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是薄一波同志100周年诞辰,也是他去世一周年纪念,我深深地怀念他。薄老和我可以说是同乡。我们的家乡虽然分属于山西定襄和五台两个县,但他的家乡定襄县蒋村离我家却只有30多里路。薄老1925年加入中同共产党,是老一代的革命家。  相似文献   

2.
李敏 《党史文汇》2006,(6):52-52
《党史文汇》今年第四期刊登的《共产党领导山西新军的历史经验》一文,如实地反映了山西新军的历程以及为保证党对新军的实际领导而对一些旧军官的反动行为进行斗争的真实情况。我作为山西新军决死队的一名老队员,看了很感亲切、很受教育、深有启发。山西新军中的决死队是薄一波等同志受党的委派组成党的公开工作委员会,与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后,利用这一形式组建起来的有别于山西旧军的一支新型军队。它在党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配合八路军在山西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将山西新军中的…  相似文献   

3.
我对薄一波同志仰慕已久,与许多同志一样习惯地尊称他为薄老。我第一次见到薄老是在1992年,那时中央刚刚决定把我从煤炭部调往山西工作。在此后的十多年里,我有幸多次见到薄老,亲耳聆听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亲身感受他对山西及我本人的热情关怀。薄老那深邃的思想观点、不懈的人生追求、科学的工作方法、深厚的家乡情怀、可亲可敬的长者风范,经常闪现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4.
郭裕怀 《党史文汇》2009,(12):50-54
老一辈革命家、山西籍的老同志、全省干部群众对引黄工程的热情关心与支援 老一辈领导人中,彭真和薄一波是山西籍人。他们对山西缺水的情况有切身的了解,因此也就特别关心引黄工程的进展。我们每次看望彭老和薄老,第一件事就是要详细汇报引黄的情况。薄老听了引水和修路的情况后,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次极为特殊的采访。 我要采访的对象是在我党有着崇高威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92岁高龄的薄一波同志。自1992年薄老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位置退休后,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为全国人民所牵挂。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从电视屏幕上见到薄老也仅有两次:一次是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之际;另一次是  相似文献   

6.
薄老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今又适逢他的百年诞辰,回想薄老对我们原牺盟会老同志的深切教诲,总让我难以忘记。往事如潮,述文以纪念。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 今天,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这里召开《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战争岁月)座谈会,我代表党中央,祝贺薄老这部新著的出版! 记得两年多以前,我们曾在这里为薄老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开过座谈会,与会同志对它的价值和意义作了高度评价。薄老在会上致词时表示,要“在有生之年,对自己跟随党走过的漫长岁月,继续作些回顾和研究”。现在,薄老这部新著的上卷已经出版  相似文献   

