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晞 《台声》2000,(8):21-21
6月中旬 ,由江西赣南客家联谊会、赣南日报社等单位主办的“客家与赣南”学术交流会在江西省赣州市举行。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秘书长、《客家》杂志主编黄子尧 ,台湾客家戏曲学院院长、荣兴采茶剧团团长郑荣兴等台胞和来自新加坡、泰国、港澳地区以及北京、天津、武汉等省市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本着学术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的原则 ,就客家源流、客家文化艺术以及如何发挥客家优势 ,以及促进客家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对话 ,使赣南客家人更好地了解世界 ,世界客家人更好地了解赣南。客家是汉族中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客家的先民…  相似文献   

2.
周建新 《思想战线》2007,33(3):17-2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客家人的族群意象一直停留在静态的文化特质描述之上,而从人类学过程论和过程分析的角度,可得出客家人“在路上”的族群意象。其概指客家族群在历史长河中迁徙、抗争、发展的整个过程,将客家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一并纳入研究视野,涵括客家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文化特质以及族群性格和精神特征。“在路上”的客家意象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阶段,是一种状态,是受历史框架、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形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书写。  相似文献   

3.
客家围屋是客家人极为独特的一种民居建筑。它们散落于南方的各个古老的村落,见证了客家人几百年的沧桑历史。客家围屋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建造有着特殊的方式。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30年来,由于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客家学的兴起,促使许多台湾客家人频繁来到闽西祖地,寻根祭祖、探亲访友。随着两岸客家文化的交流、联谊、恳亲等活动的日益热络,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成为连接两岸客家人的精神纽带,为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构建了一座便捷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赣南,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全球客家人的心灵家园。由于它自身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背景,加上客家人聚居地天然的地理条件,所拥有的历史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赣南客家围屋——关西围为代表的客家民居。本文试从考察赣南客家传统民俗文化方面出发,通过剖析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的艺术发展现状,探索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对赣南油画发展的影响,作为油画方向的研究生,我们有责任站在传统民俗文化基础上,传承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更多更好的油画作品。  相似文献   

6.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宏大居民体系。“客家”的祖先本是黄河流域的汉人,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从公元4世纪以来,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多次南迁,直至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等地定居,开基立业,这些人自称为“客家”,久而久之便被称为“客家人”。清代移民填四川时期,客家人中的一部分从广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迁入四川落籍,组成了四川居民的重要部分。现新都石板滩、泰兴、木兰、三河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由于他们长期使用广东话,又被称为“土广东”。据统计,仅新都一个县就有8…  相似文献   

7.
客家人十分重视节庆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客家节庆民俗活动,是客家南迂数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刘洋 《前沿》2014,(3):193-196
虚拟网络空间为客家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成员之间通过地缘性、对客家文化消失的危机意识、和优秀的客家人成为一个族群的荣誉感以及对于客家饮食文化的共同的记忆,将散居在各地的客家人凝聚在一起,增强族群的凝聚力和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9.
张开龙 《台声》2001,(6):6-7
去年 11月,由闽西客家联谊会主办,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龙岩市召开的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为客家人在新世纪的大团结、大联合创造了历史性的机会,特别是为两岸客家人的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会期间,台港客家名流云集,对客家历史文化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吴伯雄: 振兴中华是我们的共同使命   “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闽西隆重举行,看到大会的盛况,看到龙岩客家乡亲的热情,感到非常高兴。”祖籍福建永定下浮,现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湾世界客属总会会长的吴伯雄先生说…  相似文献   

10.
正客家人会唱歌,更会作诗。客家先民经历数次大迁徙,从中原到南方,从福建、广东到台湾,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客家诗歌记录了两岸客家人的这种硬颈精神。近日,在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作家笔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位作家和文学研究者聚集一堂,围绕"客家诗人与客家诗"的主题展开研讨,由海风出版社出版的《桐花客韵——海峡两岸客家诗选》图书首发式也同步举行。通过这次采访,笔者探访了两岸客家诗歌里的"桐花客韵"。  相似文献   

