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仲裁机构和中国的机构仲裁面临的问题和现状着手,着眼于仲裁和仲裁机构的发展,考虑到目前中国仲裁所面临的包括入世之后法律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局面,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减少仲裁机构的权力、增加仲裁庭和法院的权力;二是明确设立机关的权力义务、界定与设立机关的关系;三是减少设立后的“无因”管理、设立独立的行业自律性组织;四是加强机构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消除行政色彩。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国仲裁机构应该适应形势、更新观念,向国际水准看齐,进一步走向世界,这是一项极富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工作。仲裁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应该进行理论创新,树立仲裁市场化、服务化、社会化、高效化的观念,进行仲裁政策环境、政府推动方式、战略规划机制、仲裁机构自身建设等全方位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4.
5.
毕涛 《经济与法》2001,(10):34-35
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中国法律服务市场与国际法律服务市场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法律服务市场也必然全方位地实现对外开放。中国的法律服务业,必须与加入WTO后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保持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诉至ICSID的案件数量的剧增,ICSID现有的治理结构、人员编制、仲裁规则与规章已与当前的现实不相适应,于是ICSID着手进行了一些改革。本文对ICSID仲裁规则与规章改革前后的规定作出比较分析,并指出了此次改革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关于中国仲裁制度及其发展的研究。在总结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后,笔者分析了国内和国际学者的评论(主要是英文文献中关于中国仲裁理论和实务的评论),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中国仲裁在外国用户和国际评论人眼中备受质疑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包括立法上和其他具体操作规则上的一揽子建议:譬如借鉴先进的国际仲裁惯例从立法上进行《仲裁法》的改革,将仲裁委员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民间化和专业化重组,由各仲裁委员会共同组建中国仲裁协会并强调其在仲裁员管理方面的作用,以及授权人民法院对仲裁进行独立、专业和行之有效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8.
仲裁制度一直是中国法学界边缘化的研究课题,尽管也有一些或系统或零散的著述,但大都从纯理论的角度研究很少有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成果。本文是作者深入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仲裁机构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的研究论文,文章认真剖析了中国仲裁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尤其是逐一剖析了地方仲裁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仲裁业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文章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说服力,是一篇对中国仲裁制度进行实证研究的有血有肉的论文。  相似文献   

9.
沈四宝  薛源 《中国法律》2006,(1):26-27,85-88
我国商事仲裁始于20世纪50年代,于改革开放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回顾我国商事仲裁的历史,商事仲裁的发展是与我国的外经外贸发展同步前进的。我国商事仲裁基本上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服务作用和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于航 《中国律师》2006,(10):68-69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其中,协商、调解的适用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或依赖客观情况,具有可选择性和不确定性,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而诉讼则是在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情况下才启动,所以,劳动仲裁才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必经程序,在所有解决劳动争议途径中最为直接,适用最普遍。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跨国经济纠纷不断,以商事仲裁的方式解决国际商事争议已成为国际贸易纠纷中的主要手段,逐步发展为解决争议的一项国际法上的制度,相关的研究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从而促进了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不断完善。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完善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沈四宝  薛源 《法学》2006,(4):67-71
对商事仲裁定位的偏差,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事仲裁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商事仲裁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仲裁员审理纠纷作出裁决的权力,是独立于诉讼权和行政权的第三种权力。商事仲裁的定位应为专业服务,这充分体现在商事仲裁的契约性以及当事人与仲裁员的服务关系上。从这一定位出发,对我国商事仲裁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与展望:世纪之交的中国国际商事仲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从立法、司法实践、仲裁实践、理论研究等方面总结和检讨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成就与不足,并展望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作者认为,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围绕着经济全球化做文章、在网(互联网)上下功夫、在法律上和文化上找寻仲裁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契合点、致力于建设一个具有特色的中国仲裁文化。  相似文献   

14.
赵秀文 《河北法学》2005,23(5):7-13
在国际商事仲裁立法理论与实践上,仲裁机构不仅包括常设仲裁机构,而且也包括临时仲裁机构。我国现行仲裁法并未就临时仲裁作出规定,这是我国在立法制度上的缺憾。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为了在对等原则上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国际经济贸易合同争议,我国仲裁法应当承认临时仲裁在我国仲裁制度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5.
外国仲裁机构到中国仲裁,主要是指由外国仲裁机构管理的适用该外国仲裁机构仲裁规则在中国境内进行的仲裁。这对于我国境内的仲裁机构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者认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为国内外当事人所信赖、能够公正地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仲裁员队伍,是我国各仲裁委员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6.
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在2005年生效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的基础上,<投资协议>第13条和第14条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独具特色的仲裁制度.从提请仲裁的主体、仲裁的适用范围、程序等方面会面考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仲裁机制,在对该仲裁机制现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独立公正程序灵活专家裁判快捷高效费用经济受案范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争议案件:国际的或涉外的争议案件涉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或台湾地区的争议案件国内争议案件示范仲裁条款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向中外当事人推荐下列示范仲裁条款: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8.
19.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仲裁在解决国际商事争议中的作用日益强化。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商事仲裁飞速发展的需要,各国普遍采取了支持、鼓励仲裁的政策,法院与仲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总结法院与仲裁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展望其未来发展,对完善我国仲裁司法监督与协助制度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凤琴 《法治研究》2010,(11):81-85
仲裁理念是隐藏在仲裁原则和目标后面的哲理,有什么样的仲裁理念,就有什么样的仲裁制度。目前,修改我国《仲裁法》已成共识,在修改的进路上,应当改变以往对抗式、行政化的传统仲裁理念,树立人文仲裁、支持仲裁等新理念,在此基础上才能改进我国的商事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