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户口,是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殊证件。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户口犹如一道无形的屏障,一般人很难逾越。那些住在城里而又没有城市户口的人被称为“黑人”而受到歧视。面对飞速前进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快车,人们不得不对户口的继续存在提出疑问。“我受尽了两地分居的痛苦!”陈老师捧着北京的来信禁不住哭了。这是一封来自北京某部委人事司的“调令”。调令说,根据工作需要,同意调陈荣同志来京工作。据陈老师介绍,她与夫君是大学的同学,毕业后二人被分配到四川省一个城市中学里教书。三年后丈夫到北京读研究生,毕业时留在了北京。但由于户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农村人口的大流动。大批农业人口迁往集镇或城市,逐渐增加了人口管理的难度,导致了部分农村人口的失控,于是,形成了“口袋户口”这一特定的现象。“口袋户口”成了农村的热门话题。 “口袋户口”产生的背景 “口袋户口”简言之,就是户口装在自己的口袋里,不落实在具体地方。其产生的原因有三: 一、逃避过重的农村负担是口袋户主的直接目的。近年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了种田比较效益下降,尤其是人头分摊负担的加重,使一部分人觉得:一方面可以把户口迁徙出去;另一方面可以照种单一的农田,这样比较合算。拿一户三口之家来说,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推动了整个社会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由此带动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变革和制度变迁。中国农民的基层民主伟大创造——村民自治制度的诞生及其制度化就是社会转型期体制变迁、利益重组、观念转变催生下的产物。而在转型期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基层“价值民主”与“程序民主”建设的错位。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推动了整个社会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由此带动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变革和制度变迁。中国农民的基层民主伟大创造——村民自治制度的诞生及其制度化就是社会转型期体制变迁、利益重组、观念转变催生下的产物。而转型期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基层“价值民主”与“程序民主”建设的错位。  相似文献   

5.
政府利益是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偏离了公共利益的非常态利益。政府利益是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只要公共政策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利益对公共利益的侵蚀就是一种永远的威胁。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政府利益最直接的原因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机制缺陷,为政府利益的介入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破题     
中国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转型,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基本形态由旧变新。由旧变新,无数全新的社会课题会迎面而来,需要改革者正确地破题。我省省会城市成都正在大力破解的“城乡一体化”,就是这样一个事关发展大局的重大改革课题。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而言的。所谓城乡二元结构,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其实就是两种户籍制度: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别小看了这种分别,不同户口背后实际上支撑着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到生活保障等一系列制度,从而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你是市民,他是农民。而且这一身份终身不变。于是,8亿多中国公民仅仅…  相似文献   

7.
半个世纪前,我国通过户籍等一系列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城乡之间形成壁垒森严的界限。从此,“衣民”成为这一历史中的沉重名词。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户籍政策构筑了“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在实际利益上的不平等,两种户口成为差别化分配各种利益的最直接标签。如何使他们公平享有国民待遇,成为改革开放30年后政府制度探索的核心点。  相似文献   

8.
<正>7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启动中国新型户籍制度的整体构建。改革措施触及利益分配、社会公平等诸多问题。此次户籍改革将带来哪些变化,对老百姓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城乡户口统一再无城里人和农村人区别《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意见》中的最大亮点,莫过于  相似文献   

9.
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宣告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制户籍结构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许多专家表示,此举不仅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更有望推动城镇化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城市是一块"洼地",也是一座"围城",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来。户籍制度改革让想进来的容易了,想出去的呢?"逆城市化"早就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甚至还出现公务员将户口迁往农村的现象。一些人选择离开大城市,或出于生活成本考虑,或不满于城市生存环境,或受到利益诱惑。尤其是上世纪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活跃人的因素的问题,是社会哲学分析的方向之一。这一问题是与常见的人们的利益结构相联系的,是与这一结构动态过程相联系的。然而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放弃恰恰是哲学方法的特点:为了“经过”利益结构看到人的主体性的状态,应该把这种结构自身看作是社会现实性的本质特征的结果。这样的思路便能够弄清楚与个人的利益一定状况(?)适应的深层的原因:“社会——个人”、“社会的力量——个体”关系的和谐(不和谐)。这一“最深层”的情况——社会的人驾驭自然力的水平,决定着这一和谐的程度。诉诸这个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户籍就像一把无形的圆规,划分出“农村”和“城市”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户籍所带来的“身份”之别,也成为横亘于城乡之间的一道巨大制度屏障,严重阻碍了实现社会公正、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下发,规定自2014年11月1日起,全省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同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等。这些户籍改革新政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围绕读者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副总队长刘新海。  相似文献   

