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中的古巴”研讨会总结发言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李明德经过长期的认真准备,大家盼望已久的题为“改革开放中的古巴”研讨会于1997年4月24~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召开。这是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和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与古巴驻中国大使...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正>2015年6月24日,拉美所邀请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来拉美所就"美古关系:起源、发展和前景"举行演讲会。会议由前驻古巴大使、古巴研究中心主任刘玉琴主持。2015年6月29目,秘鲁党政青年干部代表团访问拉美所,与参会学者举行会谈,拉美所党委书记王立峰主持会谈。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15~18日,“西半球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影响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古巴、韩国、美国、墨西哥、智利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名专家、学者、外交使节以及新闻工作者出席了会议。15日上午,拉美所所长李明德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汝信教授致开幕词。他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美国福特基金会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赞助表示衷心感谢。随后,厄瓜多尔驻中国大使费尔南多·科尔多瓦·博萨诺先生、哥伦比亚驻中国大使罗德里格·…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1月28~30日,由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共同主办,湖北大学巴西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拉美研究青年论坛暨拉美发展与中拉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中国驻巴西前大使陈笃庆、巴西驻华公使马塞洛、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理事长王晓德、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常务理事袁东振、湖北大学副校长钱建国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会学者以中国拉美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为主,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主办、拉美所国际关系室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大使论坛“巴西的大国地位与大国战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会议室举行。巴西驻中国大使路易斯·奥古斯托·德卡斯特罗·内维斯作了“巴西———发展中大国及其国际战略”的主题演讲。来自外交部、中联部、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荷兰莱顿大学,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所、日本所和拉美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等新闻单位的中外代表6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2 0 0 2年 1 1月 2 1日 ,墨西哥驻中国大使馆为《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一书举行首发式 ,墨西哥驻中国大使李子文先生 ,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等 1 0多个拉美国家驻中国的大使及使节 ,数十位中国的拉美问题专家和学者 ,参加了首发式。《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冯秀文、金计初和钱明德共同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计划资助的研究项目。全书分上、中、下三篇 ,九章 ,3 0余万字。上篇题为“历史的回顾——前资本主义形态下的拉丁美洲农业”,主要考察拉丁美洲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农村状况和…  相似文献   

7.
巴西--发展中大国及其国际战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这是本刊增设的一个栏目。顾名思义,“大使论坛”就是大使们的论坛。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与社科院其他研究所主办的一个论坛,而2005年8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合作局和拉美所主办的“巴西的大国地位与大国战略”是首届大使论坛。在首届大使论坛上,巴西驻中国大使路易斯·奥古斯托·德卡斯特罗·内维斯先生作了题为《巴西———发展中大国及其国际战略》的报告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3月23日至24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联合举办“国际能源形势和中国能源战略”研讨会。会议由基金会会长、前中国驻美国大使朱启祯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前中国驻比利时兼驻欧盟大使宋明江主持。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古昌出席会议,并作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的报告。73位能源问题、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和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代表及外交部有关司负责人与前驻有关国家的大使参加了会议。27位与会代表作了发言,大家就当前世界能源形势及走向和中国能源战略及能源外交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  相似文献   

