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朋友,你是否相信读书可以丰富人生,改变人生呢?记得金庸说,他儿子当时在美国留学,在一次电话中与女友争吵起来,一时冲动就选择了自杀。后来金庸接受采访时被问到:“如果请您给今天的年轻人一句期待,您说什么?”金庸说:“希望年轻人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只要会读书,人生中遇上点挫折、不如意,都不会放在眼里了。”如果当年他儿子多读书的话,他就不会选择自杀了。在金庸的眼里,读书可以救儿子的命。  相似文献   

2.
读书使人睿智,读书让人明理,读书提升人的素养。然而,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却让很多人花在读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做这个调查时,一位读者感慨说:“读书?我都差点忘记了,我已经有很长时间不读书了。”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个很时髦的词:体脑倒挂。说这个词的人大多是牢骚满腹并且还有正义感似的。那么,笔者想与这些人辩一辩,弄清是非曲直。美国总统的收入远远赶不上那位“脱星”麦当娜,可没见哪位总统大人喊体脑倒挂;巴西总统的收入肯定没有一个球星多,也没见他们喊体脑倒挂;那么多人喊“搞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可也没见哪位导弹专家为了多一点收入去卖茶蛋;大学者钱钟书老先生的收入肯定无法与一些个体书商比,可钱老先生不可能去搞图书批发呀!所以我说首先是你自己的思想先“倒挂”了.自己认为金钱高于一切了,然后才会拿所谓的“体”与自…  相似文献   

4.
版本与读书     
龙美光 《政策》2004,(2):47-47
版本与读书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就如章太炎曾说“所谓经书只是一种线装书罢了”一样。我想,凡是接触过书籍自已也读过几本书的人,原本就应该把版本和读书联系起来。 谈版本是很有趣的。前人有一句“墨香纸润,开卷一种书香”的话,很形象地概括了书籍形态的诱惑力。一句普通的话,已经涉及到了版本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拿自己说事     
李彬 《现代领导》2006,(5):23-23
有两件事激起思绪,总是挥之不去。一件事是浙江卫视访谈节目采访获得剑桥大学“荣誉博士”的金庸先生,金庸先生谈到年至耄重选择读书时,他讲了这样的话:“我在浙江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人家说我学问不好,不够做院长。别人指责我,我不能反驳.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学问。”另一件事是外交部长李肇星在给中直机关作中日关系形势报告时,他回忆起童年在腔东农村老家,老母亲领着他东躲西藏,生怕被日本鬼子抓走的场景,几十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6.
片段金庸     
正有人曾经问金庸先生:"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笑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比"米寿"还大了6岁的金庸——查良镛,在"大闹一场"之后,很安详地告别了人世。我想他是微笑告别的。时间让我们学会了告别。2018年11月12日,在香港殡仪馆,举行了金庸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一位大学者死去只用一秒钟,再产生这样一位学者却要几十年",对金庸来说,亦是如此。一个影响数亿人、影响几十年、影响几代人并且继续影响下去的文化人,是绝不能被轻视、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学贵力行     
《弟子规》上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意为学了圣贤的名言名句,如果没有去力行圣贤的教诲,只会增长自己的浮华之心,甚至养成傲慢无礼的态度,成就不了圣贤君子。孔子在《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练习,把所学到的东西不断地去实践。中国古人说,读书志在圣贤,读书贵在变化气质。目的也是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最后成就圣贤人格。  相似文献   

8.
笔 者幼时参观书画展览,往往听人说道:“这画虽好,但还有火气。”“这字是有功夫的 ,但还有火气。”听得多了不免想要弄个明白 :究竟什么是“火气” ?经过几十年的捉摸 ,终于有点明白了 :“火气”就是已有一定的功夫 ,也很想有所创新 ,但还不够成熟的表现。这种状态不仅出现在书法绘画之中 ;如充分发挥其张力 ,则几乎可用来评论一切文学艺术 ,乃至治学做人。有位老先生曾说 ,要去掉“火气” ,首先必须“心净” ,媚俗求宠、急于求成、贪多务得变成“杂拌” ,都使心不能净 ,也就必然有“火气”。老先生所说的“急于求成”已经包括了功夫没…  相似文献   

9.
天。的岛荣归在眼前。寻祖国完壁学先贤。注;作者陈明卿(号;蓬莱山人)老先生是旅居日本东京的爱国台胞,长期来拥护祖国统~,在来京台胞中很有影响。1996年底,全国台联会长张克辉率团访问东京的台胞。侨胞时,陈老先生以此词相赠。一词中“天”指天意、大势;“跟岛”指台湾;“荣归”指祖国统一;“寻”’指追求。这首词表达了陈老先生盼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心情。十六字令·赠张克辉先生@陈明卿!日本  相似文献   

