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郑春荣  李勤 《欧洲研究》2022,(3):126-154+8
俄乌冲突爆发后,朔尔茨总理在2022年2月27日联邦议院特别会议上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并大幅增加国防开支等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德国外交与安全政策迎来“历史性转型”的重要时刻。本文基于赫尔曼的分析模型对德国新政府外交与安全政策转型及其动因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德国新政府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转型属于外交手段变化的范畴,这一“质变”固然离不开俄乌冲突作为重大外部冲击施加的影响,但不可忽略的是其他因素对这一政策变化的推动,如“克制文化”约束作用的弱化、朔尔茨的驱动、外交与安全领域相关政治行为体的倡议、民众在运用军事手段和对俄政策上立场的变化,加上其他外部压力,如美国对德国增加防务投入的长期施压、自特朗普执政以来的“战略回缩”,以及欧盟加强战略自主的努力。这些国内外因素在带来推动力的同时,也对德国外交与安全政策转型的落地施加了诸多阻力,以至于这一转型仍将是一个需要整固的过程。无论如何,德国新政府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转型将给欧洲内部的安全合作、欧俄及欧美安全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连玉如 《德国研究》2006,21(1):15-20
“德国的外交与欧洲政策”是女总理默克尔2005年11月30日向德国联邦议院发表“施政声明”中有关外交政策的提法,它将欧洲政策从传统的外交政策范畴中剥离,具有了独立地位。本文主要从欧洲联盟的发展及其性质、德国外交政策身份认同的演进、德国政治精英对施罗德政府外交政策的论争等方面入手,系统阐释默克尔政府对外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4.
刘立群 《德国研究》2008,23(1):4-11
2007年是德国外交的高峰年,既有亮点。也有问题。其主要亮点是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和全年任八国集团主席国的突出表现,而总理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和其执意会见达赖,使中德关系一度陷入十多年来低谷。  相似文献   

5.
地缘政治、国际体系变迁与德国外交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新华 《德国研究》2004,19(1):25-30
地缘政治、国际体系与国家对外战略的相关性不言而喻,而对德国外交战略的影响特别显著.1871年以来的德国外交战略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俾斯麦时期,二是威廉二世和希特勒时期,三是冷战时期.研究德国外交战略与地缘政治、国际体系的关系,既有利于我们认识德国重新统一后外交战略的趋势,也有利于为我国外交战略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车轲 《德国研究》2023,(1):4-31+149
在德美同盟中,德国并非完全追随美国,其对外政策呈现出在“战略协调”与“外交对抗”之间动态变化的特点。根据本体安全理论,德国动态调整对美同盟政策的动力机制源自于德国维护其“文明国家”“西方国家”和“正常大国”复合型外交身份稳定性的需要。德国在“战略协调”和“外交对抗”之间的策略选择,取决于美国外交政策对德国复合外交身份稳定性的冲击程度。当美国对外政策调整严重威胁到德国外交身份的稳定性时,本体安全机制会推动德国调整其对外身份的叙事结构,指导德国采用外交对抗或战略平衡的方式应对由此导致的身份危机。不过,德国的对美政策调整被限定在外交身份框架的范围之内,因而两国间的分歧不会造成德美同盟关系的根本性破裂。  相似文献   

7.
一、法国对发展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立场1.发展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法国安全战略的核心要素冷战的结束导致法国在国际政治棋盘上的重要性下降。一方面,冷战后美国咄咄逼人  相似文献   

8.
吴江 《德国研究》2014,(3):43-55
本文论述了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开明现实主义"的外交理念,分析了这一外交理念形成的背景,并对其在实践中形成的"少官僚、多激情"、"少逃避、多主动"以及"少训导、多解释"等特点进行了梳理。"开明现实主义"理念为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之间的视域融合提供了思路。同时,它利于德国外交在价值观导向和利益导向之间寻求平衡以及促使德国大联合政府理性地推动积极有为的外交政策。不过,基于外交部长在德国外交决策中的局限性以及外交实践的复杂性,施泰因迈尔能否真正落实"开明现实主义"的外交理念,尚需德国未来外交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的周边环境和国际挑战,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周边外交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即是这一调整的集中体现。周边外交政策的调整表现为:周边外交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获得提升,处理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的理念由"互利"到强调"惠及",政策目标由维持周边稳定和密切经济合作提升为建设"命运共同体",总体上突出更加奋发有为地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工作。文章根据政策调整的主要方面,结合现实问题和有关周边外交政策的争论,重点分析了"亲、诚、容、惠"理念及其相应政策问题,认为周边外交工作的重点应偏向争端解决与区域合作等突出的议题。  相似文献   

