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挥棒。构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的着力点是:在政绩考核评价操作上,从注重"过程规范"向注重"结果运用"转变;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上,从注重"经济增长"指标向注重"综合性"指标转变;在政绩考核评价方式上,从以"内部考核评价"为主向以"第三方考核评价"为主转变;在政绩考核评价制度上,从注重"政府保障"向注重"法律保障"转变。  相似文献   

2.
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公共性和服务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体制改革要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出发,以追求公正为天职,以满足公众服务为宗旨。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出现,行政体制改革要实现由权力行政向民主行政转变,由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政府必须做到推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共行政,树立以民为本的公共服务行政。  相似文献   

3.
坚持政府的公共性,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要由经济建设性主体转变为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服务能力;要明晰事权,确定各级政府及部门提供服务的责任;要加强政府自身管理,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又好又快的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要有新的思路和战略眼光。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观念转变,即从追求GDP的增长向追求以人为本转变;从追求效率优先向追求公平正义转变;从追求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向追求共同富裕转变;从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尽快完善基础体系的建设,即建立个人财产收入透明体系,建立单位票据管理体系,建立社会现金管理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从思想观念上和基础制度上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重塑地方政府政绩指标--将GDP指标改为GNP+SCC指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塑地方政府政绩指标,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指标和地方政府政绩指标区分开,有利于"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仍然需要GDP指标.然而,以GDP指标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指标,则会产生诸多弊端,需要新指标代替它,这个新指标是GNP+SCC指标.  相似文献   

6.
构建全新的主体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政绩指标,取代GDP指标对地方政府进行政府绩效考核,破解"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的难题,引导和激发不同主体功能区地方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升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行政许可法》冲破了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的束缚 ,凸显了政府管理理念的伟大转变 ,主要体现在 :1 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理念 ;2 从神秘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的理念 ;3 从恣意政府向诚信政府的转变的理念 ;4 从低效政府向高效政府转变的理念 ;5 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的理念 ;6 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的理念 ;7 从无序政府向程序政府转变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与地位在逐步提高,服务业正在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试图从分析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的内涵入手,提出要推行"转变发展理念、转变规划重心、转变发展方式"等"三个转变",进而提升交通运输社会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服务的新期盼。  相似文献   

9.
任荣 《理论前沿》2004,(8):29-31
随着我国逐步实现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变,政府官员定位的变革已经具备了经济基础、政治动力和文化需求。现阶段,我国政府官员定位的变革主要包含从身份向职业的变革、从管理向服务的变革和从对上级负责向对人民负责的变革。为了实现政府官员定位的变革,必须将思想的启迪、制度的推动、法律的规约、监督的完善和管理的创新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社会管理的创新,从管理主体来看就是实现从控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从一元化管制向多中心治理、多元化参与的转变;从管理理念上看,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和协商决策;从管理手段来看,就是实现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统一战线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和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积极性;发挥民主党派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切实加强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加强基层统战工作;加强和创新民族宗教领域服务管理工作;协调海内外同胞关系;超前重视网络引导和疏导。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适时和科学地为共和国的发展选择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不断由胜利走向辉煌。引领共和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浅析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网络中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适合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具备的特征和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