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州市白庙劳教所是目前郑州市唯一收容“法轮功”劳教人员的劳教场所,自2000年1月开始收容“法轮功”劳教人员以来,在艰巨繁重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民警们认真学习,努力钻研,苦苦探索教育转化“法轮功”劳教人员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高度重视“法轮功”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从指导思想和领导组织机构上确立教育转化“法轮功”劳教人员工作的突出地位,是白庙劳教所做好“法轮功”劳教人员教育转化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收容、管理“法轮功”劳教人员之初,所党委就要求民警充分认识到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是一…  相似文献   

2.
为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用亲情的力量加速劳教人员的改造。2001年11月27日,郑州市白庙劳教所邀请部分劳教人员的家属来所,共同召开了“亲人在呼唤”帮教大会。“法轮功”劳教人员王某的儿子向劳教人员讲述了几年来“法轮功”对其家庭的危害:在其父逐渐沉迷于“法轮功”并动员全家全部参与的时候,他惊诧于“法轮功”的“魔力”,翻阅了一些“法轮功”的经文。在看过这些书后,他感到其中的内容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通篇上下不过是以“人通过修练法轮大法能够成仙成佛、走向圆满”为诱饵而设下的充满诱惑…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三所劳教所自1999年12月至2001年7月共收容“法轮功”劳教人员59人,其中男31人,女28人次,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0岁,大中专以上学历的26人占“法轮功”劳教人员总数的47.3%,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中共党员14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司法》2001,(9):4-4
5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在湖北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杨永良,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陈训秋,武汉市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程康彦,副市长涂勇等的陪同下,到武汉市何湾劳教所视察。  到何湾劳教所,罗干同志直接来到该所六大队,他一边听取武汉市司法局、劳教局以及该所领导的介绍,一边仔细地对“法轮功”劳教人员的学习、生活现场以及民警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和其它基础设施进行了察看,就“法轮功”劳教人员教育、管理、转化情况、技能培训等问题不时向该所领导提问,并和“法轮功”…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十里坪劳教所是一个综合性的劳教所,常年收容劳教人员达3500余名,劳教人员构成、地域、群体和罪错类型复杂多元,其中吸毒劳教人员占了在所劳教人员的57.32%;盗窃、诈骗等罪错类型的劳教人员基本上是外省籍劳教,占了在所劳教人员的26.43%。同时,还担负着全省男性“法轮功”劳教人员的教育转化任务,场所安全防范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基于这一现状,我所在确保场所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立足所情,因所制宜,确立了以半开放式为重点的管理教育模式。通过全所民警的努力,探索实践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推行半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探索(一)…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第三劳教所始建于1981年,1999年12月从偏僻农村迁至许昌市效。2000年开始收教“法轮功”劳教人员,同年7月被确定为”全省邪教人员教育转化基地。两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和国家“团结、教育、挽救”的政策,不断探索教育转化的新方法、新途径,在确保场所安全的基顾上,努力提高教育转化质量。2001年3月,我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  相似文献   

7.
在辽宁省马三家教养院女二所的宿舍、教室、食堂和工作间里,人们常常会见到一位身材修长,两眼炯炯有神,带着一身刚毅的中年女干警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她就是全国劳教系统教育转化“法轮功”类女劳教人员先进模范人物,国家一等功荣立者──辽宁省马三家教养院女二所所长苏境。 马三家教养院自1999年10月开始收教“法轮功”类女劳教人员后,苏境受院党委的指派,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女二所负责人的重任。在此之前她已在该院的管教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0几个春秋,在教育、感化、挽救失足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遇到眼前这样…  相似文献   

8.
八面来风     
《中国司法》2002,(9):63-64
黑龙江省监狱局加快建设强局步伐做好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工作,坚持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核心;二是做好“法轮功”劳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要把市教养院建设成“法轮功”人员的重要转化基地;三是加强高素质、复合型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充实律师、公证员队伍;四是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人民调解、释解人员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项工作职能;五是加大“四五”普法的实施力度;六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辽宁省司法厅办公室)本溪市委书记李英杰司法局进行工作调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九次…  相似文献   

9.
“我一想起‘法轮功’就不舒服……”记者在江西省女子劳教所见到了只有初中文化的崇仁县待业青年、27岁的陈家萃。她因痴迷法轮功,2次进京参与非法聚集活动,被决定劳动教养3年。她于2000年3月被送进江西省女子劳教所,由于转化较快、彻底,于2000年12月8日被解除劳教。她被解除劳教后,回到故乡崇仁县积极做尚未醒悟的“法轮功”痴迷者的转化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北国春城长春市的南郊,有一所被原“法轮功”痴迷者誉为重铸灵魂的特殊学校──吉林省女劳教所。两年来,这所学校里的特殊园丁以心为炉,以情作火,成功地教育转化了上千名“法轮功”类劳教人员。她们用知识驱逐愚昧,用正义战胜邪恶,被劳教人员及其家属称赞为“重塑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新世纪初的吉林省司法行政会议上,女所的全体干警们以骄人的成绩、过硬的作风被省司法厅批准荣立集体二等功。同时,范友兰被荣记个人一等功。当数家新闻单位的记者来此探求“问渠哪得清如许”时,干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相似文献   

