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中国人有一种“求全”病,选美要凑够“十美图”,吃药要吃“十全大补丸,就连各地的人文景观也要凑成“八景”、“十景”之类.用这种思想对待人才,必然会演出一幕从求全责备开始,以摧残人才告终的悲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疵”(《吕氏春秋》),“若指瑕掩善,则朝无可用之人;苟随器任援,则世无可弃之士”(司马光语).美国经济管理大师彼  相似文献   

2.
郊外“踏青”(春游)本是好事。但现在不少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时,互相攀比吃穿,弄得许多家长叫苦不迭。如有些幼儿园、小学、中学规定学生春游要买“校服”,加配“太阳帽”和“旅游  相似文献   

3.
“法制”与“法治”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加区别地混用。为纠正这一偏颇,仔细辨析这两个概念实有必要。“法制”(Legal sestem)指一国或一地区整个的法律制度。中国古代《礼记·月令篇》曾有“命有司,修法制”的说法,法家的著作中也提到“法制”一词。但是,中国古代的“法制”不过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统治的一种工具,说到底仅是“王制”而已。“法治”(Rule of law)则指依照法律治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地方,每年高考时,当地领导总要去视察考场,看望考生。但见领导在有关人员陪同下(且有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摄像记者随同采访)来到考场,“视察看望”,以示“重视关心”。殊不知,这种“视察看望”、“重视关心”,实际上是对考场和考生的一种“添乱”、一种“干扰”。  相似文献   

5.
“无锡的梅花电子公司(梅花)、菊花电扇公司(菊花)和织袜总厂(茶花),以其崭新的组织形式、独特的地位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在横向经济联合中迈出了令人瞩目的新脚步。 “梅花”——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梅花电子公司”是无锡企业集团中的“大家族”。以梅花牌电子产品为主导,集合着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三十九个成员企业,如何把这众多的单个企业行为统一于集团的整体企业之下呢?这是日益发展壮大中的“梅花”集团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他们冲破原有管理体制的桎梏,积极探索一种以股份制为特点的董事会管理形  相似文献   

6.
说“直说”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诗)中国人是很喜欢“直”字的。古人把直抒己见、直言正谏颂之为“直声”。《宋史》上称好诗为“直言动天下”。对“直言”的评价真是不低啊! 因此,对中央电视台的  相似文献   

7.
“评”论     
毛志威 《民主》2006,(12):40-40
眼下中国各式的“评”,绝对是世界上最多的。对许多“货”或许多“人”的评比、评奖、评议、评审、评定,以及对文人、文化品(特别是文艺作品)的评论,尤其是近年来冒出的“酷评”,已经多如牛毛。单是依靠此业挣饭吃或捞“身价”的人如评论家、评委之类,集中起来也够一个师团。但我却怀疑那样的评往往大都是瞎起哄,评不出什么像样的可信度,甚而越评越让人不学好。中国真正不缺乏优质的(起码是及格的)评论业和评论家么?恰恰相反,很缺乏,也很宝贵。关键是眼下很少,甚而没有。关于对各种物质性的东西(俗称“货”)的评议或评定,内情我不大懂,只知…  相似文献   

8.
一、从“反”的发现到“道”论的提出老子哲学究竟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根本问题在于老子的“道”是精神性的还是物质性的东西。如果就老子对“道”本身的规定性上去考察存在困难的话(因为其表述确实存在许多含混不清的地方),那末,从老子的思维过程、从其如何提出“道”这一范畴中,可能帮助我们看清“道”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钱行 《瞭望》1985,(39)
这篇文章犹如一篇“人物小传”,把中国人民的朋友埃德加·斯诺,如何从一个“密苏里人”(“我是密苏里人”在美国是一句谚语,意为眼见为实,不轻信,不受糊弄)到“国际人,”叙写得有声有色。文中特别提到了斯诺和鲁迅、宋庆龄的友谊。  相似文献   

10.
“改名现象” 从1992年下半年以来,一些省、市、行业主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类刊物纷纷更名,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不大不小的“改名热”。 改向哪里?从已经改名的刊物看,出现了众多的诸如“企业瞭望”、“企业大世界”、“企业经济与文化”等名称,但更多的改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或“企业文化导刊(报)”。改名的一个共同走向是尽量将原来刊名中“思想政治工作”字样去掉。 这种“改名现象”,在思想政治工作刊物领域产  相似文献   

