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穗菁 《理论月刊》2009,(5):129-131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时间的挽留唯有靠同时代人的记忆和书写.今天,关于思想启蒙的声音在部分作家中日渐衰弱和边缘化,或者走向实惠主义的现世享乐,或者走向不问政治的经济攫取,或者走向自然主义的身体写作,等等,都是值得关注的文学创作症候.与庄严的文学目标相比,我们现在的文学到底缺少些什么呢?如何保持自己民族文学的特色与鲜明的个性,使其成为一种难以复制、不可遮蔽的世界性存在?本文试着从我们今天的文学实践出发,探讨全球化与文学民族性之间所生成的诸多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变迁对妇女的社会地位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由于全球化,妇女得以进入之前许多社会对其关闭的角色与社会领域,由此缩小了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在社会构建中的距离;另一方面,全球化对当代"归属政治"产生影响,最终在许多地方形成多种新保守主义和族群文化,从根本上扩大了男性与女性构建的差别,以及男人与女人在社会中的总体权力关系.新的女权主义"横向政治"将突破以往"归属政治"对妇女身份的界定.把全球化时代的妇女重新团结起来.  相似文献   

3.
“微政治”蔓延挑战中国治理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广兵 《人民论坛》2012,(18):54-55
微政治的出现使得普通个人真正第一次脱离束缚、发现自我、登上社会政治的舞台我们已经浑然不觉地步入"微政治时代"2010年末,以突尼斯革命这一"蝴蝶效应"为发端,一场席卷中东、北非的大规模社会政治运动不断蔓延,这场影响深远的社会运动展现了与以往历史上社会运动的不同特点。在这一运动中,以年轻群体为主体的青年一代,无  相似文献   

4.
李新 《求索》2012,(3):190-191,134
所谓"情结"是指困扰乃至支配一个人的生存及发展的深层心理原因,它往往以一种无意识的形式决定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目标。"革命情结"也就是以革命为本位的人生取向。"红色经典"文学中"革命情结"的发生主要由传统"复仇文化"雄厚的道德伦理支撑、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大部分作家自身的仇恨经历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文学对革命历史及新的政治统治进行合法性论证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红色经典"文本中对"革命情结"的过度推崇和张扬,除了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审美的规训等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家顺服了这一规约而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对历史必要的尊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人们往往比较普遍地认为文学与政治之间是互不相干,各行其是,没有多大关联的两个不同领域,但在中国,文学与政治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法割断的关系。一场原本属于文学领域变革的"小说界革命",缘于遭遇近代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不得不承担起重要的政治使命。近代"小说界革命"的发生、发展便拥有了众多的时代特征。它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密切相连,有着极强的政治功利性,也呈现出近代新旧杂糅的文化转型特征。  相似文献   

6.
王敏 《求索》2013,(9):153-155
1949年以来,新政权急需确立“文艺新方向”,力图使文艺服务于新的政治主张.要求文学与社会政治的转折保持高度一致。在国家意识形态中,城市是资产阶级道德和社会腐败滋生之发生地.这使城市写书开始遭遇国家意识形态的强制“规范”。“十七年文学”确立的城市写书之文学秩序.使城市逐渐失去了在文学中全面呈现的合法性。作家们无不例外地选择“国家话语”进行文学叙述。于是,城市的文学书写遭受严重挫折甚至断裂.文学言说下的城市形象被不断地简单化与固定化。随着国家政治体制的进一步优化,作家们纷纷放弃之前被迫坚守的写作立场,城市书写之话语权得以回归。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十七年文学”城市书写之文学秩序得以突破,这是国家文明的发展,更是时代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革命概念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的重要范畴。革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分别是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另外,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还重点使用了"社会革命"这一概念。研究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涵义及其互相关系是理解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革命包括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个方面,革命概念、社会革命概念都是在广义上使用的概念,是同一个含义。社会革命也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相对于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更具深刻性及影响的广泛性。另外,在革命、社会革命的手段上,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强调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后来也指出了和平改良的合法手段,但始终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权。  相似文献   

8.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除了被世人所熟知的学术贡献外,他早年还曾有过一段不被人关注的政治经历。从少年到青年时代,伴随着辛亥革命前后一系列社会剧变,顾颉刚个人思想也经历了从立宪到革命再到崇尚无政府主义的连续性变化。顾颉刚思想成长过程中受梁启超"新民"思想影响深重,并确立了强烈的社会改造意识。在短暂的政治激情消退之后,顾颉刚思考社会和人生,并最终选择了以学术文化来改造社会这条道路。顾颉刚个人思想变迁是时代社会思潮的缩影,顾颉刚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经历。  相似文献   

9.
社会成员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思想品德的形成并非自觉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教育目标,采取"灌输"教育方式是十分必要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灌输"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灌输"理论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合适的政治理论环境,使群众逐步认识并逐渐接受革命理论.但在实际运用"灌输"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避免因"强压"或"强灌"而使受教育者产生反感.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人的思想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规律,在政治"灌输"中注意强化动机.  相似文献   

10.
李双双是一个深刻烙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妇女生命状态、在时代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艺术形象。本文探讨这一妇女“新人”和她的“泼辣”性格的生成、演变与接受的历史。以小说《李双双小传》、电影《李双双》、豫剧《李双双》和社会对李双双的接受为文本基础,将李双双放回1958-1963年社会历史变动的土壤和李准写“新人新事”“问题”小说的脉络中,从李准对时代现实中的问题的敏感,调动乡土文化、伦理资源来回应政治政策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妇女的生活、生命史的理解等层面,探讨李双双和她的“泼辣”的生成史及其历史、政治、文化、思想意涵。在如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小说、电影、豫剧中李双双的“泼辣”塑造,实蕴含着将时代要求的“集体精神”与传统中国人有关“义”“理”“公道”等价值进行有效连接,然后在此一亦新亦旧的义理的践行中通过细腻感通他人、以承担为乐的生命状态,以生成一种新中国妇女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形态。这些具有重要思想、实践意义和高度洞察的思考、文艺创作,并没有随着时代转换消失其意义,而有待关心中国妇女现实与未来的人们认真重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