12.
房姐     
陕四神木县“房姐”龚爱爱至少有四个户口,包括一个北京户口。 ——一个人为什么要四个户口,尤其是北京户口。“房姐”既不符合外地人进京入户的要求,却拥有北京户口,个中暗藏何种玄机,不问“元芳”也能猜得几分。没有“高人指点”,不经一番“运作”,不破点财,“房姐”绝不可能如此轻松就拥有北京户口。众多的不合情理,若不下决心查个水落石出,仍以自欺欺人的傻瓜结论,搪塞众议、敷衍社会,或者被媒体“挤牙膏”式推着走——媒体揭发一点,当局就披露一点,且不时抛个“小虾米”顶顶罪,公众是不会答应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宏观层面,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应该从建立阶层利益的整体机制入手协调好阶层利益关系,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入手重点协调市民与农民利益关系,从制度创新入手健全和完善社会公平正义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政策指南     
今年起可按新办法申请进城落户为适应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我省日前出台了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十大政策,从2002年元月1日起,可按新办法申请进城落户。具体内容如下:1、凡入户城市的人员均以准入条件取代入城控制指标。取消户口迁移多部门管理的体制,由公安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对户口迁移实行统一管理。力争2002年底,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二元制”管理模式,实行本省户籍人口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原则,统称“湖南居民户口”。2、农民在小城镇(指县市政府驻地镇及其…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又有一些人开始宣扬“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他们借口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多元化,认为要实现非公有经济的利益和利益表达,就需要“政治多元化”。这种观点崇拜资产阶级的多党制,无视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没有看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关注的群体,也是城市社会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总结与反思当前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方法,积极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吸收整合理论界与实践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政府管理理念的“人本”转变,“用服务推动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表达机制,探索统筹协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与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生活小康化、住房格局单元化、下岗失业显性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组织结构复杂化、单位功能专业化、“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化等重大变化,对社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为此,必须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加快社区体制改革,造就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形成多渠道投入、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市场推进下的中国城市弱势群体及其利益受损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斌 《求实》2002,(5):50-53
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贫困、社会声望较低以及几乎没有能力支配和控制社会资源的人所构成的群体。在计划经济时期 ,城市实行“高就业、低收入、低消费”的政策 ,城市贫困发生率几乎为零。社会阶层在经济、权力、声望三维框架上错位的结果是中国城市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但是 ,城市社会的市场转型却造就了规模不小的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市场经济中受损。  相似文献   

19.
涂晓芳 《求实》2003,1(1):50-52
政府利益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要有效地控制政府利益 ,使之处于良性的水平之上 ,就要对政府利益形成的原因作出分析。在我国 ,政府机构利益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传统文化和制度惯性的影响、利益密度不均衡、传统的“单轨政治”在改革以后发生了断裂以及制衡机制的低效等各种因素为政府机构利益的膨胀提供了条件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0.
微言堂     
《廉政瞭望》2018,(13):14-14
为让孩子上学 父母无奈离婚 近日,石家庄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执行“幼升小”政策时要求:父母和孩子3个人的户口必须在一处才能上片内学校,否则只能接受调剂.换言之,父母中不能有一方户口不在招生片区.个别农村家长不愿将户口迁入城市,为了让孩子在片内入学,只能通过假离婚的方式,实现入学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