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6,(16)
正欧洲的恐怖袭击离中国人有多近?最近在德国南部火车上"持斧砍人"事件的4名受伤者,就都是中国香港人;而在法国国庆日尼斯市"飙车碾人"事件的上百位死伤者中,也有两名中国公民(已无生命危险)。"伊斯兰国"认领的这两起袭击事件,作案者都很年轻,一个是刚到德国不久的17岁阿富汗/巴基斯坦难民,一个是31岁的突尼斯裔法国尼斯本地人。他们在滥杀时并不区分你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而对有"欧拉伯"谑称的欧洲来说,要从上千万阿拉伯移民后裔和上百万穆斯林难民当中,甄别出已被极端组织洗脑、并且具有袭击能力的人,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尽管可以重点盯梢那些从叙、伊战场回国的西方籍圣战士,但他们只是  相似文献   

2.
真相的需求     
《南风窗》2016,(23)
正"摇滚不属于病夫。"10月13日见到黑豹乐队前主唱秦勇,谈起为何摇滚被"边缘化",他这样回答。听了这话,心里有点震撼。不是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有很多人喜欢摇滚,这没有道理。值得思考的是,摇滚所代表的那一类硬朗的、有精神内涵的文艺作品,今天的确并不受欢迎了。诗歌就不用说了,这个时代里,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要多。我参加过作家刘杰的签售会,来了100多人,已经是一种"盛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2014年受邀在科索沃访问考察,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与那里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和塞尔维亚人深入接触,耳闻目睹,深切感受到在这片土地上,阿塞两族之间因为历史纠纷、民族矛盾以及外力干涉等原因,对对方充满排斥和对立。科索沃虽已建"国",但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关系和情感仍是被"撕裂"的,阿塞两族的民众虽然也对科索沃"独立"充满信心,但内心深处却又因为这种现状而对未来感到一片迷茫。当今世界不仅存在一处"科索沃",类似热点和地区还有很多。本刊希望通过展现在科索沃这片被民族对立撕裂的土地上,阿塞两族之间和睦相处的巨大困境,给读者以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4,(9):17-17
<正>"舆论"是可以被伪造的。伪造方式分两种,一种是"伪造其存在",一种是"假装其不存在"。一般认为,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已经被传播机构有选择地加工,而我们误以为这就是"现实"。那么问一句,现存于中国的"两个舆论场"孰真孰假?谁能代表全部真实民意?很遗憾,都不能。网络舆论场亦充满了被伪造的舆论。最常见的是水军,他们用多个ID伪造多个人,用重复发声来伪造"同一种声音",用花巧的噱头伪造热点,甚  相似文献   

5.
随着股票投资普及,几乎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证券营业厅里,都可见为数众多的"白发股民"。上海股民数量居全国首位。截至2007年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老人有286.8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为20.8%,其中近30%属于纯老年家庭,这其中有两成多是  相似文献   

6.
佟馨和肖娜在一个办公室待了四五年了.两人都是"80后"生人,又都有着硕士学位.因为天生丽质、气质又好,因此两人向来都是素面朝天、不施粉黛,只以"本色"示人,不过,香水总是要喷上一点儿的,不是因为身有异味,而是想去掉衣服上肥皂或洗衣粉的余味.两人所用香水都很讲究,都是法国进口的名牌产品,每每走过,都留下丝丝清香,因此,肖娜在单位里便有了"薄荷美女"的美誉,而佟馨也有一个雅号:香妃.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后期,太平洋的波涛将两类社会地位不同的中国人由中国送往美国。前者是1848年加利福尼亚金矿将发现以后,以"契约劳工"的身份登上美国国土的华工,后者是自1872年始由清朝政府派往美国留学的留学生。清廷将选派"聪颖幼童"赴美学习的宗旨视为"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这两类被大洋波涛裹挟东去的中国人的自然生命都早已结束,然而,他们所从事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2)
正1月4日我在上海排队坐地铁,队分两列,我排在左边第三位的时候,已经上不去了,需要继续等待下一列。此时,一位没有排队的姑娘急匆匆从中间挤了上去,人上去了,背包却有一半被门夹住,进退不得。这时,在我前面有4位排队者,都只是眼睁睁看着不动,我急忙上前两步,用力把她的背包塞进去,刚把手抽出来,列车倏然开动。如果认真考虑一下我们这几个人都是怎么想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社会学科尤其是哲学,思想家喜欢假设一些场景做"思想实验",其实生活中处处是"思想实验",只是情境上可能没  相似文献   

9.
社会     
《南风窗》2013,(15):20-20
万象∣Town News被征地农民"暴富"后6月21日,南京两名幼童被发现饿死于家中。她们的父亲曾是农民,拆迁后分到的两套房子被卖掉一套,房款全用来吸毒。《现代快报》称,南京城郊接合部的许多农民都"因拆致富",有些人开始不愿上班,甚至赌博、吸毒、变卖房产。  相似文献   

10.
现在,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已经席卷全球,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手中的饭碗不再那么稳当了。用打趣的话说,这次海啸是"看得见、跑不掉"。为什么跑不掉?因为我们早就被"全球化"了。这似乎在昭示我们,全球化已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了全世界,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它太有名了。这个童话故事被广泛地用于比喻人的成长蜕变,所谓的"女大十八变";当然更多地是用来比喻那些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人的处境的突然提升,比如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孩通过选秀节目成为明星。这个寓言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大体是因为它暗合了"人人都有机会"这样的市场主义意识形态。每个人都期待奇迹降临,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倒也无可厚非;而奇迹也时不时地被创造出来,让人以为下一个幸运儿就会是自己,只要继续坚持。但是,在这个大家都乐于营造童话  相似文献   

