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关于用罚金替代短期自由刑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以罚金替代短期自由刑的执行(以下简称易科罚金)是刑罚易科制度的一种。刑罚易科制度,亦称换刑处分或易刑制度已载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法典。主要有三种:(1)短期自由刑易科罚金;(2)罚金易科短期自由刑或劳役;(3)短期自由刑或罚金易科非刑罚处理方法。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易刑制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以及不同观点的考察,探索短期自由刑易科罚金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以供学界同仁研究和立法机关参考。  相似文献   

2.
短期自由刑改革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短期自由刑的利弊问题上折衷说是科学的。对待短期自由刑的科学态度是 :保留但应予以改革完善。短期自由刑的改革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刑法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在短期自由刑改革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方案 :一种是替代型方案 ;另一种是完善型方案。我国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建立短期自由刑易科非监禁刑制度 ;完善刑事犹豫制度 ;变通短期自由刑的传统执行方式。  相似文献   

3.
易科罚金制度及其积极意义易科罚金制度(即以罚金代替短期自由刑的执行),是指被判处短期自由刑的犯罪分子,符合刑法规定条件,准以罚金替代自由刑执行,折抵的罚金完纳后,原判自由刑就认为已经执行的制度。这是自由刑的一种执行制度,不是对原判刑罚的否定。对于易科...  相似文献   

4.
罚金易科制度是指当法院所判决的罚金刑得不到执行时,法律规定以其他刑罚方法来代替的刑罚制度。当罚金刑不能执行时以什么刑罚来易科,各国刑法规定不尽相同,大体有易科强制性劳动、劳动改造、劳役、自由刑等几种。设立罚金易科自由刑制度是世界多数国家刑法中普遍规定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人权意识的日益提高,轻刑化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刑事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刑事司法的理性选择[1]。与此相应,在刑罚结构上,随着短期自由刑弊端的日益显露,自由刑一统天下的局面正逐步被打破,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都把扩大罚金刑的适用作为改革刑事制度的重要标志。本文拟通过对罚金刑易科的立法例、罚金刑易科在我国的适用价值等问题的研究,提出我国罚金刑易科制的设想,以促进我国罚金刑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璇 《法制与经济》2009,(20):19-20
随着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人权意识的日益提高,轻刑化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刑事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刑事司法的理性选择。与此相应,在刑罚结构上,随着短期自由刑弊端的日益显露,自由刑一统天下的局面正逐步被打破,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都把扩大罚金刑的适用作为改革刑事制度的重要标志。本文拟通过对罚金刑易科的立法例、罚金刑易科在我国的适用价值等问题的研究。提出我国罚金刑易科制的设想,以促进我国罚金刑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刑罚易科制度是指刑罚为顾及受刑人之各种情状,对罚金刑宣告之受刑人,因限于各种特殊原因以致客观上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原宣告刑时,为避免罚金刑可能产生的弊害,遂准许或判令受刑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得为易刑处分的一种刑罚制度.在罚金刑执行难的现状之下,其确立可以弥补和挽救当前司法审判和执行的脱节、维护司法公正,同时节省司法成本、提高刑罚收益.它是当前执法体系下缓减执行难,维护社会秩序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刑事司法中的犹豫——兼谈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鹤喃  郭云忠 《法学家》2006,2(6):79-87
犹豫是刑事司法权行使的固有禀赋之一.刑事司法中的犹豫制度可以分为侦查阶段的移送犹豫、检察阶段的起诉犹豫、裁判阶段的宣告犹豫和执行犹豫等.从保障被追诉人享有不脱离社会权和复归社会权、克服刑事司法中的有限理性和非理性、增进社会的总福利与总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的宽容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思考,犹豫制度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不起诉制度的实证分析表明,现行不起诉制度呈现出不良运行的态势,表明我国刑事司法权的行使带有较强的刚性和机械性.刑事司法改革中需要在司法理念、刑事政策、制度构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拓展不起诉制度的适用,以改进刑事司法的僵化禀赋,促进司法的社会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从刑法理论上论证短期自由刑的利弊,很多学者已经有了很多详尽的论述,鉴于学者们以我国刑罚执行实践为重点进行论证的为数较少,故笔者在此从监狱改造的实践出发,谈短期自由刑在我国执行实践中的界定以及短期自由刑在具体刑罚执行中的各种弊端,以论证短期自由刑在我国进行改革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笔者认为只有结合我国刑事执行实践中短期自由刑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研究,而不是盲目追从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方能对我国短期自由刑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刑罚执行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最后环节,刑罚执行质量最终影响着刑事法治的整体水平,刑罚执行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必须走统一化、专门化的道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应当与时俱进地改革完善刑罚执行制度,准确把握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质,明确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将监禁刑罚和非监禁刑罚统一于司法行政机关行使。  相似文献   