10.
登上一栋普通的居民楼三楼推开屋门,周有光老先生和我们热情地打招呼,连声说“欢迎!欢迎!”我们赶忙走到老先生面前同他热烈握手.老先生带着歉意的口吻说:“现在站起来困难了.”老先生有了谈兴,一发不可收.我们之间的对话自然而然地转入了正题 尚:周老,我今天真的是亲身体验到了您对盲人是多么热情,多么的平易近人.同时我也知道您对盲文也很内行.能不能先请您就这两点谈谈自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金庸是中国五千年来第一个致富的知识分子。除了传说中的陶朱公外,能够同时成为大儒和富翁的,绝无仅有。他不仅是一个著名武侠小说家,更是一个有非凡商业才能的人。对公益事业,金庸出手大方。有次他将一张100万港币的支票捐赠给香港大学,校长接过支票开了句玩笑:“查先生,您忙得写漏了个‘零’吧。”他二话没说,立即又送去900万。家乡浙江,金庸各种各样的捐赠,至少不低于2000万。金庸,本名查良镛,笔名“金庸”系“镛”字一分为二。他的致富传奇,恰似他书中描写的“桃花岛”一样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2.
求知与统战     
笔者手头有篇文章,且做文抄公摘要如下:安徽省政协会议期间,一天晚餐时,大会秘书送给党外知名人士、省政协常委胡老先生一份会议通知。老先生拆开一看,竟是一纸“无字天书”。显然是工作人员疏漏所致。老先生边看边说,“一字没有通,叫我怎么知?”见胡老有点不快,在一桌同餐的“老统战”随即笑说《随园诗话》里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员外有三个闺女,老大、老二都嫁给了有钱的秀才,只有三小姐嫁给了一字不识的庄稼人。正月里,三小姐回娘家,一月有余,三姑爷实在想念,就想请人代写个信给妻子,让她赶快回家来。可仔细想想,有些…  相似文献   

13.
金庸先生曾说:武侠小说就是成人世界里的童话。可是武侠、江湖毕竟是小说中的虚拟世界,现实生活中难描难画。有一位西北姑娘,却开了一家“金庸侠客岛”酒吧,以金庸小说中的江湖和大侠作为酒吧的主题,让正在做着童话梦的成年人圆了梦想!  相似文献   

14.
这一天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呦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他灵机一动想:“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铁栅屋外一个北方汉正守着一车白菜呦喝,脖子长筋抻得老长的。不知从那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圆眼镜,正看着他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这卖菜汉子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称给得高高的。”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这汉子一听,勃然大怒说:“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到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挟我一车白菜!”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南北。齐老先生挟着画的白菜灰溜溜的走了,从铁栅屋的大门侧身钻进去说了一句话“嗨!真是有辱斯文!”  相似文献   

15.
笑后的思索     
提到学习,几乎没有人否定它的重要性。的确,从表面上看,许多人也在学习,但热衷于浮光 掠影,流于一知半解,甚至闹出许多笑话来。十多年前,一位局长在某县教办主任会议上作工作报告,他说最近“窝根延”与英国正闹得不可开交。台下愣了:“窝根延”是谁?当他说到“马尔维纳斯群岛”时,台下才恍然大悟:“窝根延”即为“阿根廷”,场内顿时哄然大笑。上述笑话产生的根本原因很清楚,主要是不读书或读书甚少。现在一些领导的办公室里,除了公费订阅的报纸杂志外,就是各种文件或报表材料,找不到一本写作书、一本历史著作或一本地方志…  相似文献   

16.
妙语联珠     
★邓公是我最佩服的人我国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镛)说:“邓先生是做人的模范,局势不利时讲究策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要让步就让步。他能灵活地运用马列主义,大胆地、很有勇气地根据中国形势,作最正确的决策。”“邓小平是我最佩服的人,我一直很佩服邓小平的风骨,就像是我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英雄人物,但胜过我笔下钟爱的任何英雄人物。”★“国计民生”并非政府垄断的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李佐军说:“关系国计民生”经常被许多人用来作为政府垄断经营的借口,似乎市场就不能保证国计民生。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相似文献   

17.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读书九诀一心:苟子在《劝学篇》中说:“君子结于一”,就是说读书要集中精力,一心<各二分:梁启超提出,把每日所读之书分二类,一类需精读,一类供她览。三余:即三国税人童通常提出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相似文献   

18.
刘铭恒 《现代领导》2007,(11):44-44
生活节奏紧张,“没有时间读书”已成为不少国家国民学习的通病。2004年秋,日本影响最大的媒体《读卖新闻》社在全日本开展一次“读书”大调查.将近50%的人回答“没时间”。法国的一项调查也显示,54%的人称“没时间读书”。今年.俄罗斯文化和大众传媒部长索科洛夫通过调查说:“近25年来.俄罗斯人对阅读的兴趣逐步降低,如今已达到可怕的地步。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80%的家庭都酷爱阅读,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17日.杨绛先生安然度过百岁生日。老先生,一生关心教育,在她九十岁那年,也就是钱钟书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做了一件感动教育界的事:她决定,把他们夫妇的全部稿酬,捐献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  相似文献   

20.
孙天明 《创造》2008,(12):54-54
在中国作家里,金庸拥有最多的读者。凡有井水处皆有金庸小说。然而,金庸的伟大不只是因为他是平民文学的大师。也不只是因为他是香港《明报》的创办人,更关键在于,当古典中国的“庙堂”背弃了“历史正义”时。金庸通过他的小说创造了一个“江湖”,在那里。“侠”的精神就是“不服从的精神”,这既是寻找“历史正义”的一个通道,也是迈向公民社会的一个精神接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