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大代表,只有明晰代表就地视察的范围,依法履行职务,才能真正代表选民的意志和利益。但如何就地开展视察、就地视察的范围究竟是指哪些地方?本文作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人太代表就地视察的形式、视察的范围、应该具备的条件等进行了思考和回答。视察,是我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国《代表法》原则规定了"代表可以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参见《代表法》第22条第3款),但如何就地开展视察、代表可以"就地"视察的范围究竟是指哪些地方,法律却没有明确规定,这在某种程度上无疑会给代表视察工作带来不便或不利。  相似文献   

2.
开展视察活动,是代表的一项权利。代表视察活动的形式有多种,目前,开展得较多的是集中视察活动。组织集中视察活动,就是为了让代表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被视察单位的基本情况或者是某一方面工作的情况,为代表履行职责做好服务。民主法治的进步,对代表履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代表视察活动的作用产生了曲解,“简单的目的”被注入了“复杂的要求”。一是讲究“规模效应”。代表视察活动的阵势,成了视察活动的首要因素。领导干部代表一参加,便车水马龙,前呼后拥,代表满意,被视察单位高兴,似乎只有这样,代表视察才取得了“…  相似文献   

3.
《代表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代表可以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要求,联系安排本级或者上级的代表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代表持证视察是代表集中视察的有益补充。现阶段,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大规模的人大代表集中视察不可能过多地安排,小分队式的代表持证视察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应重视代表持证视察方式□李贵仲人大代表持代表证就地就近视察是代表在闭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的一重要形式,它与集体视察相比有其特殊性,需要在实践中很好地总结、研究。代表持证视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灵活性。强调代表持证视察,则可以弥补一部分代表客观上不能参加集...  相似文献   

5.
代表视察制度是一项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更好地行使代表职权的重要制度。代表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的有关工作进行视察。”因此,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活动,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积极参加代表视察,是代表依法享有的权利,是代表履行职权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全国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从提高视察工作的实效性出发,不断探索和改进代表视察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规范制度、科学选题、灵活组织、加强督办,使视察…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大月刊》2016,(4):47-48
代表视察是人大代表履行职务、发挥代表作用的法定内容和重要形式之一,是代表监督、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工作的具体实践。依法运作、抓好视察,对于与时俱进地推进代表工作和人大的全局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应该引起进一步的重视。一、充分认识代表视察工作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代表视察目前主要有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年终大视察、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开展的专题视察和各街道代  相似文献   

7.
当前,一些地方在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活动时,往往是"仆"多"主"少,实际上被方方面面派员参加的同志"越俎代疱"了。在视察重点和内容上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或是落在诸如修桥、铺路等一些较低层次的具体问题上,把代表视察活动引向一般事务的圈子里,忽视了议政这个核心问题。这种状况,已经或正在构成削弱监督力度的某些障碍,直接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和参加视察活动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搞好代表视察活动当主角的应是代表,要发挥代表视察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在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提高思想认识,为代表视察创造好的条件。组织代表视察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代表视察工作指导。一是人大常委会每年要研究部署本地区人大代表视察工作,并做好组织、联系、协调等服务工作;二是要明确参加视察活动的代表要占70%以上;三是每次视察结束后,要征求代表意见,及时总结,并向本级人  相似文献   

8.
代表视察是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代表了解社情民意,为参加人代会作准备的必要过程。代表视察年年要搞,每次视察的实效如何,对代表发挥职能作用有着重要影响。但从各地的报告情况来看,视察建议的落实这一软环节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仍有一些地方代表视察是一阵风走过场,视察完了也就完了,被视察的部门没有很好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如何体现代表视察的实效,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有效采纳并能得到解决,这是人大工作普遍存在的一大难点。要让代表放心,让群众满意,笔者认为,代表视察也必须有头有尾,看重的应是实效。看视察内容实在不实在。视察报告的撰写,要避免陷于成绩、问题、建议三段式框框。洋洋洒洒数千言,让人望而却步。视察的目的不在于昙花一现的报告,最重要的是有扎实的内容,即提出切实推进整改的意见和建议。视察报告可以书面形式将建议交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办理,确定整改期限。人大常委会届时再  相似文献   

9.
代表视察,是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代表视察实效的高低,对代表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如何提高代表视察实效,我们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做法和体会。一、围绕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议题进行视察是提高代表视察实效的基础代表视察实际上是为代表更好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行使权力服务的。因此,在视察内容的选择上必然要求紧密围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议题(当然也包括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为了组织好人大代表的视察,每年我市人代会结束后,我们都发出《关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代表视察质量,增强视察效果,应结合本地实际,改进视察方式,坚持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综合视察与专题视察相结合。综合视察,有助于了解全面情况,但往往因视察时间短、视察面太宽而难以对某个问题了解深透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有必要组织一些专题视察,加深代表对某个问题,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了解,而能形成有份量的议案或建议、批评和意见。 二是坚持就地视察与交叉视察相结合。就地视察有利于代表了解本选区的情况和选民的意见,但有受地域局限而对本行政区域带全局性的问题不甚了解之弊。因此有必要将就地视察与交叉视察结合起来。这种就地视察后的易地视察,可以让代表更好地了解全局情况,又能发现和提出本地代表不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代表视察存在问题及对策邵道生目前有的地方的代表视察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认识上偏差。视察的组织者不是从被视察工作的本质属性出发,着重调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而把代表视察变型为行政部门的工作检查。被视察单位将代表视察作为“借助力量...  相似文献   

