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红 《知识产权》2003,13(2):44-47
目前,在涉及专利复审、无效案件的诉讼程序中,法院借助技术鉴定判案的趋势有所增加。鉴定制度,是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及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帮助法官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辅助手段。但是,在专利诉讼中的技术鉴定具有一些特殊  相似文献   

2.
郭华 《中国检察官》2010,(17):73-73
现代化社会在一些新型案件尤其是知识产权纠纷中.传统证据理论和制度使法官查明事实真相出现困难.促使司法机关绕过立法不断探求新的对应措施.这是无可非议的。从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专家出庭到2002年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的“法庭也可以通知”专家出庭“就案件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正> 一、关于鉴定权的双重性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在各自的诉讼活动中,指派或者聘请专家担任鉴定人,对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定的诉讼活动。作为法定的一种独立证据,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就案件中涉及到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所作出的书面结论。这一规定表明鉴定权的享有和运用对于公民能否拥有充分的  相似文献   

4.
刘慧萍  刘勇 《人民检察》2023,(11):34-36
<正>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诉讼活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其确立的技术调查官制度广泛适用于我国的知识产权案件。随着科技发展,案件相关事实涉专业技术性问题明显增多。一般情况下,遇到专门性问题时,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指派或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开展技术协助、勘验检查、检验鉴定、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等工作,辅助检察官查明技术事实,但面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复杂案件,仅仅依靠上述技术工作往往难以解决专门性问题。笔者建议构建检察机关技术调查官制度,开展专门性问题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审理乡镇建筑企业中劳动争议案件的若干问题●崔洪栋潘红军周庆涛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建筑企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经营灵活而异军突起,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规模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发生在乡镇建筑企业中的劳动争议和因此而起诉到法院的劳动争议案件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胡岩 《法律适用》2012,(6):112-1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我国面临着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也对法院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大量新型案件对法院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最近几年各地法院遇到的所谓"祭奠权"的案件。对于这种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变化而产生的案件应如何处  相似文献   

7.
胡昌明  杨兵 《法庭内外》2008,(11):41-4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人们更习惯于将纠纷提交法院裁决。于是,法院的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案件类型愈加丰富,法律服务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法律服务市场的缺口也越来越大,导致一些不具备诉讼代理人资格的公民,在社会上私自承揽法律事务,并以当事人近亲属或者律师等身份参加诉讼,俗称"黑律师"。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诉讼案件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遇到的专门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我们的司法人员不可能是精通各行各业的专家。那么,在诉讼过程中,在遇有专门性问题时,司法机关就必须进行司法鉴定,或者指派、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当案件的主要事实,或者说案件的关键性事实必须依靠鉴定结论来定性时,实际上鉴定人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就起到了“法官判决”的作用,可见,鉴定在诉讼中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我国的司法鉴定工作在立法方面,更主要的在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致使一些案件…  相似文献   

9.
罗红 《证据科学》2005,12(1):54-57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中,人民法院依其职权,或应人民检察院或者被告人的请求,或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委派具有专门知识、技能或特别经验的人.对案件中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从而为诉讼案件的公正裁判提供科学依据而从事的一项诉讼活动。而司法鉴定人就是由人民法院委托,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运用专门知识或者技能进行勘验、检查、分析、鉴别,并做出结论性判断的人。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劳动报酬争议案件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司法》2007,(13):47-50
为了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广东省各级法院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法院不断加强劳动报酬争议案件的审判,公正、及时地审结了大量案件。同时,全省各级法院在审理劳动报酬争议案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由于现行劳动争议处理  相似文献   

11.
刑事案件一般要经过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者审判机关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者聘请具有鉴定资格的专业人员对专门问题进行鉴定。称为刑事司法鉴定。针对业已做出的鉴定,在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有的被害人、被告人或者辩护人经常会提出异议,申请重新鉴定。但是当前的法律、法规尚未对重新鉴定做出统一、具体的司法锯释,以致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法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地方法院,特别是中、基层人民法院,在“以服务为中心”的口号下,被当地党委、政府分派参与地方中心工作,甚至参与蹲点、包点、挂牌保护某单位、某企业,有的地方法院由于积极参与,还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与赞扬。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法院的根本任务是审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法院受理的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海事等各类诉讼案件和人民法院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各类执行案件以及行政机关、仲裁机关、公证机关、涉外生效的等各类申请执行案件大幅度上升。面对繁重的审判、执行任务,如果法院不千方…  相似文献   

13.
“要离婚,商量办,千万别去找法院”,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到法院离婚为什么会成为当事人生畏的事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离婚已不再是“掉价”的事了,人民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正逐年上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起诉到法院的离婚案件多出现“一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发展,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之后,伴随着资产的优化重组,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正冲击着各行各业,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也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在破产案件的受理上,由于政策性干预较强,许多案件往往是政府决定破产后,才由法院受理进入破产程序,法院很少从法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实施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及国家宏观经济环境调整发生的重大变化,给法院工作带来一系列影响,江苏三级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面临着各类新型、疑难复杂案件不断涌现、案件呈井喷之势激增的压力。因此,迅速提高基层审判一线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水平,有效  相似文献   

16.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中,人民法院依其职权,或应人民检察院或者被告人的请求,或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委派具有专门知识、技能或特别经验的人,对案件中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从而为诉讼案件的公正裁判提供科学依据而从事的一项诉讼活动。[1]而司法鉴定人就是由人民法院委托,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运用专门知识或者技能进行勘验、检查、分析、鉴别,并做出结论性判断的人。在我国的三大诉讼法中,均规定了当事人在法庭上向鉴定人发问的内容,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新出台的司法解释更加明确了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的义务。然而在司…  相似文献   

17.
技术性证据的概念是研究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制度问题的基础,应当从功用角度将技术性证据定义为解决或证明案件专门性、技术性问题的材料。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是把关鉴定意见等技术性证据质量的重要环节,除了强化技术性证据薄弱之处、服务案件办理的辅助功能外,还具有实现法律监督的重要作用。在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程序中,要求审查主体具备鉴定资格,以及将合法性、关联性等纳入技术性证据审查内容,存在不合理缩小审查主体范围并扩张审查内容的问题。此外,检察院将技术性证据审查意见书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虽然为法院审查判断技术性证据提供了更多参考,但也带来了新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石必胜 《人民司法》2013,(11):38-43
知识产权诉讼中涉及很多专门性问题,当事人往往会申请鉴定,但哪些专门性问题的判断可以通过鉴定来解决,哪些专门性问题的判断不能通过鉴定来解决,界限往往比较模糊,实践中的做法比较混乱。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为知识产权诉讼中鉴定范围的确定提供帮助。一、知识产权诉讼鉴定的基本问题知识产权诉讼鉴定的属性。法官不是万能的,只是擅长于解决法律问题,有些案件尤其是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往往涉及专门性问题的认定,超出了法官的能力范围,因此诉讼法中需要规定专门性问题的认定办  相似文献   

19.
浅析知识产权技术鉴定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由当事人委托或司法机关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专门性问题作出判断的一种活动。与其它普通案件相比,知识产权案件具有法律问题与技术问题高度融合的重要特征,技术问题几乎是每案必遇的普遍问题。虽然,对于外观设计专利案件和相对简单的实用新型案件,通过庭审,由双方当事人对相关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离婚案件的逐年增加,法院在处理这些案件时往往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离婚后的房屋居住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导致矛盾激化,影响当事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的稳定,而且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有损于法律的尊严和法院的声誉。因此,在审理离婚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