12.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0):6-6
今年3月5日,辽宁一位偷车贼掐死了车内的婴儿,搜救过程在微博上"直播"。当死讯传来,因参与"直播"而获得"在场感"的网友们义愤填膺,痛斥丧尽天良的罪犯,更有人不失时机地提出,要请支持废除死刑的人都摸摸自己的良心。当时我发了一条微博说,"此时谈论废除死刑的人都是没头脑。"事情过去了两个月,在这期间,两件冤案相继平反。一件是浙江叔侄奸杀冤案,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19)
正投资是个聪明人扎堆的行业,聪明不够,还需加倍努力。职业转型时期,尤其如此。和投资人一样的,还有中国经济。除了买房子,投什么都不赚钱,这似乎成为当下中国人"投资难"的现实写照。但事情总有两面,除了房子之外,一些新兴的、不被普通人察觉的行业却悄悄发生着"裂变"。事实上,"裂变"正是发生在所谓"供给侧"。供给侧改革,这是一个彰显改革决  相似文献   

14.
一千个太阳     
午餐时候,白云山制药总厂的水上式餐厅。当厂力、公室副主任胡苏娅刚刚动筷吃饭之时,却有两个年轻人端着饭碗坐了过来。"胡主任,告诉您一个秘密。" "我们两个人聊了一夜,准备出一份《最高内参》,专门给贝书记、厂长们看。" 这两位都是刚到工厂不久的大学生,现在都在搞技术工作。对于他们争先恐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2,(21):70-71
在中国足坛这样一个"多事"的地方,为什么我从不放弃?我又凭什么相信自己的耕耘会有未来?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种信仰。1992年,我从国家队回到上海,有人曾给我算过一次命。他说:"你马上就要开始10年的好运了,会一直向上走。"——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信命"的人,甚至被人说有些"迷信"。但这些"大师"说的话,在我心里却始终会有份量——所以,我掐指算了算,10年后?也就是2002年,不正好是世界杯比赛年吗?所以我觉得,冥冥之中,命运是有所注定的。这个吉利数字一出,工作上竟真的有了变化。93年我接手"有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7)
正我心里始终有一个"乌托邦",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美好的社会",在一条平常化的轨道上,每一个人都对其他人尤其是陌生人自然地释放善意。如果说还有一点情怀,这就是情怀的来源。以前我不时会使用"情怀"这个词,而现在用得少了,因为情怀在公众认知中已被异化了,异化后的样子,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比如用古文写辞职信。以前我的乡下有一种职业—养一头大公猪,每天拿根棍子赶着它去各村各户给母猪配种,我们称为"赶猪人"。赶猪人的职责就  相似文献   

17.
唐小兵 《南风窗》2014,(25):84-87
<正>当代知识人的心灵时刻被卷入到时代的浪潮,同时被卷入一种话语权力形成的幻觉之中。一个更为集中、单纯而持久的思考、理解、判断、讨论和写作时间变得遥不可及。这就导致当代中国知识人的生活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对峙:既支离破碎,又高度自恋。刚刚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莫迪亚诺在受访时,如此解释为何他的作品都聚焦在"家庭"、"回忆"、"二战"和"自我"等主题:"因为生活的  相似文献   

18.
温暖的凝聚     
<正>不知不觉中,冬天来了。"说起冬天,不寒而栗。"60多年前,梁实秋《北平的冬天》中写道:"一夜北风寒,大雪纷纷落,那景致有得瞧的。但是,有几个人能有谢道韫女士那样从容吟雪的福分,所有的人都被那砭人肌肤的朔风吹得缩头缩脑……"时光流淌到现在,面对冬天,人们也会多有抱怨。但是,对于职工来说,有个好去处可以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温暖、快乐和慰藉。这就是遍布全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之家"。职工们在这里可以阅读、健身、娱乐,可以得到心理  相似文献   

19.
正每日的迁徙等待挤车抢座……从北京的天安门出发,沿长安街向东30公里,是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超过30万的北漂一族选择在燕郊安家,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朝五晚九"的跨省上班生活。在梦乡中憧憬梦想"享受北京为时不晚"、"还你一个北京梦"——这是在"睡城"燕郊随处可见的户外广告。而"睡城"的人到底是如何去享受北京的?不身在其中,或许很难想象。这群习惯在车上补觉的跨省上班族,每天要花费4~5个小时的时间挤公交,如果按一天24小时计算,他们六分之一的生命,都要被消耗在赶往梦想的路上。有不少网友对此表示理解,"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或大或小。也有网友对此很是不理解,如此辛苦,何不退而求其次?面对质疑,就有网友直言,北京提供了更公平、透明的就业升职机会,所以他们选择坚守。在迁徙中寻找归宿虽然回到家会收到"河北移动欢迎您"的短信,但毕竟离北京梦又  相似文献   

20.
戴玉 《南风窗》2013,(20):24-24
血腥和暴力本不该和中学生联系到一起,但这几天有两则消息让人不安。9月14日,江西临川二中高三学生雷某走进副校长办公室,反映师生矛盾问题。学校禁止上课玩手机,他由此被班主任批评,手机也被没收。3小时后,雷某冲进班主任办公室,残忍地割破其颈动脉,致当场死亡。雷某凶残行为令人震惊,其所在"魔鬼学校"也浮出水面—临川二中是江西名校,以"高考神话"知名",特别高压,经常考试"。雷某弑师同一天,河南柘城二中的学生因食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