11.
“110”排忧解难 为稳定保驾护航江苏省自1995年开设了110报警服务台,至今已近四年。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1996年底公开向社会作出了“四有四必”(即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有求必应)的承诺;1998年初又实现了社会化联动,并开展了创建“人民满意110”活动。现在,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市、县(区)“110”联网,与内部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统称为“现代派”的文学艺术,是精神污染的一个源。人们常感到不解:这样荒唐无味(且不说有毒)的东西,怎么会有人要看?事实证明,这想法有些天真,因为无论对象如何的丑陋。有些人为了种种原因,却是会找上门去的。有典故曰:“嗜痂成癣”。“痂”是脏得极的东西,尚且有人要“嗜”,“嗜”且成“癖”,何况堂堂“文学艺术”乎?  相似文献   

13.
孟军  迟军 《瞭望》1992,(29)
在“雄鸡”状的中国版图上,有两条纵贯“鸡头”的钢铁大动脉——沈(阳)山(海关)、哈(尔滨)大(连)铁路干线。两条干线上,每天有100多趟旅客列车往来奔驰,日均客流量达30多万人次! 列车、旅客,天天南来北往,一些不法分子自然把贪婪的目光盯到了客车上。他们公开叫嚣:“要想富,吃铁路;要发财,上车来!”一些自称“铁道游击队”、“东北虎”的犯罪团伙及单个“毛贼”纷纷登车“亮相”,与南方“车匪”遥相呼应,暗偷明抢。 一时间,不少东北铁路客车被搅得不得安宁。 今年5月开始,沈阳铁路公安局按上级统一部署,在两条干线的各次列车、各个车站布下了站警、  相似文献   

14.
董凤山 《学理论》2008,(8):94-95
党的十七大提出,“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从尚志实际出发,要坚持和完善“借外资力、打特色牌、走工业路、发旅游财、建中等城”的总体方针,以“好”促“快”,以“快”带“好”,全力打造“区域核心城市。现代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基地、滑雪旅游胜地和商贸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种公开的“承诺”制,在全国各大窗口行业到处盛行,成了一种很时髦的“新鲜事”。这对树立行业新风、规范服务行为,特别是便于群众监督方面,无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陆续传来的消息也表明,目前有些单位的所谓“承诺”,只不过是本行业本应做到的事(如售货“不缺斤短两”之类)而已;有些单位则是只承诺而不兑现,或是只兑现一部分。结果是,其服务质量要么改进不大,要么根本没有改进,群众反应依然强烈。  相似文献   

16.
“粤海重组”是迄今为止我国国营企业的最大型重组,实际包括四个大型企业集团的重组:一是广东省政府在香港创办的全资“窗口公司”粤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粤企”),二是在香港注册并上市、被粤企持有56%股权的广南(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南”),三是在香港注册并上市、被粤企持有38.81%股权的粤海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粤投”),四是广东省政府全资拥有、在澳门注册的南粤(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粤”)。因为粤企、广南和粤投被统称为粤海集团,南粤又是与粤海集团一并实施重组的,所以,以上四个集团公司的重组被人们简称为“粤海重组”。 最近,粤海重组项目被国际权威杂志《国际金融评论》评为2001年度“亚洲最佳重组交易”。该杂志发表文章说,粤海重组是亚洲有史以来最大、最复杂的债务重组,充分展示了广东省政府对高透明度、平等公正重组的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的“远”与“近”,是从方法论这一视角出发,从二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上加以研究的,而不是搬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远”与“近”是相对的,所谓“远”,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确定的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目标,离受教育者较远;所谓“近”,是指社会发展进程的某一具体目标,用以做思想工作的内容(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就发生在身边。前者具有根本性,后者具有现实性和具体性。换言之,“远”与“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中,应当实现“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好地有为”。但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有为”的不见得“有位”,“有位”的未必一定“有为”。我们时有见到的情形,倒是“有为”者无位,“有位”者无为。 “为”者何“为”?“位”者何“位”?是需要具体辨析的  相似文献   

19.
谈起政工干部,凡是从事过思想政治工作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有“累”、“难”、“说不了硬话”、“不受重视”等感受。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政工干部,职务由政工科办事员、政工科科员、政工科副科长(兼团总支书记),直到现在的政工科科长,这些经历使我深切地感到:  相似文献   

20.
当前,县(市)级领导干部实行易地任职,互相交流,已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收效良好。但是,在“交流”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即被群众称之为“干部走读”的现象:“上任不带妻,秋冬不备衣,一周一来回,想想也不易。”有的地方“走读”现象已发展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走读干部住一楼,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