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化犯理性认识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化犯为我国刑法理论首创。随着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应用,研究亦日益深入。但由于学者们疏于对转化犯立法合理性的怀疑与追问,妨碍了分析的视野。因此,从总体上对转化犯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试从目前法学界对转化犯概念的争议切入,重新审视其概念与构成特征,然后就1997年修订刑法转化犯立法不足与完善进行探讨. 一、转化犯的概念 关于转化犯的概念,理论界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三种观点:1.转化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较轻的犯罪时,由于具备了某种情形法明文规定不再以本罪论处,而是按照刑法另一条文规定的较重的犯罪论处的…  相似文献   

2.
司法实践中,对于转化犯的认识分歧颇多,也给认定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从刑法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全面分析了我国刑法中转化犯的概念、构成、类型、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等问题,提出转化犯的构成由前行为、后行为、主观故意和法定性四个要件组成,转化犯的类型可分为标准转化犯和拟制转化犯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身份犯是由于刑法限定了一定的犯罪主体的身份而形成的一类犯罪,我国刑法没有对身份犯作出专门规定。在刑法理论中研究身份犯对定罪量刑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界关于身份犯的本质及分类等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因此,需要对身份犯的基本问题加以厘清,以此正确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4.
赵栩 《法制与社会》2012,(33):278+288
聚众犯罪的转化犯问题在我国具体的刑法适用中广泛存在,也成为刑事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本文从转化犯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司法实务中存在的转化犯认定中的疑难问题,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分析具体案情,做到定罪量刑的准确。  相似文献   

5.
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其前提条件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在司法实践中犯诈骗罪转化为抢劫的事例很少发生,而因实施合同诈骗犯罪并且处于未遂状态时的行为能否转化为抢劫罪的事例和引发的争论更为少见.本文借助一个极有争议的案例,具体深入地讨论因实施合同诈骗能否发生转化的刑法理论根据和实践应对措施,并就类似盗窃、诈骗、抢夺犯罪的类行为能否转化、在怎样的情形下才能发生转化的问题附带作一理论上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身份犯是由于刑法限定了一定的犯罪主体的身份而形成的一类犯罪,我国刑法没有对身份犯作出专门规定。在刑法理论中研究身份犯对定罪量刑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界关于身份犯的本质及分类等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因此,需要对身份犯的基本问题加以厘清,以此正确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7.
牵连犯探微     
牵连犯是刑法中罪数论部分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刑法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国内外刑法理论对牵连犯争论颇多。本文拟对牵连犯的若干问题略抒管见,以期能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司法实践中正确处理牵连犯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8.
转化犯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化犯的若干问题何金宝转化犯是刑法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它与牵连犯和结果加重犯皆属于犯罪的一种复杂形态,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拟就对转化犯的若干问题略抒管见,以期能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司法实践中正确处理转化犯有所稗益。一、转化犯的概...  相似文献   

9.
按照我国刑法理论,刑法所规定的法定危害结果是否已经实际发生,是区别结果犯的既遂与未遂的标准。本文对金融诈骗罪的既遂和未遂标准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以期在司法实践中对此二者的区别与界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转化犯探微     
转化犯探微何金宝转化犯是刑法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它与牵连犯和结果加重犯皆属于犯罪的一种复杂形态,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学术界对转化犯的研究尚未予以足够重视,本文拟就转化犯的几个问题略抒管见。一、转化犯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转化犯是对犯罪...  相似文献   

11.
牵连犯是我国刑法理论中众多罪数形态之一,在司法实践中也很常见,近年来一直受到刑法理论界一些学者质疑,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也极不统一。特别是我国新刑法生效实施后,理论和实践上对此问题的分歧更大,众说纷纭,存在很多的疑难问题。本文拟作粗浅探讨,以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中严格责任的合理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体系完全可以包容严格责任,实际上在刑法中也已经出现严格责任的内容。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严格责任,有助于完善刑事立法理论研究,对司法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薛磊 《法制与经济》2009,(20):77-78
牵连犯是我国刑法理论中众多罪数形态之一,在司法实践中也很常见,近年来一直受到刑法理论界一些学者质疑,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也极不统一。特别是我国新刑法生效实施后,理论和实践上对此问题的分歧更大,众说纷纭,存在很多的疑难问题。本文拟作粗浅探讨。以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论集合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集合犯”在海外刑法理论中是使用比较普遍的一个概念 ,而我国理论界只是在近年才有学者关注。基于我国刑法已经取消了对“惯犯”的规定 ,因此 ,有必要借鉴海外刑法理论对于集合犯的研究 ,联系我国刑法理论和现行刑法的规定 ,对刑法中的集合犯的基本理论问题予以研讨。  相似文献   

15.
肖业忠 《政法论丛》2014,(4):137-144
在我国违法和犯罪分开的二元立法背景下,必然使犯罪概念蕴含着罪量要素,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当中的数额犯、情节犯等概念亦成为绕不开的重要话题,故此数额犯便成为了我国刑法理论上所特有的犯罪形态.因此,有必要对数额犯中数额认识错误的问题进行系统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评判标准,以期能更好的解决司法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从数额犯所涉及的数额的概念入手,明确数额在数额犯中乃至我国刑法中的定位问题是研究数额认识错误评判的前提,由于数额认定是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数额在刑事案件中看似具体但又包含着抽象的成分,所以既需要对其进行量的判断,又需要相应的价值判断.有了对数额认识错误的法理评判,就能结合刑法条文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具体案件中行为人的数额认识错误问题作出正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转化犯为我国刑法所独创的犯罪类型,具有立法实践在先、理论研究在后的特点。转化犯与准犯、结合犯、牵连犯的内涵均不相同,不应将其与此三个概念混同起来。转化犯的成立条件包括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两个方面,应当以转化后之罪的既未遂标准来判断转化犯的既未遂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止犯的自动性是对中止犯理论深入理解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既与刑法的基本观念相联系,同时还和刑事政策、刑法哲学相关联。在通常我们所认为的中止犯罪形态中,自动性往往是其本质特征,与此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犯罪形态的主要特征,由此可见研究其理论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分别从中止犯自动性的基本含义、中止犯自动性的国外学说之介绍、以及结合自己的观点对其进行评析等三大方面对此问题展开阐述,试图较全面了解中止犯之自动性的相关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转化犯探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刑法理论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转化犯的概念。如果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去分析,转化犯的提出是有其理论依据和事实根据的。转化犯作为一种犯罪形态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种揭示这类犯罪的科学理论,已被以往的立法和司法所应用,例如我国刑法第153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中日刑法理论中不能犯的概念、类型、法律后果及根据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更好地界定和理解我国刑法中的不能犯,为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转化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转化犯这一犯罪形态在国外的刑法理论中并不鲜见,但以转化犯命名之却是我国理论界的首创。作为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犯罪形态;我国理论界对之的研讨尚不充分,在为数不多的论述中,关于转化犯的概念、特征及其范围都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就转化犯存在的诸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转化犯的定义对于什么是转化犯,理论界有多种不同的表述.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三种:l转化犯是指由法律特别规定的,某一犯罪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为另一种更为严重的犯罪,并应当依照后一种犯罪定罪量刑的犯罪形态严2.所谓转化犯.是指某一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