11.
失落的文明——客家传统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金芳 《台声》2005,(9):68-69
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地形成以后,独具特色的客家大文化也相应形成。客家大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单从客家服饰来讲就有许多特别之处。一般来说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白色为主,这也许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普遍心理直接体现。孔子评价齐桓公的大臣管仲时说“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要像夷狄那样披头散发了。可见,汉服的右祍是其最主要特点。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及右祍的服饰特点,但也溶入了当地少数民…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现在全球客家人约有1.2亿,分布于五大洲93个国家、地区。客家民系传载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也蕴藏无限商机,在闽西北做大做强“客家文化中心”品牌,把千年厚瞧的客家文化转化为我省优结构、扩消费、促就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支柱,  相似文献   

13.
孙俊涛 《中州统战》2003,(10):32-33
“客家遍寰宇,中原乃故乡。方言犹河洛,礼俗仍晋康。五洲称巨擘,四海谱华章。桑梓亲情厚,黄鲤待君尝。”这是郑州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崔灿教授1990年参加在广东梅州举行的客家与当代世界潮流学术研讨会时的感怀之作。他盛邀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回到自己的故乡中原寻根问祖,如今,他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即将在郑州举行。闻此喜讯,70多岁的崔灿教授激动地说:“来了,来了,终于来了!”他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能在河南举行,因为河南是客家人的祖根地,客家人根在中原。客家遍寰宇崔教授告诉记…  相似文献   

14.
正客家,一个带有飘零意味的词,它是那么倔强地蔓延在南国的艳阳下。那些从晋代以降、明清为烈的迁徙之浪,从中州卷到岭表、卷到南洋、卷到旧金山,最后渗进了世界上每一块土地。长汀是历史上客家人聚居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绕城而过的汀江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客家人以坚忍、开拓、革新的精神创建了汀州,带来汀州的繁荣和发展,以后又发展到广东梅州,并扩展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汀州成为中国客家的大本营和首府,汀州古城深深地烙上了客家的印痕,洋溢着客家人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物质形态的典型代表,那么定光古佛则是客家人精神形态的典型代表。明清时期,随着客家人大量移入台湾,定光古佛信仰也一同传入台湾,遍布台湾客家地区。定光古佛庙宇在台湾也是汀州的同乡会馆,是台湾闽西客家联络乡情乡亲的场所。它和莆田湄洲岛和漳州龙海白礁的慈济宫一样,是海外特别是台湾信徒中重要的宗教圣地。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是中国历史上客家人大迁徙的中转站,是举世公认的客家人总祖地和朝圣中心,也是黄慎、郑文宝、李世熊等客家历史名人的出生地。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经过从东晋到南宋的900年而孕育成熟的,位于宁化县西部的石壁村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  相似文献   

17.
有一句话叫——逢山必有“客”,早期从大陆移民到台湾的客家人多择山而居,位于台湾岛北部偏南沿海地区的苗栗县是台湾的三大客家庄之一,客家人占总人口七成左右,由于山多、田少,素有“山城”之称。  相似文献   

18.
林祖武 《统一论坛》2002,(1):40-40,43
座座土楼,穿过时间的隧道,阅历人间沧桑,凝聚两岸亲情……一座座造型各异,气势恢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客家土楼,真不愧神秘的东方古城堡!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客家人的精神长城。它不仅蕴含着客家人的无限睿智哲思,而且凝聚着悠悠的海峡情。  相似文献   

19.
客家盐焗鸡     
客家盐煽鸡爽滑鲜嫩,是客家菜系中最具特色的美食。客家盐煽鸡的形成与客家人的迁徙生活密切相关。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由于活禽不便携带,便将其宰杀,放入盐包中携带。到了搬迁地后,食用埋藏于陶罐食盐中的鸡,无意中发现用盐煽过的鸡肉味道更加鲜美。后来这种菜肴家喻户晓,成为每位客家妇女都能烹制的拿手菜肴。为方便烹调,适应大量生产,经客家厨师不断改良创新,创制出另一种风味的客家盐(火局)鸡。盐煽  相似文献   

20.
闽西客家联谊会参访团,本着“增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交融”的目的,应邀于2009年4月底前往台湾进行文化交流考察。作为参访团成员,笔者在参加“认亲、结缘”客家族谱文化研讨会和参观客家族谱展览中,切身感受到血浓于水,两岸客家人同根同源,血脉相连。4月24日,“认亲、结缘”客家族谱文化研讨会在台湾苗栗联合大学召开。开幕式上,苗栗县县长刘政鸿、联合大学校长李隆盛和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相生等先后致辞。闽西陈弦章、苏志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