8.
薄老曾是我父亲王观潮的领导,因了这层关系,父亲乃至于母亲和我便有了一些和薄老的交往。交往中增进了解,更添了对薄老的敬佩之情。2008年是薄老逝世一周年、诞辰100年纪念,而父亲业已去世,为表示对薄老的深切怀念,我谨将自己从父亲那儿知道的关于薄老的记忆作一回顾,以奉献给薄老的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次极为特殊的采访。我要采访的对象是在我党有着崇高威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92岁高龄的薄一波同志。自 1992年薄老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位置上离休后 ,人们从电视屏幕上见到薄老仅有两次 :一次是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之际 ,薄老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表示充分肯定 ;另一次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的盛大庆典中 ,薄老仍精神矍铄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眼下薄老身体状况如何 ?全国人民牵挂 ,新闻界的同仁们更想登门作个采访。本人因应邀撰写反映薄老早年革命生涯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雄师劲旅》的剧本 …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他高度评价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贡献。他说: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有过长期合作、共同战斗的历史,是我们党的亲密朋友,在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各民主党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顾并阐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缔造人民共和国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对于进一步了解与认识民主党派历史,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无疑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刘晓在苏区     
1931年6月,刘晓在上海第二次被捕。经过党组织的积极营救,直到1932年2月他才出狱。刘晓出狱后,陈云立即找他谈话。陈云说:“你过去在江苏省委的工作是有成绩的。特别是为了严守党的机密,不畏个人牺牲,与敌人进行不懈的斗争。目前你的身份有可能暴露,为了保存党的力量,也为了你的安全,党组织决定派你到苏区去工作。首先是去参加福建省党代会。”刘晓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1932年3月,在上海曾从事地下党工作达6年之久的刘晓,与陈琼英(任弼时同志的夫人)一起,从上海出发,经汕头到永定进入闽西苏区。一路上,敌人关卡重重,当…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15日,薄一波同志走了.随同的讣告里,有其子女赠送的<送别>纪念卡.纪念卡的封面上是薄老坐在藤椅上的一张照片:雪白又浓浓的寿眉,红润的脸庞,花白的头发中泛着些许青丝,一脸灿烂而又慈祥的微笑.我曾在王震同志身边工作过十多年,作为对老一辈十分敬重的晚辈,回想起接触薄老的那段年月,回想起他与我直接服务的王震同志的亲密交往,很难自已.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把“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作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并提出了“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这一重大命题。始终坚持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纯洁性和清正廉洁的政治密码、重要手段和内生动力。纵观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拒腐防变的历史,呈现出“运动反腐”“整风反腐”“制度反腐”以及“全面反腐”四个方面的特征。正是因为我们党敢于刀刃向内,始终坚持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才能应对各种风浪考验,持续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新时代,要坚持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完善反腐败斗争的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反腐败斗争的长效机制,坚持反腐败斗争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4.
1月15日20时30分,一代元勋薄一波在京逝世,享年99岁。薄一波于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奋斗了80年,堪称我党德高望重的一位资深元老薄一波,原名薄书存,1908年2月生于山西定襄一个贫穷家庭。薄老曾回忆往事感慨道:“那时我父亲并不知道共产党是怎么回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知道儿子读了书,懂得了道理就不会走错路。”1925年5月,太原发生了反房税运动,在山西国民师范学校读书的薄一波积极参加了学生运动,支持抗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支部书记,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15日,最后一位七届中央委员、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同志病逝了,享年99岁。薄老自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就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光荣的革命事业。抗战期间,为了团结阎锡山抗日,薄一波深入山西,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抗战了八年,智斗了八年。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薄一波作为候补中委被提名。有的同志认为薄一波曾经入过狱,当候补中委不合适。毛泽东听到这一情况后说,为什么不可以当选为正式中委?提候补中委就不妥。就这样,37岁的薄一波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是财政部的首任部长,在新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薄一波得到毛泽东的高度称赞,被戏称为经济战线的“四大名旦”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读了薄老这部书,深受教育。继《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之后,现在薄老又为党和人民贡献了一部新的巨著,以自传体裁,宏大气魄,从一个侧面记述了1925年到1995年整整70年间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的历史进程。这实在是值得庆贺的一件重大事情。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将对党史研究工作发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一定能够对全党的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17.
1992年,薄一波同志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位置上离任后,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为人们所牵挂。在人们的记忆中,从电视屏幕上见到薄老也仅有两次:一次是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之际,薄老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充分肯定;另一次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的盛大庆典中,薄老仍精神矍铄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许多人知道,在中国人民解政军这支武装力量中,有一支部队,它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37年8月1日,在山西太原举起了它的战旗。这支部队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由小到大,…  相似文献   

18.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67-6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侣廉建设。在这里,把反腐倡廉用“建设”二字提出来,作为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相并列的一项内容,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工程和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的一个新提法、新观点,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同时,这里指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对我们党有重点地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依靠群众反腐败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的一条基本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创造性地继承和运用这条基本历史经验,这是取得反腐败这场严重政治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现在,反腐败斗争相当艰巨。一方面,消极腐败现象仍在某些方面以严重的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重要领导成员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同志对党的发展壮大贡献了毕生精力,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作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坚持“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基本准则,在调查研究、注重实践的基础上,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天我们深切缅怀陈云同志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学习和研究他在党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纪检工作方面的思想,对于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