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问责制度的其健全与否,事关我国责任行政理念的形成,也是衡量国家法治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现今,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需求及公共领域理论、话语民主理论的理论奠基下,网络问责制度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问责途径,其为壮大异体问责力量,推动行政问责制度化进程以及行政问责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网络问责还缺乏制度化与规范化,影响了网络问责的质量、降低了网络问责的公信力.解读诸多问题,实现网络问责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网络媒体、网民三个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韩志明 《探索》2011,(4):77-82
自行政问责制实施以来,理论研究者大都反思了同体问责的现实及其缺陷,提出了异体问责的主张,但并没有去检视异体问责主张的问题脉络与现实困境,也没有分析异体问责主张实现的可能性及其发展限度等。作为两种不同的行政问责模式,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在行动结构、内容与程序、可控性和精神气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同体问责是在政府内部分配问责权,自己做自己的“法官”。异体问责使政府接受外部的监督和控制,为宪政问责创造条件。同体问责是必要的,但很难避免“官官相护”的弊病。异体问责是值得期待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扰同体问责的权力合谋的问题,同样也会困扰形式上的并体。对于有效的问责制而言,真正的问题在于政府官员应当向谁负责,以及谁来对他们进行问责;为什么问责制没有得到落实,问责者没有行动起来,其激励和动力在哪里。答案就是,只有切实保障问责者的权力、能力和动力,才能建立起有效的行政问责制,并使之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要理清政治问责与行政问责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理清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他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而且系统地阐述了如何使政治与行政协调发展。基于这一理论,本文从问责的价值目标、问责内容、问责主体、问责对象四个方面对政治问责与行政问责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行政问责制度是行政领导未履行职责或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滥用行政权力,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由特定责任主体追究责任的一种制度。构建行政问责制度,是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完善行政问责实体规范,明确问责主体、职责关系和问责标准,并规范行政问责程序  相似文献   

5.
行政问责制度,是现代法治政府强化责任、改善管理、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制度与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行政问责制度的应有功能,应从提高干部队伍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加快行政问责法制建设、加强“异体”监督问责、拓宽行政问责范围以及健全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等方面,着力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6.
党政干部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懂得媒体运作规律,掌握舆论引导策略,就能有效地利用媒体,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媒体网络环境中,一些党政干部由于对媒体认识不足。媒介素养欠缺,缺乏应对新媒体的经验和技能,产生诸多不适应。要加大对各级党政干部媒介素养的培养和培训,掌握应对新媒体的技能,做到善待媒体、善管媒体和善用媒体。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9,(9):18-19
一、不及时问责。出了问题不及时问责,而是采取拖延战术。拖延问责,可以给问题逐步降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可以争取时间想方设法组织“救援”,有贵人相助就可以化险为夷;还可以争取时间销毁证据,使得日后问责举证更趋困难。  相似文献   

8.
行政问责作为一项重要的责任追究制度,在当前群体性事件中被广泛采用。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仍处于非制度化问责阶段。要使行政问责能够在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就必须实现行政问责的制度化,从"风暴问责"向"制度问责"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崔爱鹏 《学习论坛》2024,(1):121-127
党的自我革命要求用好问责利器。党内问责属于党内法规体系,监察问责属于国家法律制度体系。不同规范体系决定了两种问责制度在问责主体、问责对象和问责情形等基本构成要素方面的差异,纪律检查机关和监察机关合署办公体制内在要求两种问责制度适用方面的一致和衔接。厘清党内问责与监察问责基本构成要素的界分及其衔接适用,是精准问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充分发挥两种问责利器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官员问责"方式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但由于面临种种法律困境,如行政法律方面的规定有缺陷、行政问责的依据不统一、行政法律的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等,使得"官员问责"实践步履维艰。因此,"官员问责"要步入法制轨道,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行政组织法体系;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问责法》;落实行政法律,尽早实现行政异体问责。  相似文献   

11.
问责评估是对问责工作的一次“体检”,也是提高问责工作精准性的重要抓手。围绕问责工作开展的“投入-过程-结果”维度,将过程性评估和要素性评估相结合,从问责信息、问责制度、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程序、问责内容、问责结果等层面,构建一套以精准性为导向的问责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并进行赋值,增强问责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各类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政府的执政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权的运用受到空前的关注,对传统的行政监察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问责制度也应运而生。政府为了树立责任政府的形象,必然要整合内部监督系统以提高内部监控能力,所以,在与行政监察机关职责衔接基础上进行行政问责制度设计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骆正林 《廉政瞭望》2010,(17):49-49
我们的问责似乎走到了一个新的误区,真问责伤害基层干部队伍,不问责、假问责又无法平息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4.
问责     
快乐大叔 《党课》2008,(11):96-97
2008年注定是一个让我们无法忘怀的年份。奥运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神七”载人飞船成功邀游太空,实现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行走,无疑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13亿中国人民的精神,激发起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但在我们的各项事业一路高歌猛进的主旋律之下,不可否认的是,其间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已经引起重视,但对行政问责的影响并未受到关注。行政问责固有的特性,使得它并不能和司法审判一样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如果不重视行政问责中的网络暴力和舆情审判,整个行政系统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只有将民意和法意有机融合并健全网络问责的程序性规定,才能确保问责公正,促进网络问责和网络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炳文 《世纪桥》2012,(15):9+11-9,11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是"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原则的基本要求。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机制,必须坚持问责原则,界定问责责任,把握问责政策,注重问责时效。  相似文献   

17.
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是法治对所有权力主体的要求.问责制度是推进法治建设的一个突破口,以控制行政权力的滥用或不作为从而保障公民权利为目标,旨在推进政府由无限、无责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的变革,具有重大的宪政意义.在问责的制度建设上,必须从问责的范围、程序、对象及执行四个方面进行宏观把握,争取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9,(9):57-58
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由于失职而被问责的方式有哪些?在什么情形下应该从重或从轻问责?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是否可以重新担任与原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请回答! 答: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供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分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问责官员“带病”复出带来的危害不可低估,它使行政问责制面临合法性危机,弱化了党的执政能力,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如何科学地解决被问责官员复出问题,是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分析目前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找到解决被问责官员复出问题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无极>剧组破坏环境事件,彰显出行政问责制度的不足.行政问责制的实施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创新的过程,不仅包括一系列正式制度的更新,而且包括非正式制度的扬弃与重建.实施行政问责在注重正式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的同时,必须关注非正式制度的培育与改进.因此应建设行政问责文化以寻求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