9.
《亚非纵横》2008,(1):40-43
著名国际问题评论家王嵎生,曾任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政务参赞、驻尼日利亚、驻哥伦比亚大使和APEC高官。著有《亲历APEC》、《外交官使命与情缘》、《难忘的外交岁月》;主编有《动荡的世界——中国外交官眼中的世界热点》、《国际热点追踪》和《资深外交官看世界》等。王嵎生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辞旧迎新之际,王大使就亚太地区基本形势、特点和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0.
6月27日至28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俄美关系新动向”研讨会。会议由基金会会长、前中国驻美国大使朱启祯主持。前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和前驻比利时兼驻欧盟大使夏道生、前驻俄罗斯大使李凤林等多位前驻外使节和来自京沪一些著名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30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就俄美关系最新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展开热烈讨论,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黄镇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家,著名的“将军大使”,从事外交工作前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政委。建国后,黄镇历任驻匈牙利大使、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法国大使。黄镇任驻法国大使期间,还兼任了中美在巴黎接触的中方代表,为促进、恢复中美关系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73年,黄镇任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在美期间,他广交朋友,积极促进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美国高级官员和美国国会一些议员访华,增进了中美双方的相互了解,使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友好往来不断发展,积极而富有成效地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上任伊始,便拜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在与所长郑秉文会晤时恳切提出,由于拉美所长期以来一直对古巴有着深入的研究,希望拉美所能够承担<卡斯特罗100小时访谈录>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工作.拉美所欣然接受佩雷拉大使的提议,组成了由拉美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领导和专家组成的编辑委员会,邀请了知名的西班牙语专家和古巴学者翻译此书.2008年2月,<卡斯特罗访谈传记:我的一生>(中文版书名)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3.
美国前驻玻利维亚大使谈美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8日,美国前驻玻利维亚大使V·曼努埃尔·罗查先生在拉美所做了关于美拉关系的演讲。外交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新华社、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报告会。作为资深的外交官和学者,罗查先生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对美国对拉美政策的演变、美拉关系的现状及其原因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将其主要观点摘编如下。(一)美国对拉美政策的演变:从“民主人权”到“华盛顿共识”再到“美洲自由贸易区”罗查指出,理解现阶段的美拉关系首先要回溯卡特总统时期美国对拉美的政策。1976年,美国总统竞选选出了一位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1999年 11月 2 9日 ,古巴驻中国大使馆举行隆重仪式 ,古巴新任驻华大使阿尔贝托·罗德里格斯·阿鲁费代表古巴国务委员、古巴“何塞·马蒂”文化协会主席阿曼多·阿特 ,授予黄志良 (外交部前大使 )、庞炳庵 (新华社前副社长 )、徐世澄 (拉美所研究员 )、王玫 (中联部副局级联络员 )和刘承军(拉美所副研究员 )等 5人古巴“何塞·马蒂”文化协会名誉会员称号。阿鲁费大使将由阿特签署的证书颁发给上述 5人。何塞·马蒂 (1853~ 1895)是 19世纪末古巴争取独立的民族英雄和著名诗人、文学家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古巴文化协会 ,把名誉…  相似文献   

15.
位于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校园内的美洲研究所(Institute of the Americas)是一个私立的非营利研究机构,成立于1984年11月19日。其创始人是西奥多·吉尔德雷特(Theodo-re Gildred),曾任美国驻阿根廷大使。目前全所共有近百名联系研究人员(AssociateResearcher)和8名行政管理人员。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圣迭戈吉尔德雷特基金会”等私人组织的资助。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由美国和拉美国家的学术界、政界和企业界人士组成。其中来自拉美的有巴拿马前总统尼古拉斯·阿迪托·巴莱塔、多米尼加共和国开发银行总裁托马斯·巴斯托里查、智利基督教民主党副主席爱德加多·波尼格和阿根廷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纳塔利奥·波塔纳等人。现任所长是前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保罗·波克。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2日至23日,徐步院长出席由印度中国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八次中俄印三国学者(线上)对话会。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尼古拉·库达舍夫、印度中国研究所所长康特、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代所长阿勒克塞·马斯洛夫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会者就积极重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联合国安理会框架下的合作以及阿富汗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7.
美苏冷战的始末———简析前苏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胡征庆多勃雷宁在1962年被赫鲁晓夫任命为苏驻美大使,他曾与美六届总统打过交道,直至1986年被戈尔巴乔夫召回,担任主管国际共运的中央书记,1995年起在苏外交部当顾问。他任驻美大使长达25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中东"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16~18日在西北大学举行.来自外交部、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防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陕西教育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与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外交部亚非司司长、中国前驻埃及大使安惠侯、现任中东问题特使、前驻伊拉克大使孙必干和前任中东问题特使、前驻约旦等国大使王世杰三位老大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专家学者们经过热烈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现将与会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新建交揭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青 《东南亚纵横》2000,(12):42-44
中国驻新加坡首任大使亲笔撰文,全面揭示中国与新加坡建交前后的秘闻。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2006~200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变化与选择”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拉友好协会会长成思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凤翔,外交部拉美司司长曾刚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出席会议并致辞。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吉列尔莫·贝莱斯、巴西驻华大使路易斯·奥古斯托·德卡斯特罗·内维斯和智利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现将成思危副委员长、李慎明副院长、陈凤翔副部长和曾刚司长在开幕式上的演讲,以及奥古斯托大使和雷耶斯大使在“拉美的选择对中国的启示”专题研讨会上的演讲,经整理摘编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