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重读辛亥革命党人林觉民的《与妻书》,其所留下的情感境界对今天仍有着强烈的感召力,是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辛亥革命的民族心灵读本。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生在政治清明的太平时代,他会是一个温情丈夫。然而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封建王朝末期,他却成了为天下人蹈死不顾的"铁血丈夫"——二十四岁就被残害,匆匆与爱妻及腹中孩子诀别,从此长眠异乡。他,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朱门灰瓦,翠竹掩映下,林觉民的半身塑像伫立在其故居内,目光直视远方。塑像下方簇簇鲜花,安静地诉说着人们对他的哀思和怀念。  相似文献   

3.
阅读林觉民     
廖华玲 《广东民政》2011,(11):54-54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24岁时写下的《自由与爱情》。两年后,裴多菲在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用生命与爱情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又过了62年,裴多菲“灵魂附体”在革命党人林觉民身上,同样24岁的他在黄花岗起义前写下了情真意切的《与妻书》。三天后,林觉民在战斗中受伤被捕,最后被清廷杀害,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相似文献   

4.
三坊七巷是闽都福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保存较为完整,明清建筑遗存较多,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在历史上走出了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敢为天下先的仁人志士,是闽都文化的主要载体,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建省文化产业基地、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称号。作为福州的重要地理坐标,被称为"闽台文化彰显地"的三坊七巷,其文化内涵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  相似文献   

5.
正1福州历史文化名人多半出生清贫,像林则徐、林觉民、庐隐等均是。然而家世最赤贫的还是林纾。林纾,又名林琴南。他的祖母双目失明,父亲做生意的两条船触礁被毁,资不抵债,全家破产,本就是典的旧房还被人骗去,全家只好流落街头。林纾出生在这样的赤贫之家,生活之艰辛贫寒,可以想见。林纾9岁那年,家里又添弟弟,父亲破产后到台湾去做小本生意,家里基本上收不到父亲寄的钱。年迈  相似文献   

6.
田岚岚 《政协天地》2011,(10):26-27
“我已经来过好几次了,可是每一次站在这里,都会心生感动,就会抑制不住自己,我真得无法忘记这些英烈……”在参观林觉民故居的过程中,杨崇森先生用颤抖的声音对记者说。看着他激动的微微有些涨红的脸和湿润的眼眶,记者有些担心,  相似文献   

7.
正曹觉民,男,汉族,学名先之,字仲萧,号觉民,1908年6月26日生于湖南省资兴县七里桃源下洞新屋。幼年入私塾,后就读于郴侯高小和资兴县中学。彼时之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周边列强环伺,虎视眈眈。曹觉民深感国家危难,欲求军事救国,于1928年考取黄埔军校南昌分校(同本校6期)。后又被选送至南京本校学习深造。1933年毕业,任第3军司令部少校机要参谋。1935年授中校军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围绕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内容,并对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重要部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励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担当,到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志向;从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到罗阳"用生命擎起舰载机起飞"的壮举,爱国主义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作为爱国  相似文献   

9.
文苑 《当代广西》2005,(14):44-44
人们都熟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 一的林觉民烈士写给妻子的遗书—— 《与妻书》,无不为之感动。烈士那种大 情大爱,为大家舍小家,为大我舍小我 的革命精神,曾感动了几代国人。其实, 在广西也有这样一位至情至性的抗日 烈士,他就是在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中 牺牲的赖志廉烈士。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翻检了一下,有9篇。它们是:贾谊《过秦论》、司马迁《报任安》、诸葛亮《出师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天祥《正气歌并序》、梁启超《少年国说》、林觉民《与妻书》,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1.
《福建乡土》2016,(4):52-53
正福州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是商贸繁华之地,如今已成为我国沿海对外开放的主要城市之一。三坊七巷,我国南方地区保存得最完整的古街区之一,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一大批对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因而被誉为"近代名人聚居地",是老福州的缩影,绽放着闽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民以食为天",生活在坊巷之中的百姓自然也离不开饮食。三坊  相似文献   

12.
中国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9篇。它们是:1.贾谊《过秦论》;2.司马迁《报任安书》;3.诸葛亮《出师表》;4.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范仲淹《岳阳楼记》;6.文天祥《正气歌并序》;7.梁启超《少年中国说》;8.林觉民《与妻书》;9.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李甡 《北京观察》2012,(7):66-69
正一封信多年前,在北京报国寺文化市场购得陈觉民1975年五一节致周建人信札一通。信较长,写了满满四页。从信里透露的信息可知,陈是一位饱学之士,家学也不一般。其父名燮枢(1874—1958),字赞卿,又作赞钦,与鲁迅先生是留日旧交。曾协助徐锡麟办学,加入光复会。绍兴光复后,任浙江临时议会议员,全国第一届众议院议员,有《辛亥绍兴光复见闻纪略》、《德育课本》等专著。陈觉民1933年在上海肄业时,曾多次随子英叔去鲁迅家造访。陈子英(1885—1950),名浚,绍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发展油茶生产,增产油料,增加农民收入,以满足国家和人民需要,1958年我省垦复任务为401万亩(新植任务66万亩),要求一般地区在1958年内将全部荒芜油茶林垦复过来(个别油茶林集中、劳力少的地区亦应争取在二、三年内全部垦复)。垦复全部荒芜油茶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各地应贯彻增产节约,勤俭办社的精神,认真组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充分发挥农(林)业社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垦复。为了支持农(林)业社垦复和发展油茶林,中央已分配我省油茶无息贷款1,001万元。兹根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7月4日)这次会议是继去年全省海防林建设动员大会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我省海防林建设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客观分析海防林建设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并出色完成今年的全省海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国务院侨办、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华侨农(林)场在改革和发展。9月18日召开的第50次省长办公会议,决定全面推进华侨农(林)场经济体制改革,从今年起,用三年的时间,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我省华侨农(林)场在改革、发展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使我省侨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今天在宾川县召开的全省华侨农(林)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现场会,就是为了贯彻省政府第50次省长办公会议精神,总  相似文献   

17.
曹小藩 《黄埔》2020,(2):48-51
曹觉民与程潜的历史渊源曹觉民,曾用名曹财源、曹先之、曹仲萧、曹行,1908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县七里镇桃源村。1926年,湖南省法政专科学校毕业后投笔从戎,考取黄埔军校,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军司令部少校秘书、南昌卫戍司令部少校秘书、津浦路警备司令部少校秘书兼军法主任、第3军司令部中校秘书。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第3军中校军法处处长兼参谋处处长、第5集团军上校军法处处长、第4集团军司令部上校秘书、军事委员会上校主任秘书、湖北省保安司令部上校秘书处处长兼军法主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秘书处处长等职。  相似文献   

18.
(一)傍水楼台水底天,含窗斜月恋云烟。梆声断续胶林外,夜半风声伴客眠。(二)胶刀铲散五更寒,破雾穿林灯火繁。学技小姑随嫂去,隔溪烟锁语呢喃。夜宿东和农场(二首)@卓冠亚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8,(10):59-59
云南省卫生厅厅长陈觉民接受采访时解释说:“政府指导价就是政府规定价。国家和社会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政府的指导价,否则就是乱收费。”  相似文献   

20.
各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单位),有关企业:按照《山东名牌农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鲁质监质发〔2005〕37号)的规定,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组织协调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林业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山东名牌农(林、水)产品的评价工作。经企业自愿申请,各市初审和推荐、各专业委员会评审、现场审查等环节,确定81家企业的90个产品为首批山东名牌农(林、水)产品。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公布。开展山东名牌农(林、水)产品认定工作,是积极贯彻党中央三个“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优化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