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枯草芽胞杆菌有着异源蛋白表达系统,纤维连接蛋白外域A(EDA)是一种能够提高相关蛋白的抗原性的佐剂,为了增强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相关蛋白1(IMP1)的抗原性,笔者对枯草芽胞杆菌分泌表达载体作为EDA分子佐剂重组亚单位疫苗的递呈载体的功能进行了研究,构建质粒pHT43-EDA-EmIMP1和pHT43-EmIMP1,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到枯草芽胞杆菌感受态中。将该重组菌对鸡饲喂,进行免疫学试验并做免疫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该重组枯草芽胞杆菌可以成功表达目的蛋白,蛋白大小为70 ku。ELISA检测EDA组的效价最高,其滴度在3 200左右;三免EDA组的IFN-γ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三免EDA组和EmIMP1组的IL-12/70浓度显著高于PBS组(P0.05);CD4+T细胞群的检测显示,EDA组的CD4+T细胞群比例显著高于枯草芽胞杆菌组和PBS组(P0.05);EDA组、枯草芽胞杆菌组和EmIMP1组的卵囊排出量都显著低于攻虫组(P0.05);病变计分可以看出,EDA组对肠道保护效果显著优于除空白组外的其他组(P0.05)。以上各项免疫学指标表明,枯草芽胞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作为EmIMP1的抗原递呈载体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原性,其中EDA佐剂组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同一基因亚型不同基因簇的猪圆环病毒2型安徽株[PCV2-DY0801(PCV2b-1A)、PCV2-BH0801(PCV2b-1B)、PCV2-XC0801(PCV2b-1C)]对感染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将16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接种PCV2-DY0801、PCV2-BH0801、PCV2-XC0801以及PBS,初次感染后第7、14、21和28天采集血液,进行IgG水平、T细胞亚群含量及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检测。结果显示,3株PCV2安徽株感染小鼠后均产生较高水平的IgG,被感染小鼠的外周血中CD4+、CD8+和CD4+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血清中IL-2、IL-4和IL-10的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5),其中BH0801组在初次感染后第14天CD4+含量显著低于XC0801组(P0.05),第21天IgG水平显著高于XC0801组(P0.05),第14、21天IL-2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XC0801组、DY0801组(P0.05)。PCV2-BH0801诱导体液免疫反应最强,PCV2-XC0801诱导细胞免疫反应最强,而PCV2-DY0801均居中。结果表明,同一基因亚型不同基因簇的PCV2安徽株对感染小鼠的免疫应答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scFvDEC205(DEC205单链抗体)能否增强巨型艾美耳球虫优势抗原片段EmIMP1C的免疫原性,构建重组质粒pVAX1-scFvDEC205-EmIMP1C,转染HEK-293T细胞检验其体外表达情况,于试验鸡大腿肌肉处定期3次注射该重组质粒。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VAX1-scFvDEC205-EmIMP1C,并能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pVAX1-scFvDEC205-EmIMP1C组的IgG抗体效价最高,达3 200。第3次免疫后,pVAX1-scFvDEC205-EmIMP1C组血清中IFN-γ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试验鸡产生的CD4~+和CD8~+T细胞比例,用CCK8法刺激鸡脾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均显示pVAX1-scFvDEC205-EmIMP1C组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病理切片结果提示pVAX1-scFvDEC205-EmIMP1C组的病变程度最轻。结论:重组质粒pVAX1-scFvDEC205-EmIMP1C能有效诱导鸡产生免疫效应,scFvDEC205具有增强EmIMP1C抗原免疫原性的效果,为今后开发靶向鸡球虫疫苗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黄芪颗粒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致BALB/c小鼠免疫抑制的保护作用,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芪对照组、DON组和黄芪-DON组。黄芪对照组和黄芪-DON组提前1周在饮水中添加黄芪颗粒(0.02 g/mL),连续5周;DON组和黄芪-DON组灌喂DON 2.4 mg/(kg·d),连续28d。每天观察体质量、采食量、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血液学指标等的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IL-1β、IL-2、IFN-γ、TNF-α、TGF-β水平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基因mRNA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CD4~+、CD8~+、CD3~+、CD19~+T细胞。结果显示,黄芪-DON组的体增重、采食量和脾系数显著高于DON组(P0.05),肝系数、肾系数显著减小(P0.05);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黄芪-DON组肝、肾的病变程度明显低于DON组;黄芪-DON组CD4+/CD8~+、CD19~+和血清IL-2、TNF-α、IFN-γ、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DON组(P0.05),脾中IL-2、IFN-γ、TGF-β基因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DON组(P0.05)。结果表明,黄芪颗粒能明显减轻DON所致肝、肾损伤,缓减DON诱导的免疫抑制,可显著提升机体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口蹄疫抗体效价处于"灰色区"的免疫猪群的免疫水平差异,对66头猪用不同剂量的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免疫后第28天检测免疫猪抗体水平,并用疫苗同源强毒攻击,采用ELISA检测IL-12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显示,在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灰色区,被保护猪免疫后第28天血清IL-12水平较免疫前极显著升高(P0.01),未被保护猪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被保护猪外周血CD21+细胞亚群比例升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CD3+CD4+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CD3+CD8+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不显著(P0.05),而未被保护猪CD21+细胞亚群比例变化不显著(P0.05),CD3+CD4+T细胞比例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CD3+CD8+T细胞亚群比例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IL-12水平、外周血CD21+细胞亚群比例、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CD3+CD8+T细胞亚群比例的差异是引起免疫抗体灰色区保护与不保护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法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抗原优势区(ORF2′)基因和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将目的基因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了重组质粒pCI-ORF2′-VP2。