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既然经营管理者对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而从利益分配上建立对其有效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以来,在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往往只针对职工设计激励机制,对于经营者的激励问题却很少论及。二是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仍与一般职工一样,实行月基本工资加奖金的分配办法,没有与其承担的责任、风险和企业资产增值、利润实现程度等挂钩,而是与本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挂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工资收入水平总体上偏低,多数都在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张清远 《求实》2001,(4):45-47
本文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和企业党组织的地位角度出发 ,提出了加强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必要性 ,根据企业特点提出了加强产权、管理权等监督体系 ,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制约工作效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一些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造,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在一些国有企业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的经营者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充分体现自身利益,甚至往往和职工联手谋取各自的利益,损害了所有者即国家的利益。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害,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并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征文 国家对企业实行简政放权以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权力行为受到的监督制约,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认识上有偏差,不敢理直气壮地抓监督。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不能正确处理加强监督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有的担心“查处一个人,搞垮一个厂”;有的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担心加强监督会影响本地的经济环境,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有的认为只要企业能赚钱,个别人得一点、玩一玩、赌一赌甚至有明显作风问题等都是小节,怕加强监督会影响其积极性;有的怕监督会得罪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地阐述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建立健全国企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是激励不足,另一方面是约束不力。因此,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客观上就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健全经营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健全国有企业约束机制,需要从强化外部监督、内部制约和职工民主监督三个方面入手,三者有机结合。 (一)外部监督 强化外部监督主要应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上级党委对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二是各级政府对企业经营状况特别是财务运行状况的监督检查。这两方面的监督,靠企业本身是不现实的。 有一点必须明确,不管国有企业如何改革,都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因此,党管干部的原则在国有企业仍然适用,只是管理的方式需要改变。党委加强对国企领导人员的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其工作实绩和廉洁状况的考核上,通过考核作出选拔、任用决定,按法定程序进行任免。1997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对国企领导班子的考核,对于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效果十分明显。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调政企分开,目的是减少政府参与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加强对企业的宏观管理,但并不等于放弃对企业必要的监督检查。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委托人,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检查责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举国上下的改革热情。我国的改革开放无疑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搞活企业是中心环节。改革以来,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措施,给国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活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是其中之一。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产权约束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政权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清除腐败现象是系统工程,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但有一个关键环节不容忽视,就是健全和完善权力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建立国有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必须与国有企业目标定位、分类改革相结合,可以考虑逐步实行激励性的年薪报酬制度,谨慎引入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项目,尽快健全国有企业企业家责任制度,有效控制"在职消费"等灰色隐性区域,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化的改造、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职业经理业绩考核体系的建立和经理市场的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0.
冯必扬 《唯实》2002,(11):21-2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才能搞好国有企业 ,这是一个至今仍未解决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是建立风险约束机制。一在市场经济中 ,人们通常把竞争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行业称为竞争性行业 ,把竞争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行业称为非竞争性行业。非竞争性行业适宜国有企业 ,这已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公认。因此 ,所谓国有企业问题就是国有企业能否在竞争性行业生存的问题。对此 ,学术界存在两种相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中不能生存 ,国有企业要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成功加入WTO,国有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必将日趋激烈。要保持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就必须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留住经营企业的核心人才,吸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紧缺人才。本文力图通过对北京市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的政策与环境分析,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国有企业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政策建议。北京市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运作模式与综合分析1996年北京市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劳动工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对经营者年薪制进行了探索;1999…  相似文献   

12.
顾耀昌 《唯实》2000,(1):43-4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精辟指出,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江总书记的这段话不仅明确了反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内涵,而且突出了监督的关键作用,这对当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至关重要。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但权力具有两重性,可以用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可以以权谋私,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权力只有在受到强有力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正确行使。权力如果失去监督就会被滥用,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对于腐败者而言,手中的权力越大,对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因此…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月8日的《亚太经济时报》发表刘建明的文章,指出公有制企业要摆脱困境,仅仅实行产权清晰的改革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建立企业内部的民主监督制度。刘建明认为股份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形式,但不是国企盛衰的保证。股份制和约束机制的完美结合,才能把产权明晰的内在制约作用贯穿在资本运行中,在企业经营者按照市场规律约束自己的随意性。从这一点看,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比股份制本身更重要。目前,有些理论观点似乎误解或歪曲了股份制的实质,把股份制仅仅视为职工出资买下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制为公司制的企业迅速增加,这种趋势使随之而来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建设问题摆到了突出的位置。本文将结合学习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一、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  相似文献   

15.
16.
在党的十五大上 ,江泽民同志指出 ,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 ,指明了反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的内涵。这对当前和今后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党是执政党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大都掌握一定的权力 ,应当用来为民造福 ,为人民服务 ,绝不可以用来谋取私利 ,损害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为了防止领导干部滥用权力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就应当建立权力约束机制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一、建立领导干部的自我约束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经不起考验和诱惑 ,以权谋私 ,贪…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主要是靠人的能力的提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 ,作为企业的领导就要坚持以人为本 ,任人唯贤 ,量才录用和培育人才。  相似文献   

18.
《决定》要求突出抓好四个环节:1.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绝不是国家将全国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几万亿经营性国有资本可以撒手不管,一放了之。所谓政企分开,一是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不再直接干预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二是政府作为所有者,必须通过一套制度安排使所有者代表进人企业,而且行使权能到位;三是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者职能,必须创造条件为企业摆脱“办社会”之苦。实行政企分开必须并行地做好几件事:(l)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自1998年开始的中央政府的机构改革即以实现政企分开为第一原则,使政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宪法中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了明确规定,但人权的实现和发展实际上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探讨市场经济对人的素质要求,需要研究人权的实现和发展这样的宏观问题。事实上,它也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我个人认为,单纯依赖法律手段很难达到目的,应该形成法律、市场和教育互相配合、共同作用、有机结合的实现人权的社会约束机制。 1.法律约束。法律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社会约束机制,可以保护公民权利不受侵犯,是实现人权的主要依据和根本保证。同时法律还可以引导法律义务向道德义务的转化,法律不仅能巩固人权成果,为实现人权提供依据,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权的发展和实现起先导作用。我国应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制定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具  相似文献   

20.
能否建立起科学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干部监督手段,直接影响到组织部门干部监督管理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组织部门职能作用的整体发挥。因此,探讨今后如何健全和完善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手段的建立与实践1992年,中组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