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鄂政办发[2019]1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我省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附后)。请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切实承担文物保护职责,确保文物安全。  相似文献   

2.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文物保护工作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推动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粤办函〔2022〕343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文化和旅游厅反映。2022年12月22日广东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要求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我省“十四五”时期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豫政〔2006〕3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我省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传承源远流长,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自2000年省政府公布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随着全社会对文物价值认识的提高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我省又相继发现了一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重要文物,同时一批重要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需要提高其保护级别。为进一步做好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省政府核定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24处(其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  相似文献   

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库区各文物保护项目承担单位:自1997年我市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实施以来,来自全国70余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近千名文物保护工作者和我市有关部门、有关区县(自治县)的同志一起,冒着严寒酷暑,克服种种困难,日夜奋战在库区文物保护工作第一线,为我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文物工作者的积极性,经认真推荐和严格评选,市政府决定对在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等10个先进单位和俞伟超等38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再接再厉,奋发努力,开拓进取,为抢救保护三峡库区文物、确保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任务如期完成做出更大的贡献。附件1.重庆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名单2.重庆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相似文献   

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随着三峡工程的实施以及重庆直辖后我市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反映长江文明演进和重庆历史文化传承的珍贵实物载体,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此,国务院于2000年9月27日批准建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赋予该馆保存、保护和展示三峡出土珍贵文物的重要职能。为进一步搞好对出土文物的统一管理和利用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重庆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为市文化(文物)局,负责组织实施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对市政府负  相似文献   

7.
《河南政报》2013,(10):5-7
豫政[2013]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可移动文物普查是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由专业部门采用现代信息手段集中调查统计的方式,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掌握可移动文物现状等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保护政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3]5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63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为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有效利用文物资源,市政府决定开展全市旅游等  相似文献   

9.
<正>陕政办发[2015]1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群众保护文物奖励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2月16日陕西省群众保护文物奖励办法第一条为鼓励和调动全社会依法保护文物的积极性,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结合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  相似文献   

10.
宁政发[2007]141号2007年10月19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区现存文物情况,全面掌握文物资源数量、分布和保存的基本状况,增强保护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推动我区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  相似文献   

11.
<正>绍政发〔2015〕1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为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我市现存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认真遴选和评估,确定了王阳明故居遗址等7处文化遗产为绍兴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将具体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7]2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加强文物工作,对于提升贵州文化自信,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贵州省文物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文物保护、文物拓展利用、文物执法、政府和部门责任落实、文物工作经费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为贯彻落实习近  相似文献   

13.
《贵州政报》2013,(8):4-5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3]1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意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健全国家和我省文物保护体  相似文献   

14.
正青政[2019]3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我省第二批至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请各地和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切实承担起文物保护职责,确保文物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8]2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文化厅提出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20处),现予公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既要注重有效保护、夯实基础,又要注意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闽政办[2018]1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为落实文物安全保护责任,筑牢文物安全防线,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  相似文献   

17.
《山西政报》2013,(14):31-32
晋文物函[2013]56号各市、县(区)文物局,局直属各单位:《山西省文物建筑构件保护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2013年2月4日山西省文物建筑构件保护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文物建筑构件保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和《文物保护单位执法巡查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文物建筑构件是指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文物建筑本体构造  相似文献   

18.
正豫政办[2018]29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文物承载历史、启迪未来。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关系国家历史传承和民族团结,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关系人民群众精神家园建设,是弘扬中华  相似文献   

19.
<正>宁政发[2019]2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我区第五批12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予以公布。各地、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切实承担文物保护职责,全面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努力形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工作格局,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津政办函[2018]28号各区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18年4月23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建设美丽天津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为深入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