将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同时设立PCV亚单位疫苗、PPV灭活疫苗和空载体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别对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PCV2和PPVIgG抗体效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从免疫后第7d起,pCI-ORF2′-VP2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抗PCV2、PPV的特异性抗体效价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空载体对照组,且重组质粒组在第21~42d诱导的免疫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强于PPV灭活疫苗组。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CI-ORF2′-VP2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把用Bac-to-Bac系统单表达或双表达的蛋白IL-18、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和IBDV VP2-IL-18与IBD疫苗同时腿部肌肉多点注射免疫14日龄SPF鸡,14d后加强免疫1次;免疫前、后均采血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和ELISA抗体效价。二免后第21天用vvIBDV-GX8/99毒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VP2-IL-18、VP2+IL-18、IL-18+IBD疫苗、VP2分别免疫雏鸡后均能促进CD4+、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体水平的增加,能明显增强攻毒保护率,但VP2-IL-18免疫组要优于VP2+IL-18混合免疫组及其他免疫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双表达蛋白VP2-IL-18不仅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且还可以产生较高保护率,为新型IBD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分子佐剂纤维连接蛋白外域A(EDA)与弓形虫表面膜蛋白1(SAG1)基因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对小鼠的免疫原性,以本实验室保存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EDA-SAG1与SAG1目的片段,再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上,构建出重组质粒pVAX1-EDA-SAG1和pVAX1-SAG1。将构建的质粒pVAX1-EDA-SAG1、pVAX1-SAG1同空载体pVAX1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小鼠,通过ELISA、CCK-8法和小鼠攻虫试验对该DNA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经PCR扩增获得的SAG1片段长为855 bp,EDA-SAG1片段长为1 131 bp。双酶切和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上述重组质粒。在ELISA检测中,实验组血清中抗体Ig G、Ig G1、Ig G2a水平和细胞因子IL-4、IL-10、IL-12p70及IFN-γ的质量浓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分子佐剂EDA-SAG1组的增殖效果最明显(P0.05)。攻虫后,pVAX1-EDA-SAG1实验组小鼠存活时间最长,较空白对照组多存活4 d。实验组pVAX1-EDA-SAG1相对于对照组pVAX1-SAG1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分子佐剂EDA可以显著地增强弓形虫SAG1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蒿甲醚组和桦褐孔菌多糖组,每组10只.每组小白鼠腹腔接种弓形虫RH株速殖子1 × 102个,建立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中CD4+、CD8+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T细胞比例,探讨了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弓形虫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显示,桦褐孔菌多糖组中CD4+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T细胞比例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阴性对照组CD8+T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桦褐孔菌多糖组(P<0.05),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可有效调节感染弓形虫小白鼠的CD4+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例,达到抗弓形虫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氢氧化铝纳米颗粒对鸡新城疫抗原的免疫佐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城疫病毒为抗原,制备纳米氢氧化铝和常规氢氧化铝佐剂灭活疫苗,分别免疫20日龄雏鸡,比较了免疫后2~24 d的抗体效价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纳米氢氧化铝佐剂组抗体效价在免疫后第10 d达到峰值,为6.67±0.58,免疫保护期超过9 d,常规氢氧化铝佐剂组抗体效价在免疫后第10 d达到峰值,为4.33±0.58,免疫保护期小于7 d;与常规氢氧化铝佐剂组相比,纳米氢氧化铝佐剂组免疫后4~17 d的CD4以及10~17 d的CD8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在峰值时后者的表达量为前者的2.0和1.9倍。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铝佐剂能辅佐鸡体产生比常规氢氧化铝佐剂更强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对仔猪T细胞亚群及抗体的影响,将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为E/SA组、E/SA+CPG(未乳化)组、E/SA+CPG组、E/SA+IL-2组、E/SA+IL-2+CPG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第2周、免疫后第4周、感染后第1周及感染后第2周采集仔猪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对各试验组外周血中CD4+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检测,用IHA对抗弓形虫抗体水平做检测.结果显示,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免疫仔猪后第4周,免疫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特异性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大幅度升高;感染后第1周,免疫组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感染前有不同程度降低,感染后第2周,免疫组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上升至免疫后水平,CD8+水平下降,感染后特异性抗体效价进一步升高.