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民政灾害档案的形成范围和作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步伐的加快和政务信息公开的深入,救灾决策者、灾害管理人员、减灾救灾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对灾害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表现出对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的关注与渴求。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民政灾害档案的形成范围和作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步伐的加快和政务信息公开的深入,救灾决策者、灾害管理人员、减灾救灾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对灾害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表现出对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的关注与渴求。  相似文献   

3.
邓岚 《中国减灾》2005,(12):45-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速,社会各方面对灾害信息使用需求的多样性、动态性、可视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出现的系列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安全危机,在刺激了救灾决策者、灾害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信息需求欲望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水平.  相似文献   

4.
邓岚 《中国减灾》2006,(2):38-39
当今世界是一个“速度”与“变化”合一的世界,缺乏快速多变的反应能力则无法在经济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当今世界又是一个信息化世界,信息是机遇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说,信息资源拥有量多寡,识别、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速率,代表着把握机遇的能力,进而代表着生存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的实质是对政务信息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开发和利用,如果失去了信息资源基础,电子政务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而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政务信息资源,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6.
如何开发利用好各类信息资源,使之服务于快速发展的各项民政事业,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作为收集、管理民政档案图书文献资料的职能部门,近年来,民政部档案资料馆图书资料室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发以民政专业知识为主流的信息产品,为机关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在整合、开发和利用民政信息资源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实现了三大转变:从提供资料目录向提供资料信息转变;从简单的图书资料服务向综合的信息服务转变;从单纯管理图书文献资料向管理知识和整合知识转变。本文对此作一简要介绍,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民政信息资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邓岚 《中国减灾》2005,(9):34-35
自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民政部以来至今,民政救灾系统积累了大量减灾救灾信息。特别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不断高涨的信息化浪潮,灾害信息在量上呈现出一种近乎爆炸状的增长趋势。民政灾害档案作为灾害信息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形成的数量超过了  相似文献   

8.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就在于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针对合肥市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别从信息资源的来源、分类、元数据、编码体系等方面展开了基于国家电子政务的标准化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特别是给出了合肥市信息编码方案的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9.
系统分析了国家档案馆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信息两种信息资源横向、纵向整合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明确主张政府信息公开超越了政府信息服务。提出国家档案馆在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同时掌管两种重要信息资源的双重职责,既是被监督评议对象,又是最有代表性的监督评议主体的双向监督特殊角色,强调国家档案馆在政府信息公开组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希冀其健全机制,促进国家档案馆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我国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凡 《前沿》2006,(8):247-248
在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呈现出新特点和新情况,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尤为迫切,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管理和服务条件下的特征。本文从数字档案信息采集、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标准和规章以及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三个方面出发,深入挖掘了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准确地采集民政对象的基本信息,建设完善民政对象信息数据库,为党委、政府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杜绝虚报、错报、漏报、瞒报民政对象现象,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研究的政策、制度和技术发展背景;分别详述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两馆如何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邓岚 《中国减灾》2011,(15):32-33
云计算作为新一代浪潮的标志性产物已经对互联网世界产生深刻影响。这种新型服务计算模型因其具有利用最小化的客户端实现复杂高效的数据处理、存储、共享的特点,为网络信息时代的档案信息管理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随着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减灾救灾工作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
概要介绍了湖南省政府网站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对政府网站建设的促进作用。重点分析了当前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界定不明确严重阻碍了各地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公职人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信息公开透明度差导致群体事件频发;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服务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最后从加强立法、提高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4,(7):60-60
5月28日,天津市民政局与市气象局签署“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合作框架协议,市民政局副局长金海龙与市气象局副局长郭虎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根据协议内容,天津市民政局与市气象局将在防灾减灾信息共享、城乡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综合防灾减灾宣传及重大气象灾害灾情调查和风险评估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16.
基层灾害信息是灾害管理的源头,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我国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灾害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刘刚 《新东方》2005,(5):20-24
“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这是信息公开的基本要义。政务公开反映了信息公开原则的核心思想,即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别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形式,依法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提供政府信息服务,其形式包括政府新闻发布会、依申请公开制度、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决策评估以及邀请公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多种形式, 以保障公民对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8.
郭松玲 《中国减灾》1992,2(3):25-27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最新反映。而灾害的发生又通常影响或改变着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所以说,灾害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灾害信息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对于收集、整理、认识、利用它,正确指导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京 《中国减灾》2004,(1):31-34
卫星遥感技术在减灾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突出。中国减灾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航天科技集团共同提出“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系统”计划,于2000年列入“民用航天‘十五’计划和后10年规划思路”,并纳入《中国航天白皮书》民用卫星发展重点,2002年9月国务院正式同意立项。国家减灾中心是民政部直属的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减灾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承担减灾救灾的技术服务、信息交流和基础研究,为政府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从“中心”的职能定位可以看出,信息是“中心”业务运转的驱动力,建立健全中心…  相似文献   

20.
现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与档案开放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使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将极大地推动政府信息工作的开展。信息公开是档案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条例》的颁布对档案信息利用立法是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其在立法理念、信息公开的主体、方式等方面对我国档案利用立法形成较大的冲击。档案部门必须积极应对,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开放利用为原则的立法理念,协调档案开放立法层次,把机关档案室纳入档案开放服务机构体系,缩短细化档案开放时限,扩大档案开放范围,设立档案开放制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