11.
短期自由刑改革是近现代刑罚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刑法学界在短期自由刑的利弊问题上进行了百余年的争议,我国也面临短期自由刑问题。对中外刑法学界在短期自由刑问题利弊问题上的否定说、肯定说和折衷说进行评析。发现短期自由刑兼有利弊,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因各国的不同国情而别,这有助于我国相应刑事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引言     
以监狱制度为核心的刑罚执行是刑事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事司法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整个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的效率,对中国这样一个以自由刑为刑罚体系主体的国家来讲,监狱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整个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罚金刑的立法设置、司法适用与实际执行都存在非常大的缺陷,造成立法不平等、不公正,司法判决不统一与实际执行难。从而使法制不统一,法律权威受到挑战。应完善我国现行罚金刑立法规定,并建立罚金易科制度与新的灵活适用罚金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玮 《山东审判》2012,(4):78-82
缓刑(suspended sentence),即暂缓适用或者执行刑罚,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间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①2011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72条、第74条、第76条和第77条有关缓刑制度的规定予以修改,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缓刑制度,这将会促进我国刑事司法更好地实现刑罚个别化、行刑社会化、避免短期自由刑弊端、刑罚矫正机能和宽严相济刑事  相似文献   

15.
<正> 半自由待遇制度被视作是对剥夺自由刑的一种改革,正越来越引起刑罚界的重视。当代刑罚政策正在寻求着以开放式待遇代替单纯监禁,以其它惩罚代替剥夺自由刑。在各国刑罚立法中,代替剥夺自由刑的各种手段正在不断地发展着。半自由制度就是从有关监禁惩罚法规的改革中,更准确地说,是从封闭式处遇到开放式处遇的改革中发展而来的。所谓半自由待遇,就是服刑者白天可在不属监狱管辖的社会企业中工作,而晚上必须回到监  相似文献   

16.
在非监禁化成为现代国际司法发展方向的背景下,通过探寻非监禁自由刑的特点,分析其演变和价值,以及在我国的实践,剖析我国现阶段非监禁自由刑执行中暴露出来的执法不严、监督不力、交付脱节、立法缺陷等问题,提出完善监督对策措施,对推动非监禁自由刑执行监督的规范化、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刑事政策变迁引发刑罚的改革,行刑社会化、非监禁化、轻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刑罚制度的发展趋势。国际社会在解决短期自由刑的弊端,探索非监禁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刑事政策在转换中,应该并且已经关注非监禁刑的问题,并在社区矫正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树立刑事政策的稳健观,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轻刑犯非监禁处遇的中国式路径。  相似文献   

18.
钱叶六 《法学论坛》2006,21(4):27-31
随着刑罚逐渐趋于轻刑化和人道化,罚金刑在世界各国刑罚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践中罚金刑的适用率也越来越高。但罚金刑执行难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我国也不例外。在我国,造成罚金刑执行难的原因主要在于罚金刑裁量原则的不科学,罚金刑执行保障制度、罚金缓刑制度以及罚金易科制度的缺位等。有必要改革与完善我国罚金刑及其相关制度,以从根本上解决罚金执行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博 《政法学刊》2010,27(4):60-64
罚金刑的广泛适用顺应了世界刑罚轻缓化的趋势,有效弥补了短期自由刑的弊端,但与此同时,罚金刑的执行难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应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设计适应我国的罚金刑易科制度。  相似文献   

20.
西方各国基于其刑罚目的理论由报应刑论过渡到目的刑论、进而以折衷论为主导理论,刑罚方法总体趋缓,刑罚体系发生了巨大变革。因而,自由刑的刑种配置面临立法和司法上的重大改革。在人道主义思想的倡导下,近代西方监狱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使监狱成为惩罚与改造犯罪人的场所。改革中逐渐产生的自由刑的各种执行方法具有现代特色,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