表明,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能够提高仔猪外周血CD4+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特异性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探究口疮病毒GIF蛋白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成熟及Na?ve CD4~+T细胞极化作用的影响。原核表达口疮病毒GIF蛋白,用纯化后的蛋白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P40、TNF-α、IL-10、IL-1β的分泌情况。将Na?ve CD4~+T细胞与经不同质量浓度的GIF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用ELISA检测该树突状细胞对Na?ve CD4~+T细胞的免疫刺激能力,并进一步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5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ORFV117基因,表达了羊口疮病毒GIF蛋白。经不同质量浓度蛋白刺激后,树突状细胞的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CD40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5μg/mL蛋白刺激后,MHC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12P40、TNF-α、IL-1β、IL-10释放水平显著升高。经不同质量浓度的GIF重组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对Na?ve CD4~+T细胞的刺激能力增强,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分泌量显著增加。这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口疮病毒GIF蛋白能促进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能够激活抗原递呈作用,并且具有刺激T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Pot D蛋白的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以副猪嗜血杆菌SC1401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去除信号肽编码序列后的potD基因部分片段,将其克隆于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potD,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超声破碎后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表达形式。纯化后的蛋白以每只50 g的剂量免疫2周龄的BALB/c小鼠,同时设置SC1401全菌灭活疫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佐剂对照组,一免后第14天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二免后第14天断尾采血进行抗体效价测定,并以5×LD50的SC1401野毒株攻毒,评价其免疫保护效力。结果显示,目的蛋白的分子质量为44.3 ku,主要以包含体形式存在;ELISA测定的Pot D蛋白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稀释度为1∶20 000,P/N2.1),显著高于SC1401全菌甲醛灭活苗(最高稀释度1∶10 000)、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佐剂对照组的血清抗体效价(P0.05)。攻毒后显示Pot D蛋白组的保护力达80%,与SC1401全菌灭活疫苗组持平,远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佐剂对照组。结果表明,Pot D重组蛋白能够很好的激发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提供较好的免疫保护力,可以作为副猪嗜血杆菌病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蛋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牛分枝杆菌valleeⅢ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bha和hsp65基因,采用重叠延伸剪接技术(SOE)获得融合基因hbha-hsp65,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hsp65、p ET-hbha、p ET-hsp65-hbha,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纯化后与等体积的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制备成浓度为150 g/m L的HBHA-HSP65亚单位疫苗。用其免疫BALB/c小鼠,评价其免疫保护效力。结果显示,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分别为65、28、95 ku,主要以可溶状态存在;ELISA测定的HBHA-HSP65的血清抗体效价达1∶16 000,显著高于HBHA、HSP 65和BCG组(P0.05);经MTT法测定,平均刺激指数为2.45,HBHA-HSP65组显著高于HSP65(P0.05)、HBHA和BCG免疫组(P0.01)和PBS(P0.01);HBHA-HSP65的脾、肺荷菌量检测结果显示,该亚单位疫苗可明显降低牛分枝杆菌在小鼠脾的荷菌量(P0.05),几乎完全切断对肺的感染(P0.01)。结果表明,HBHA-HSP65亚单位疫苗能够在小鼠体内激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对牛分枝杆菌感染小鼠有一定的预防保护效果,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甘草多糖(GCP)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分别饲喂添加甘草多糖200、500、1 000和1 500 mg/kg的试验日粮。在21和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接近平均体质量的肉鸡,空腹称重,翅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测定血清IgM、IgG、IFN-γ、IL-2、IL-6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然后处死,摘取免疫器官脾、胸腺、法氏囊并称重,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最后剪取小块脾,用来测定IL-2、IFN-γ、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的GCP可以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脾、胸腺和法氏囊指数(P0.05),1 000 mg/kg组和1 500 mg/kg组均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脾指数(P0.05);添加GCP能显著提高21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 M、IL-6、IFN-γ的质量浓度和新城疫抗体水平(P0.05),并能显著提高42日龄时肉鸡血清中IgM、IL-6和IL-2的质量浓度(P0.05),其中500 mg/kg组和1 000 mg/kg组GCP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质量浓度较高;GCP能显著提高脾IL-2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21日龄时脾IFN-γ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GC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新城疫抗体水平及免疫球蛋白质量浓度、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和脾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LHD-Sj23-GST与3种不同类型佐剂(弗氏佐剂、ISA 206佐剂、ISA70M佐剂)配伍后免疫小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该重组蛋白配伍3种佐剂3次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中的CD4+、CD8+T细胞及细胞因子IFN-γ、IL-4、IL-10水平;3次免疫后小鼠人工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6周后经肝门静脉灌注冲虫,计数各组平均虫体数并计算减虫率。