种分析与解答时代价值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立洲 《求实》2015,(3):46-52
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依托于文化世界。建构主体性文化教化模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性文化教化模式,首先必须明确其内在要求;其次要形成文化教化关联现实生活的良性机制;最后要形成文化教化"多维辐射"的组织运行系统。  相似文献   

7.
家谱的发展经历了从口述、结绳家谱到文字家谱,从官修家谱到私修家谱演变的历史。新型家谱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近年来积极培育的社会复合主体,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创造性实践,是党和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好形式。它较好地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代推行素质教育仍然具有启示。具体体现在"有教无类"与素质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以德育为首,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孔子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与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与学思并重等方面,对我国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化意识对明代戏曲的美学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在明代前期主导了戏曲创作思潮和戏曲功能理论的发展,并衍生出"道学风"、"时文风"的审美理念,损伤了戏曲本体艺术性特征。至明代中后期,受戏曲艺术审美标准"本色"、"当行"理论的反拨,教化意识在戏曲审美格局中地位趋于下降,与戏曲艺术审美标准出现了合流趋势,作为戏曲"内涵美"的标准成为明代中后期戏曲审美所重视的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11.
杨崇祥 《唯实》2014,(5):64-66
<正>农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成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矛盾纠纷复杂化的现实。认真分析和研究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与矛盾、方法与措施,不断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一、农村社会管理中面临的现实矛盾与问题要切实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深入研究和分析当前农村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关系、障碍及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是党的建设中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党员主体地位问题在党的建设理论中不断清晰与凸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讲就是尊重党员的意志和权利.承认、尊重并努力实现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要求和逻辑起点.本文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发展党内民主的关系入手,分析目前党员主体地位存在的障碍因素,以期寻求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教化实践是一种政治性的教化。孔子有志于将"孝悌"教诲给执政者,"孝悌"是宗法制度的德性内核,它们分别对应着宗法制度的"尊尊"和"亲亲"之要义。孔子周游列国返鲁之后,以政治性教化为己任,引导并监督着鲁国的执政者。近代以来,学者往往将孔子的教化与政治分而论之,实际上,在孔子的思想中教化即是为政。孔子的教化并不游离于政治之外,而是内置于政治领域之中。孔子以儒家道统引导治统,形成了儒家所特有的约束君权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的复兴:民主政治的现代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洪树 《求实》2007,3(3):51-53
民主政治内涵着人民主权理念。公民以选举和协商两种民主形式行使着主权。选举民主弊端的暴露和政治生活的新变化、新挑战,促使了对民主政治的现代反思和新的探索。反思和探索的结果是协商民主获得了复兴。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的“乡约”和“十家牌法”思想,经过王门后学的实践,在明代中后期与宗族的发展结合起来,事实上在江西吉抚地区形成了“宗族的国家组织化”,即宗族被纳入国家行政组织,代替地方政府行使某些职能的现象。可以说,王阳明的社会教化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晚明基础社会组织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数持续膨胀现象非常严重,这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很不合拍,也给正在深入进行的机构改革敲响了警钟:机构改革有再度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怪圈的危险。打好机构改革这一攻坚仗,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能否顺利建立的关键,对此我们应有深刻的认识。本文拟从利益驱动、人员分流、职能配置和编制立法四个方面,探讨困扰我国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典剧论史上,"教化论"作为贯穿始终的一种戏剧批评理论,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地位。宋元时期,剧论里的"教化论"零星散见于文人笔记序跋等,对戏剧教化功能的认识由萌芽走向成熟。明初由于官方审美对戏剧的影响和控制,"教化论"在剧坛上占据主导地位,由仅关注戏剧功能扩展至戏剧创作。相对于前期的高蹈,明中晚期"教化论"受到"言情说"的反驳和修正,在剧论中地位明显淡化,逐渐让位于"本色"、"当行"等艺术性要素。清初剧坛承晚明余绪,"关乎风化"作为戏曲的审美标准之一,与"情""文"等一起被纳入戏剧的终极审美理想之中。清中后期,戏剧创作出现回归明初重伦理教化的倾向,剧论中的"教化论"被重新大肆鼓吹,出现复古和泛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教化理论揭示了政治社会化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创新了政策工具,在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和谐与稳定、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构建多民族统一国家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化理论和政策主张"柔远",向周边国家展示礼乐法制,扩大了文化软实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谙世界过程中,重新探讨传统教化理论的合理成分和积极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两型社会消费指的是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对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求与标准的各种资源及其产品与劳务的使用、消耗过程。两型社会消费蕴涵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两型社会消费是两型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高层次消费活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对两型社会消费的综合要求,两型社会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是现代消费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文化哲学不应是一个学科分支或部门哲学,文化哲学的出现代表着哲学方向和视角的一种转变,更预示着哲学反思的一次飞跃,一种哲学核心概念的转换.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的哲学”和伽达默尔的“教化哲学”对于理解和认识这种飞跃和转换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而从境界和教化的角度来实施文化哲学的构建显然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极大的现实意义.文化哲学要在中国获得其应有的地位,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一旦东西方哲学从文化上完成一种“视域融合”而进入一个“共同世界”,不仅使文化哲学本身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而且也会给整个哲学找到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