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月二十一日至三十日,李先念主席应里根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了十天繁忙而又卓有成效的国事访问。里根总统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隆重欢迎仪式,迎接第一位访美的中国元首。里根总统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用中文向李先念主席说:「欢迎。」李主席对里根总统刚动过手  相似文献   

2.
严波 《台湾研究集刊》2006,(2):24-30,39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台湾问题奉行"双轨政策".文章以该政策的始作俑者--里根时代的台湾问题为例展开论述.首先,简述里根时代"双轨政策"的表现.接着,从美国国内政治的角度透视了里根奉行该政策的缘由,认为这是由总统个人的外交哲学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生态中的诸因素共同决定的.最后,通过回顾建交以来历届美国总统"双轨政策"的演变得出结论,认为在透视当前和预测未来的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时,要关注美国政治生态中诸项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最年长的总统罗纳德·里根1981年,里根以70岁高龄当选美国总统,是历届美国总统中最年长的一位。他长相英俊、表情丰富。里根连任两届总统,对内实行削减税收、削减开支的经济政策;对外走强硬路线,曾制定招惹非议的"星球大战"计划,也与前苏联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削减战略武器的谈判,获得世界各国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4.
《观察与思考》2008,(7):14-15
已故里根总统与我跟麦凯恩是超过50年的朋友,当我们第一次见到麦凯恩时,正是他以战俘身份从越南返国之际,我们对他的勇气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深信麦凯恩的经验和纪录,足以胜任下届美国总统。——前美国总统里根的夫人南希-里根3月25日宣布支持共和党准总统候选人麦凯恩。  相似文献   

5.
陈锐 《人民论坛》2014,(8):238-240
美国经济于20世纪60年代末步入低谷,在经济的衰退和宏观调控的混乱之中,里根于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基于自身保守主义理念,里根政府结合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主义等保守主义经济学说,推出了一整套经济措施,扭转了美国经济的衰退,被称为“里根经济学”,对当时和后来的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说的是美国前第一夫人里根·南希 ,日前做的一件“傻事”。事从一名美国共和党议员的建议说起。这位议员提出 ,要将前总统里根的头像印在10美分的硬币之上。共和党议员如此提议 ,民主党可能会有人跳出来反对。还没来得及民主党有所表示 ,南希“跳”出来了。南希呼吁这名共和党议员 ,放弃他提出的将里根的头像取代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头像印上10美分硬币的建议。南希·里根郑重地表示 :“我不支持这一建议 ,我能肯定 ,里根也不会支持。”南希说 ,将罗斯福头像印在硬币上是对一位伟大总统的赞誉 ,而将其头像取消改为另一总统的头像来代替是…  相似文献   

7.
商盾 《北京观察》2004,(11):44-47
93岁的美国前总统里根先生6月5日在加利福尼亚家中去世的消息刚刚公布,贾庆国教授家里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打来电话的全是国外知名媒体的记者,内容是如何评价里根总统和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从华盛顿到休斯敦2004年6月12日早上6时起床,7时20分前往华盛顿里根机场(以前总统里根命名)搭乘8时20分飞往休斯敦的美国大陆航空公司 CO659班机。经过近3小时飞行抵达休斯敦时,才发现该机场是以前总统布什命名的,全称为“休斯敦乔治·布什国际机场”。有意思的是,参加里根总统葬礼后,从里根机场离开,参加前总统布什80岁生日又降落在布什机场。美国民众对国家领导人的爱戴略见一斑。更有意思的是,这次住的饭店是国际洲际饭店(Inter-Continental Hotel),2002年10月14日,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时也住在这家饭店。更巧的是,李肇星外  相似文献   