与PBS对照组相比,LHD-Sj23-GST/FA和LHD-Sj23-GST/70M免疫组的CD4+T细胞显著升高(P<0.05),LHD-Sj23-GST/206免疫组未呈现明显变化;3种不同佐剂配伍LHD-Sj23-GST免疫组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免疫组的IFN-γ及IL-10水平升高,而IL-4水平降低。LHD-Sj23-GST/FA、LHD-Sj23-GST/206和LHD-Sj23-GST/70M免疫组与PBS对照组相比,分别获得65.52%、51.72%和51.72%的减虫率;而相较于各自的佐剂对照组,则分别获得58.76%,26.31%,54.28%的减虫率。结果表明,用重组蛋白LHD-Sj23-GST配伍3种不同类型佐剂免疫小鼠,均刺激产生了偏向Th1型的细胞免疫应答,且都对小鼠诱导了较高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温肾益精散在动物生长性能方面的作用,以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5 mg/(kg·d)双侧后肢股四头肌交替注射15 d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组和温肾益精散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连续30 d灌服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大鼠连续30 d灌服相应质量浓度的金匮肾气丸和温肾益精散。检测大鼠30 d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计算其饲料转化率;记录大鼠体质量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生长激素(GH)、生长抑素(SST)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RT-PCR方法检测肝中GHR、JAK2、STAT5b和IGF-1 m 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温肾益精散高剂量组大鼠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体质量升高;温肾益精散中剂量组大鼠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GH和IGF-1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5),SST质量浓度显著降低(P0.05),肝中JAK2和IGF-1 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温肾益精散低剂量组大鼠平均日增重和体质量均显著升高(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温肾益精散可以改善肾阳虚模型大鼠的生长性能,且这种功能的发挥可能是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 F-I)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牦牛乳腺上皮细胞SDN1(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样都铎域1)表达的影响。选取纯化的第3代牦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加入0、50、100、200 ng/m L IGF-I或EGF,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它们对SND1基因表达及表达蛋白分布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分析显示:IGF-I可提高牦牛乳腺上皮细胞SND1基因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当IGF-I浓度为200 ng/m L时,SND1基因的白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EGF也可提高SND1基因的表达,当EGF浓度为100 ng/m L时,SND1基因和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05)。SND1蛋白主要分布于牦牛乳腺上皮细胞胞核中。研究结果表明,IGF-I、EGF可通过调控牦牛乳腺上皮细胞SND1的表达来调节泌乳机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溶菌酶对围产期(产前第21天到产后第21天,表示为-21st~21st d,下同)奶牛免疫抑制的缓解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选择18头围产期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Ⅰ组:每头奶牛每日饲喂基础日粮+2g溶菌酶,Ⅱ组:每头奶牛每日饲喂基础日粮+4g溶菌酶,Ⅲ组作为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45d。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试验牛血清中C3、C4及IFN-γ、TNF-α、IL-6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Ⅰ、Ⅱ组奶牛在-10th~7th d阶段,血清中C3、C4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血清中IFN-γ、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即IL-6的质量浓度从-14th到21st d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TNF-α的质量浓度从0到21st d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IFN-γ的质量浓度虽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Ⅰ组IFN-γ、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溶菌酶对围产期奶牛的免疫抑制有缓解作用,且Ⅱ组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Ⅰ组,这可能与溶菌酶能增加血清中C3、C4的质量浓度和降低IFN-γ、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静脉接种试验犬建立人工感染吉氏巴贝斯虫试验模型,利用MTT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MBC)的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中IL-6、IL-17、TNF-α、IFN-γ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吉氏巴贝斯虫后犬PMBC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占比降低显著(P0.05),CD8~+T淋巴细胞占比下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犬相比,IL-6、TNF-α、IFN-γ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果表明,吉氏巴贝斯虫感染对犬免疫机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