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协商民主在行政决策机制中的引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定”的行政决策机制由于“公众参与”之规定停留于一般要求,造成公众在机制中的“结构——过程”两阶段中角色断裂,进而使机制所追求的民主正当性目标落空。而强调公众参与的广泛与平等、重视理性与真诚协商、注重偏好转向的协商民主有助于修复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可能遗漏的民主性,美国行政决策中的协商民主在实践层面上验证了此种功能取向。由是,在我国行政决策机制中引入协商民主可成为一种增强决策过程民主性的选择性方案,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政治协商制度为此种引入提供了政治与制度基础。而协商民主要在行政决策中获得稳定性并持续发展,必需借助法律媒介使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行政决策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系统性。我们认为,应把行政决策视为一个整体,视为一个包含若干活动环节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进行行政决策时,务必掌握系统性这一特点,提出明确的系统目标以及能够实现目标的可利用的代替方案。行政决策要适应系统的环境,注重分析来自系统环境的输入信息,及时掌握反馈信息。第二、预测性。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对决策对象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和产生的后果的正确预测。没有科学的预测,行政  相似文献   

3.
一、“行政事实行为”概念的提出 “行政事实行为”这一概念首倡于魏玛共和国时代的德国学者耶律纳克(W·Jelinek)。耶律纳克认为,公权力之事实上行为并非受到行政法支配,如若违法则依刑法、民法或国家赔偿法确定其赔偿责任。在我国,行政主体的“事实行为”概念首见于《行政法概要》:“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有的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称为法律的行为;有的不直接发生法律的效果,称为事实的行为。”在“行政事实行为”这一概念的发源地德国,行政事实行为只是一个学理概念,并且这个学理概念从未得到过统一。德国传统的行政诉讼奉行的是“无行政处分即为无法律救济”的诉讼原则,“行政事实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相关概念的辨析,通过探讨这一提法的本意,引用者的目的以及受束的理解,笔者将“法律效果”界定为法律本身对法律行为合法性的评判,将“社会效果”界定为社会各阶层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对法律及其实施的合理性评判,认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载体不应该只是法院的司法行为,而包括普遍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是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整个社会走向真正法治,趋向和谐的漫长过程,不是某一个机构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因此,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是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乃至每个公民的共同任务。法院将其作为自身独自完成的目标是其角色定位的失误。  相似文献   

5.
近日,《北京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据此意见稿,北京市重大行政决策将实行预公开制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决策前向社会公开决策草案.(4月22日《法制日报》) 北京市要求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决策前向社会公开决策草案,显然利于保障公众知情权,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公开还存在“闭门造草案”的弊端,笔者认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草案的形成更应富有“民意含金量”,即坚持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增加重大行政决策公开的民意“附加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的行政法教材,对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有两种提法:一种是提“行政关系”(如西南政法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概论》);另一种提“行政法律关系”(如统编教材《行政法概要》)。如果认为,这两种提法仅仅是“一碗豆腐”与“豆腐一碗”之别,那就错了。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虽然都是一种社会关系,都同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有直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7.
行政过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一道,肇端于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民主制重心由“议会民主”转向“行政民主”以及由“民主下的行政”转向“行政中的民主”这一理念和实践的嬗变过程,并继续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中获得更多的民主正当性基础.基于行政过程论和公众参与论视角,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信息公开具有行政性、决策性和审议性等要素特征,与一般行政过程信息公开相比,其具有法律依据多元、公开动力与方式不同、公开深度与策略不同等特殊性,且在促进公众参与行政决策、保障公众参与决策的深度与实效性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信息公开包括决策启动、决策方案的拟定及征求意见、论证评估、审议讨论决定等阶段的信息公开.其不予公开的范围,可从法律明文规定和比例原则两个视角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行政主体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外行政主体理论的有关规定 行政主体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其意义在于明确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权力的承担者。HarmutMaurer认为:行政主体概念的关键在于权利能力(即法律能力)。要使行政接受法律的调整和约束,不仅需要为行政设定权利义务,而且需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一、有关说明目的:本文系属“浙江大学行政强制法课题组”为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行政强制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批准号:99BFS005)所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现行中国法律、法规与规章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进行资料性整理,了解与认识中国现行行政强制法律制度,从而为深化对行政强制法理论的研究及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建议稿)打下基础与创造条件。行政强制措施概念:在当今中国的行政法学界,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范围有两种理解:一为广义,认为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为维持社会秩序,预防危害社会事件的…  相似文献   

10.
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依法行政"为中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把政府法制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有必要对"依法行政"的概念的由来、科学内容以及应遵循的原则作历史的考察和科学论证.(一)"依法行政"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依法治国"的派生物并为其服务."依法治国"的口号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首先提出来的,实施它的核心目标就是"依法行政",进而使国家行政机关的全部活动统统纳入行政法制化的轨道.英国宪政学家戴赛认为,以"依法行政"为目标的行政法制化,它的目的是要实现这样一条原则:即行政要服从法律原则和规定,它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以“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加快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用“和谐社会”思想统领行政决策全过程,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行政法的法典化旨在通过立法技术实现“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目标,它是一个涵盖部门法意义,体现多层次、具有不同程度法典化过程的概念。应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法不能法典化的传统观念认知,对行政法法典化抱持一种“有限的理性化努力”态度与行动,针对环境、教育等部门(或领域)行政法编纂部门(或领域)行政法典,针对一般行政法编纂“行政基本法典”。就“行政基本法典”而言,应将其定位为解决一般行政领域(或所有行政领域)共通性问题的“基本”性法典,融实体与程序为一体,将规范控制行政权与保障公民权益相统一,其文本的结构内容宜按总则编与分则编编排,总则编部分应主要规定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行政制度,在分则编部分应设计“行政主体编”而非“行政组织编”,在“行政活动编”下分设权力性活动、非权力性活动和行政程序(活动)三个次编,在“行政救济(或监督)编”部分以行政救济为主同时兼顾监督。就领域法典而言,应将其定位为某一行政部门(或领域)的法典,其体系化或统一化的范围应限于该领域的全国性法律,介于一般行政法与单行法之间的“中间”层级,对领域法典的编纂应突出其领域的行政特色,教育法典的编纂应以教育行政为主线,环境法典的编纂应...  相似文献   