11.
王长佴 《中国司法》2004,(11):88-88
沈阳市沈新劳教所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大胆探索劳教人员奖惩工作,率先试行“劳动教养管理工作听证会”制度及“劳教人员百分考核联审、现场办公”制度,引进“劳教人员评优聆询”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积极推动“阳光工程”向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在探索劳教人员奖惩工作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好的制度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要建立新的工作理念,以此引导劳教工作全面发展。(一)法制理念和程序观念是基础。在劳教人员执法过程中,追求结果的公正与过程的公正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执法活动中,必须不断增强法制理念和…  相似文献   

12.
戒毒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劳教戒毒已成为戒毒工作的主战场。从武汉市劳教系统收容劳教人员近10年的实践来看,吸毒劳教人员与日俱增,据今年全市劳教工作会议公布的资料显示,吸毒劳教人员占劳教人员总数的51%以上。如何加强对吸毒劳教人员的管理,如何提高毒瘾戒断率、提高教育矫治质量、降低复吸率,是现在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劳教民警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严峻问题。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代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吸毒劳教人员管理及教育矫治专业化模式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3.
“负案劳教”是近几年来劳教执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摸清“负案劳教”人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加强管理教育,是当前劳教执行工作的突出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对青岛市劳教所“负案劳教”人员情况做了调查。基本情况在青岛市劳教所现有的劳教人员中,通过调查,已掌握的“负案劳教”人员占所内劳教人员总数的5.1%。分析其构成特点:一是中青年的多,20~30岁的占“负案劳教”总数的88.4%:二是“多进宫”的多,占46.1%;三是劳教期间转捕的多,占26.9%;四是侵财型罪错的多,占76.9…  相似文献   

14.
~~倾向,产生标准构成功能。日常实践工作证明,建立和培养健康的劳教人员改造集体,不仅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而且便于所有教育改造措施的贯彻落实。一、正式集体与非正式集体劳教人员的正式集体,是指根据教育改造和生产的需要通过正确的行政手段进行编制和安排而组织建立的各种劳教人员集体,如大队、班组和“民管会”等组织。劳教人员的正式集体,具有强制性、紧密性和统一性等特点。劳教人员的非正式集体,是指未经组织规定和批准而由劳教人员自发形成的“小群体”、“小圈子”等等。劳教人员的非正式集体,一般其成员的观点相同或相…  相似文献   

15.
开展劳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是当前教育矫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首要标准”,架设劳教人员回归社会、就业谋生桥梁和降低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重要途径。2008年5月12日,我所承办的团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正式揭牌成立后,按照上级“高质量办学、高标准服务”的指导方针,我所坚持以落实“首要标准”、提高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为中心,帮助劳教人员解教后再就业,促进劳教人员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开展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熊伟 《中国司法》2004,(11):89-89
(一)以培养劳教人员的行为养成为基础,提升民警队伍的“塑造功能”。对劳教人员进行行为养成教育是我们提高劳教人员教育挽救质量的有效途径,要确保行为养成教育出成效就要注重发挥民警队伍的“塑造功能”。“塑造功能”的发挥一方面需要民警对劳教人员日常行为的严格规范,另一  相似文献   

17.
劳改劳教工作由“封闭式”为“开放式”,是依靠社会各种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地对罪犯和劳教人员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这是劳改劳教工作上的一大改革。所谓“开放式”教育,是与“封闭式”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18.
随着首都劳教工作的发展,全面提高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质量是我们的中心工作,“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首要标准是“教育、感化、挽救”劳教工作宗旨的核心体现,只有切实贯彻落实“首要标准”,才能保证劳教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唤醒劳教人员的道德良知,调动其改造积极性,近期,开封市劳教所在劳教人员中开展了“给家长一封信”活动。此举,在劳教人员和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配合“劳教人员给家长一封信活动”的开展,干警对表现较好和有一定思想问题的劳教人员,由责任干警书写评语,...  相似文献   

20.
劳教单位如何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确保一方安全稳定,是劳教单位组织始终如一的重点工作。锦州市劳动教养院党委认识高、行动实,率先成立服务于劳教人员的“爱心助困基金会”对劳教人员推出“爱心助贫基金”,使这一特殊人群在特殊环境中,成为“三个代表”思想的直接受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