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欧洲法院的基本情况欧洲法院是欧盟的最高司法裁决机构。欧洲法院以欧盟法律为准绳,负责维护欧盟所有决议的执行,保障欧盟法律得到尊重,对欧盟的条约和规章做出终裁性解释,对在执行欧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与成员国同类规定相矛盾的各种争议进行审理和裁决。  相似文献   

2.
朱丁普 《河北法学》2007,25(10):158-164
在欧洲共同体的所有二级立法渊源中,指令的法律效力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尤其是指令在各成员国中是否具有直接效力,更是引起了诸多纷争,而《欧洲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均未对此做出规定.以欧洲法院的相关案例法为主线,对其提出的指令的纵向直接效力、协调一致解释及附带横向直接效力原则逐一进行了评析,最后得出结论:为切实有效实现欧洲共同体指令所追求的目标,欧洲法院应当重新定义其提出的指令的直接效力原则;其中,最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是,应当赋予指令在自然人和法人等私人之间的横向直接效力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论欧共体法与成员国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令良 《法学论坛》2003,18(1):79-87
欧共体法是国际法律秩序中一种新型的法律体系 ,从而欧共体法与成员国法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虽然建立欧盟的基本条约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但是欧洲法院大量的判例表明 :无论是欧共体的第一级法律渊源 ,还是第二级法律渊源 ,都可能在成员国具有纵向的和横向的直接效力 ;当欧共体法与成员国法发生抵触时 ,前者优先。  相似文献   

4.
<正> 在某种意义上说,根据《欧洲共同体条约》(下称“条约”)第177条及其他条约相关条款规定作出先决裁决(Preliminary ruling)是欧洲法院职能的最重要方面。由于有了先决裁决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欧洲联盟法在成员国的统一解释和适用,也为无权在欧洲法院直接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向欧洲法院寻求救济提供了间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欧洲共同体法的直接适用性和直接效力原则吕国平直接适用性(directapp1icability)是《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以下简称《罗马条约》)赋予规则(regulation)的一种法律属性,①但欧洲法院总是回避对直接适用性的含义作出正面解释。...  相似文献   

6.
初步裁决程序作为一种独特的法律机制 ,对欧共体司法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初步裁决程序渊源于一系列法律文件 ,主要包括欧共体的基础条约和欧共体法律框架下的一系列公约。对于初步裁决的请求机构 ,欧洲法院采纳所谓的“功能论” ,即按照某机构是否行使着“法院”或“法庭”的功能作出裁量。初步裁决作出后 ,对请求裁决的成员国的法院或法庭产生拘束力。  相似文献   

7.
《欧共体条约》第234条的规定赋予成员国法院及仲裁机构在自己的案件中就有关欧盟法律的问题向欧盟法院要求先行裁决的权利。其内容是: 欧盟法院对下列事项享有先行裁决的权力: (1)本条约的解释; (2)欧盟机构和欧洲中央银行制定的规章的效力及解释; (3)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规章建立的机构制定的成  相似文献   

8.
许睿  李允载 《法学杂志》2001,22(5):64-65
依照《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以下简称《罗马条约》) ,欧洲法院对于私人诉讼主体对成员国提起的诉讼是没有管辖权的 ,但是在实践中对于个人因国家违反欧盟法的行为而带来的损失应如何寻求救济 ,欧洲法院在Fran covich案等一系列案件中 ,借助于第 1 77条赋予欧洲法院的初步裁决权和第 5条向成员国规定的义务 ,确立了国家对于违反欧盟法律给个人带来损害而承担的责任———国家责任。一、国家责任 (stateliability)的确立根据《罗马条约》的规定 ,欧洲法院的诉讼管辖权仅限于两种 ,即一个成员国或代表欧盟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欧洲法院作为欧共体之最高司法机关 ,在其司法实践中大胆突破传统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 ,为欧共体司法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欧洲法院通过其扩张性的司法解释 ,在确立了其自身的“宪法法院”地位的同时 ,成功地解决了欧洲法院与成员国司法机关之间和欧共体法与成员国国内法之间的关系问题 ,而该问题的解决对欧共体法能够在所有成员国得到统一的解释和适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略论欧洲联盟法的执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联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善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法律制度。由于欧盟是主权国家之间的组织,在成员国之上没有强制机构,因此欧盟法的执行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欧盟法的执行方式、执行效力等问题作一探讨。 欧洲联盟法主要指调整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联盟机构颁布的法规、欧洲法院的判例等。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及其后来颁布的法规,都强调成员国有义务执行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并授权欧盟委员会通过行政手段监督成员国履行义务。欧盟法的执行,《欧…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对中国劳工诉日本西松建设公司强掳劳工、强迫劳动事件作出了判定中国劳工败诉的终审判决。判决的主要理由是: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根据该条的规定,中国劳工的个人请求权属于已被放弃的战争赔偿要求。为了得出上述结论,日本最高法院的判决还涉及了诸多必须予以澄清的国际法理论问题:如条约单方面解释的效力问题、回忆录和会议记录等在条约解释中的效力的问题、条约对第三国效力的问题、对条约宗旨的单方面解释的效力问题、《中日联合声明》的国际法性质到底是条约还是中国政府的单方面宣言的问题、国内判决在国际法上的效力问题等。本文仅从国际法上国家外交保护权的角度,对本案及其他正在进行中的对日民间赔偿诉讼的解决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先决裁决(preliminary ruling)制度是欧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以下简称 ECJ)对欧洲联盟法律进行法律解释的重要手段,是 ECJ 与欧盟成员国国内法院建立联系与合作机制的重要途径。在先决裁决程序中,成员国法院在对特定案件做出判决之前,根据欧盟基础条约的相关规定就特定问题向 ECJ 请求做出解释性判决或有效性判决.并根据 ECJ 的先决判决对特定案  相似文献   