13.
“通路——目标”(Path—goal)模型是西方领导理论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一个领导权变模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伊凡斯(M·G·Evans)于1968年提出了这一模型的构想。随后,他的同事豪斯(R·J·House)于1971年在《行政管理科学季刊》上发表了《领导有效性的“通路——目标”理论》一文,系统地建立了“通路——目标”模型。这一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领导者必须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特定处境的领导方式;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就在于改善下属的心理状态,激励和帮助他们完成工作任务或实现目标,并使下属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领导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和帮助下属,为下属达到目标铺设通路。根据这一特点,豪斯称之为“通路——目标”模型。这一模型对于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和领导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对模型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孙业群 《中国司法》2005,(10):37-40
一、关于司法行政权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司法行政权的概念:对司法行政权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司法行政权是辅佐司法权行使的行政事务的权利。如汪翰章主编的《法律大辞典》对司法行政解释如下:“司法的目的虽与行政不同,而当行使司法权时,常有关联之行政行为,以求司法权活动之圆满,而辅佐司法权行使之行政事务,谓之司法行政。换言之,司法行政者,乃附随于司法事务之行政也,即司法行政部关于划分院区,筹集经费,并用人行政,与监督裁判事务,及其他设施之行政事务是也”①。又如《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司法行政的解释为“以辅助国…  相似文献   

15.
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是回应和化解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和正当性不足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近年来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构的一个热点。基于《重大行政决策暂行条例》和若干地方政府规章的条文分析,可归纳推导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权包含以下3项具体权能:知情权、发表意见的权利和合理建议获采纳的权利。间接民主下的决策模式决定了公众在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只是决策者决策时的参考,并不能对决策者形成实质性的约束。因此,任何实质性的决策权能均无法嵌入间接民主下的重大行政决策当中。然而,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和制度建构的风险防范,当重大行政决策出现重大争议时,有必要建立一种决策模式的切换机制,将间接民主的决策模式转换为直接民主的决策模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现代行政过程中的行政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春燕 《法学研究》2008,30(1):61-69
行政权是由羁束权(权力与义务)和裁量权(权力与特权)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法律概念。由此展开的行政法律关系,比权力——权利的传统行政法律关系定位要更精确。其中,裁量权的运作,尤其是现代行政任务实现过程对合作行政的倚重,使行政相对一方通过实质性参与来获得规范意义上的权力。逻辑结构上的相依、互动,使行政法律关系真正处于动态的均衡之中,并预示了协商行政活动实施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一、在行政管理杠杆上探寻行政协调的支点一般认为,行政协调就是指行政领导者为了完成行政决策目标以及为此拟订的计划而进行的各种工作,目的是解决行政组织之问,人员之间发生的矛盾,使之互相配合,实现统一目标.行政活动中,无疑存有决策本身不完善而产生运作过程失调的现象,但主要的失调还是出现在执行环节上,因为无论是行政行为与组织目标的偏差,还是组织或人员的小目标与整体目标的不一致,都要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显现出来.这样,把行政协调看作是以行政领导者为主体,直接指向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也就很自然了.  相似文献   

18.
行政犯罪的定罪与处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行政犯罪的概念行政犯罪是指违反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造成严重社会危害,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行政犯罪的概念是在区分刑事犯与行政犯的过程中,最先由西方法学家提出的。英国的布莱克思通和意大利的加洛伐罗认为,行政犯的概念最早源自罗马法,刑事犯是一种“本质恶”,不待法律规定就已存在于行为的本质之中;而行政犯则是一种“禁止恶”,其恶性源自法律的禁止规定,而非行为与生俱来的或行为本身所具有的。①学者希密特从社会伦理的价值判断上认为,刑事犯是一种“伦理的不法”,而行政犯只是违反行政规章,其实质并不是…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是政治学、社会学中的常见概念,但并没有一个确定或公认的定义,作为一种理解政治变化的途径.公共政策的定义几乎与存在的政策问题一样多。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将“政策”(公共政策)界定为:“它们规定一个必须实现的目标.一般是关于社会的某些经济、政治或者社会问题的改善。”格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由那此掌握  相似文献   

20.
我国授权立法的概念——应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关于授权立法的概念,我国法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表述,但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认为授权立法“是资产阶级议会委托行政机关制定法律的活动”。这种观点提出较早而流传至今,它主要反映在过去和现在的部分法学辞典中。这种观点把授权立法看成资产阶级的“专利”,产生于特定的背景:我国八十年代初期以前几乎没有授权立法的制度和实践,几乎没有授权立法的专门理论研究。显然这种观点已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