12.
代表视察是闭会期间代表联系群众、了解情况、提出意见的重要活动方式,是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的有效方式,是代表执行职务的重要载体。代表视察一方面为代表审议人代会各项报告提供较为充分的准备,使会议审议更准确,监督更到位;另一方面代表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要求行政、司法机关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水平。可以说,代表视察的实际效果,决定着代表行使职权的质量。本期编发两篇有关代表视察的文章,对代表视察的内容确立、形式选择、组织安排、作用发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各地代表视察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对代表视察工作作了一些改进,有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改进集中视察的组织工作,尽量满足代表知情知政的意愿。过去在人代会前集中视察,省人大常委会一般只直接组织省直的全国人大代表到省内部分市、县视察,在各市、县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都由当地的人大常委会组织在本地视察,一届任期内,代表视察的范围仅局限于所在的市、县内。不少代表提出要求扩大视察范围,更多地了解情况。为此,九届任期内,我省人大常委会两次组织所有在皖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会前集中视察。去年又组织了所有在皖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会前集中视察。九届内,还先后组织省人大代表在全省范围内跨市异地交叉视察。通过视察,代表们更全面地了解了国情、省情,开阔了眼界。为了使视察更加深入,每次集中视察时都列出几项专题,  相似文献   

14.
一些县、区人大常委会有组织代表跨区域视察的做法,这虽然可以拓宽代表视野,扩大横向联系,加强区域间人大工作交流,但笔者以为,组织代表跨区域视察弊多利少。一是跨区域视察难以轻车简从。跨区域视察相对于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代表活动路途较远,组织者在代表的组织、交通车辆、食宿的安排上,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财力。在视察时,被视察单位的一方人大常委会及“一府两院”有关负责人还要陪同,因此,难免形成场面偏大,陪同人员偏多,使群众觉得人大视察是在搞形式主义,有“作秀”之嫌,也容易落入“一看、二听、三议、写写汇报”的俗套。二是代表…  相似文献   

15.
代表视察是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责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依法行使职权的一条重要渠道,代表视察活动既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被视察单位  相似文献   

16.
“由点带面,逐步带动,由浅入深,稳步推进”,这是青浦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人大代表开展持证视察的探索性工作思路。以落实中央9号文件为动力,区人大常委会拓宽代表活动领域,从去年下半年起积极探索代表闭会期间活动方式,组织代表开展持证视察活动。在交流持证视察活动心得时,代表们的共识是:代表持证视察是法律赋予代表的一项重要职责,正确行使好、动作好,是有效架构政府与百姓之间桥梁的又一新路径。循着这种共识,代表们开展了从百姓身边事做起的持证视察活动。  相似文献   

17.
汪军 《人大研究》2008,(7):26-27
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区域内的国家机关和有关工作进行视察,是代表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职务的重要方式,是代表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愿望的重要渠道,也是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督促和推进国家机关改进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代表视察的方式方法,提高代表视察的实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辽宁人大》2009,(6):28-28
什么是代表视察?根据代表法的规定,代表视察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开展活动的一种方式,也是各级人大代表了解和检查本级或下级国家机关工作情况,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方式。代表们通过视察,了解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为开好人民代表大会做准备.同时帮助“一府两院”有关国家机关推进和改进工作。代表视察一般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9.
一、视察日期:1995年10月至1996年1月31日。时间十天左右。二、视察内容:建议了解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农业法、教育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执行情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实施情况。此外,各地还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确定一些视察内容。三、视察方式:一般是组织集中视察,个别的可以分散视察。四、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请地方人大常委会协助安排视察。代表视察的具体日期、内容、单位,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的意见予以安排。在京的代表可在北京视察,也可以回原选举单位视察。解放军代表在工作、居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视察。  相似文献   

20.
视察是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也是代表知情知政、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重要途径。组织好代表视察活动,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当前的代表视察,组织部门很认真,工作人员很辛苦,陪同部门很热情,但确实找出深层次问题,提出高质量建议,收到很好效果的不是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安排存在随意性;二是看“点”存在盲目性;三是参加代表多是老面孔;四是发言缺乏主动性;五是落实建议少督办。为此,要提高视察质量,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选好视察题目选题是搞好代表视察的前提。题目选得好,就会提高代表参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