10.
刘丽 《德国研究》2013,(1):73-83,127
公共外交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和海量传播性成为各国对华公共外交的热门平台。本文对德国驻华大使馆在新浪网站开通的微博进行检视,采用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微博的内容、形式和效果,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德国如何通过微博外交提升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李伯杰 《德国研究》2010,25(1):49-56
森林对于德国人有着特殊的含义,是德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所以自近代以来,德国文化中产生了一种森林崇拜的现象。但是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并非由来已久,而是在德国近代历史发展中产生出来的。本文旨在通过勾勒森林崇拜在德国的面貌及其在德国历史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德国文化中的一些特质,以及导致这些特质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黄雨果  王莹 《德国研究》2008,23(3):31-35
2007年下半年以来,德国政府对华价值外交突显主动出击、直来直往、范围广泛、刚柔并济的特征.在国际体系压力下,它没有游离于西方对华价值攻势体系之外,且符合中华民族与德意志民族价值矛盾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3.
郭百顺 《德国研究》2004,19(4):55-59
宪法权利原则上不具有"第三人效力",既可避免不同性质的宪法权利在当事人间摩擦,又可保持宪法权利的公法性质和"领域界定"功能.但社会的发展为宪法具有"第三人效力"提出了内在要求.在宪法权利的传统定位和现实社会的内在需求冲击下,德国司法审查中出现的"第三人效力"有其必然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4.
庞文薇 《德国研究》2006,21(3):54-59
职工“共决权”——“共同决定权”——是指职工参与公司管理,享有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以及公司决策等进行共同决定的权利。德国的职工“共决”制度以其完善和稳固的体系,在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然而,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制度,在近年来德国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饱受质疑,对此,德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纷纷展开了讨论。本文从简单介绍德国职工“共决权”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入手,对现在的讨论焦点进行总结,最后提出笔者对德国职工“共决权”改革的一些看法。同时,为了开拓新市场和降低劳动力成本,德国大型企业乃至中小型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廉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的中国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艳兵 《德国研究》2004,19(3):39-43
20世纪奥地利著名犹太作家卡夫卡特别钟情于中国文化,他说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了想象中国、阅读中国、描绘中国和创作中国这一过程.本文论述了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理由和六点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从德国近代历史进程论青岛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泉 《德国研究》2006,21(1):50-54
由于德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进程,使青岛城市的规划建设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客观上为青岛此后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德国近代史的解读,可归结青岛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来自三个方面: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帝国海军部的“样板殖民地”,以及德意志民族的“浪漫主义的普世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胡凯 《德国研究》2006,21(3):60-66
19、20世纪之交,中德两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重大转折。从强占胶澳开始,德国以强硬的姿态对中国展开了血腥的武力侵略。而以后的几年也是中德交往史上最黑暗的时光。因此,本文以1896年和1901年清政府代表对德国的两次访问为界点,分析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德国对华政策的急剧变化和中德关系的走势。  相似文献   

18.
论中产阶级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存福 《德国研究》2006,21(2):29-35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与中产阶级的演变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的中等阶级理论决定了早期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伯恩施坦的中等阶层理论导致德国社会民主党走向改良主义道路;二战后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促使德国社会民主党由“阶级党”转变为“人民党”;中产阶级的新变化推动德国社会民主党成为“全方位党”和选举党。  相似文献   

19.
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忱  朱建华 《德国研究》2004,19(4):68-72
如果说语言是反映各族人民文化的镜子,那么语言中的熟语则更能反映各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在德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以动物来作喻的熟语.可是由于中德两种文化观察动物的角度并非完全一致,关注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这些动物的象征意义也有较大的差别.本文通过对几种在中德熟语中出现频率都较高动物(狗,牛,马,鸡,狼,鼠)的象征意义的比较,从而找出这两个民族在文化以及思考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最近媒体传达的来自美国的讯息显示,无论是基辛格还是布热金斯基,也就是说共和党和民主党阵营都包括在内,目前对于美国来说,亚洲各国已经比欧洲各国更重要,这不仅仅是美国对前景作出的展望.按照价值衡量,任何一个非洲国家最广泛的贸易交流是在苏丹和中国之间进行的,是由于原油出口.拉美国家也有类似的重新定位,欧洲也可以确定有类似情况:除了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之外,中国向上攀升的幅度越来越大,已经占据德国总出口的百分之三,德国在中国市场的外国供应商中排名第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