9.
“星球大战”原本是美国一部幻想影片的名字,与人类的现实生活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现在报刊上颇为流行的“星球大战”这个词,却包含了完全不同的涵义。美国总统里根1983年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强调推行太空战争战略,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这项计划预计从1985年到1989年完成。里根要求在五年内为这项计划拨款2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入主白宫伊始,就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阁中的少数人制定了搞垮苏联的战略和政策。1981年3月26日,里根总统在日记开头写道:“苏联经济情况极其糟糕,如果我们能够切断对他们的信贷,他们就不得不呼喊‘大叔’,不然就得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创新的源泉:靠三股力1、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力里根任美国总统期间,觉察到美国经济在全球竞争力有所下降,面对日本的挑战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为此,里根组建了由经济学家、学者、科技顾问组成的"工业竞争研究委员会",经过近两年研究发现,美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因素,这种因素的影响力,将会超过十八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时对英国的冲击。他们发现:美国经济已形成两大板块,一块是传统发展领域,进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于20世纪60年代末步入低谷,在经济的衰退和宏观调控的混乱之中,里根于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基于自身保守主义理念,里根政府结合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主义等保守主义经济学说,推出了一整套经济措施,扭转了美国经济的衰退,被称为"里根经济学",对当时和后来的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谈论和崇拜里根,最重要的还是他在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给美国带来的奇迹。里根自1980年任总统开始,其卑微的家庭出身及演艺生涯,一直是对手们讥讽与攻击的“把柄”,他的智慧及领导能力更是被很多人低估。但8年的白宫岁月,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政治魅力和施政才能,正如布什总统所评价的那样:里根“由信念而生自信,由个性而生力量,由谦虚而生优雅,由智慧而生幽默”。在他任期内,美国“告别了分歧和猜疑,世界结束了恐惧”,并形容他的去世是“一名伟大的美国人离开了他重建的国家和拯救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里根政府初期的美中关系尽管在卡特政府后期,成为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关系关键的台湾问题又突出起来,华盛顿和北京双方在1981年的头几个月里,仍都寻求将争议减小到最低限度,以便新上台的里根政府有适应环境的机会。里根总统以牺牲保守势力的政治支持为代价,没有兑现他在竞选中打算重新确立美国与台湾之间“官方”关系的许诺。 1981年4月,邓小平对里根观点的转变表示欣慰,他告诉来访的日本国会议员代表团:对于里根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在中国政策上的转变表示高兴。”6月份,里根派遣国务卿亚历山大。黑格到中国访问,试图弥合两国关系在竞选期间形成的分歧。在黑格抵达北京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11月间在日内瓦湖畔举行的会晤,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国际大事。他们的会晤声明公布后,全世界纷纷发表评论,阐述对这次会晤结果的看法。从1979年勃列日涅夫和卡特在维也纳举行会谈后,美苏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紧张对峙的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3)
正里根从好莱坞演员一路登上总统宝座;海地总统米歇尔·马尔泰利曾是一名流行歌手;阿根廷曾被唤作"国母"的贝隆夫人在结婚前也是一名演员。他们都经历了从舞台到政坛的华丽转身,他们的人生也证明,政治绝不仅仅是场表演吉米·莫拉莱斯当选为危地马拉新一任总统。46岁的莫拉莱斯果真是一匹在总统竞选中杀出重围的政坛"黑马",他的竞选  相似文献   

17.
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苏东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遇到了极大的困难。80年代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在全球掀起了一次“私有化”浪潮,世界舆论认为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  相似文献   

18.
徐蕾 《前沿》2011,(14):162-165
现代环境外交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境外交的发展同步于世界环境外交的发展。环境安全的深化与环境运动在美国的兴起促进了美国环境外交的早期发展。在不同的总统任期内,由于受到国内利益集团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国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左右摇摆,曲折发展。纵观二战后美国环境外交经历了几个典型的历史时期:尼克松总统的积极推进时期,里根总统的停滞时期,克林顿总统的高潮时期以及小布什总统的倒退时期。  相似文献   

19.
走近陈香梅     
陈香梅,美籍华人,著名的国际政治活动家。1947年与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总指挥陈纳德将军结为夫妇。将军去世后,卜居华盛顿,以卓越的才智跻身于美国政界,1980年作为美国当选总统里根的特派使者访问中国,为促进中美双方在政治、经济上的沟通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领导者名言     
《小康》2006,(5):90-90
“管得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美国前总统杰弗逊“避免冲突的最佳途径就是做好准备。”——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总统“我们不要因心生恐惧才谈判,但我们也绝不畏惧谈判。”——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在坠落后能再度升起。”——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原子弹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我惟一的对手一直非金钱莫属。”——法国前总统戴高乐“贫者无自由。”——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美国前总统里根“扯皮到此为止。”——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