13.
海牙上诉法院在ParfumsChristianDior,SAv.Etos ,BV案中对来自共同体市场外的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问题进行了解释。在本案的判决中 ,荷兰法庭适用了《欧洲商标指令》(theEuropeanTradeMarksDirective)第 7条 ,《统一布鲁克斯商标法》(theUniformBeneluxMarksAct)第 13条A款 ,《欧洲共同体条约》有关商品自由流动条款以及欧洲法院现存的判例法。荷兰法庭最关心的是各成员国商标法的充分协调问题。这在商品首次销售后商标权人权利用尽方面显得特别敏感。这是平行进口案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吴秋萍 《法制与社会》2011,(33):256-258
条约在中国的适用主要包括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条约在国内法上的效力以及条约在国内适用时的解释三方面的内容。本文指出针对条约在我国适用的立法与实践较为混乱的问题,我国应在《宪法》中对条约的适用作出原则性规定,采用纳入与转化相结合的条约适用方式,并区分“直接适用条约”与“非直接适用条约”,以便更好地确定在“直接适用条约”与国内法相冲突时如何适用及解释条约。  相似文献   

15.
张乃根 《法治研究》2017,(6):136-149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段有关反倾销特别规定及其“日落条款”的条约解释是当前引起WTO法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WTO争端上诉机构有关DS397的条约解释对于WTO已决定成立专家组审理的DS516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回顾DS397的有关条约解释,然后分析DS516所涉条约解释以及欧盟修改其立法的晚近动态,最后着重对“日落条款”作出应有的条约解释.  相似文献   

16.
自2015年2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巡回法庭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共13条,规定了巡回法庭的设置地点、巡回区域、机构性质、受案范围、巡回法庭的当事人向巡回法庭提交材料程序,并且对社会所普遍关心的巡回法庭工作方式、合议庭组成、裁判文书签发、审判管理等问题也作出了回应.  相似文献   

17.
欧洲法院与欧共体环境法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欧洲法院在欧共体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欧共体是通过条约形式建立起来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欧共体法院 (简称欧洲法院 ,theEuropeanCourtofJustice)是欧共体四个主要机构之一 ,其职能是解释和适用欧共体条约 ,确保欧共体法在各个层次得到遵守。法院由成员国一致同意任命的 15名法官和 9名大律师 (AdvocatesGeneral,AGs)组成 ,任期六年 ,每三年补选一次 ,可以连选连任。法院院长从法官中选举产生 ,任期三年 ,也可以连选连任。欧洲法院的管辖权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 ,受理欧…  相似文献   

18.
欧洲法院在审查欧共体机构行为的过程中 ,处理了许多有关欧共体法的问题 ,特别是明确了欧共体机构法令的含义 ,发展了欧共体条约中的法令种类 ,保护了欧共体机构、成员国、以及自然人和法人免受不法的欧共体机构法令的侵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国际法上条约解释的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条约同国内法解释在主体、效力、客体和方法四个方面的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条约解释的主要特点包括:在主体和效力方面,条约的"有权"和"非有权"解释以"主体是否有权力解释"为标准划分,而不像国内法那样同时依据解释的权力和效力来划分;条约有权解释主体所做的解释不一定有法律拘束力.在客体方面,作为解释客体的条约具有"立法性"和"契约性"双重特性,这对条约解释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解释方法上,条约解释中除了运用国内法律解释常用的方法外,还出现了"嗣后实践"解释方法,并在实际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从根本上看,条约解释上述特点的形成,是由国际法体系不同于国内法体系的性质所决定的.国际法的"分权"体制,决定了条约解释的上述特点.  相似文献   

20.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反向协商一致”规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决策程序上采用了“反向协商一致”规则。该规则是指在决策时 ,只有当所有成员国协商一致表示不通过某项议案 ,该议案才能被否决 ,如果有一个成员国表示同意 ,该议案就应通过。 WTO争端解决机制对这一规则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专家小组的设立、专家小组的报告、上诉机构的报告以及授权中止减让或其他义务的通过上。《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规则及程序的谅解》 (下文简称《谅解》)第 6条第 1款规定 :专家小组应予以设立 ,除非成员国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决定不通过 ;第 1 6条第 4款规定 :除非争端一方通知争端解决机构其上诉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