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朱元璋的选官途径与标准存在着两种似是而非的评论。一种观点着眼于明初实行两途并用而盛赞朱元璋不拘一格招揽人才的开明态度,另一种观点则因科举制的建立而痛骂朱元璋存有败坏人才的险恶用心。这两种相互歧异的看法实际上立论的基点并无不同,都是痛感于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对人的才智的桎梏而生发出的感慨,对科举制度持完全否定态度是二者共同的心理特征。科举对人才的摧残的确极大,明末清初的著名学  相似文献   

2.
正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将唐以下的社会称为"科举的社会",认为这一种社会在唐代已开始,到宋代始定型,其中心力量完全寄托在科举制度上。梁庚尧基本认同这一观点,他在《宋代科举社会》一书中深入剖析宋代科举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其背后推动的力量,进而阐述此一制度对社会的影响与科举文化的形成,呈现出宋代科举社会的内涵。梁庚尧从荫补、财富与亲缘等几个方面分析于科举公正性的不利因素,认为尽管平民子弟或清寒士人在科举考试竞争中受到限  相似文献   

3.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13,(27):60-61
贵州士子得以参加科举,是建省以后的事。对于贵州来说,虽然"开设乡试"的决定来得晚了一些,却让压抑已久的贵州学子有了释放能量、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贵州人参与科举说起对推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做评价,历来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称赞它的人认为,隋唐创立的这个制度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能参与国家的政治。否定它的人则指斥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导致人才破坏,国家贫弱。有人则主张分历史阶段来评价它,认为隋唐之际的科举制适应了庶族参政的需求,为繁荣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的科举  相似文献   

4.
唐初统治者认为,“治安之本,惟在得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为了“得人”,唐代开辟多种途径选拔人才,充实各级政府机构,其主要途径之一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始创于隋炀帝统治时期,在唐代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后在中国沿用一千多年,其影响波及亚洲许多国家。唐代的科举分为常  相似文献   

5.
到了近代,科举制度在中国盛行1500多年。晚清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和科举教育提出了较为客观的评说,认为科举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为此他们提出很多变革的建议和主张并为转变中国传统教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传教士在科举制度变革中所起到的积极的作用是应当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桂林状元文化体现了广西在科举制度时代“一带河山,少壮努力,出人头地,梦想成真”的“甲天下”精神..桂林状元文化的优势积累与科举文化的长期接力,是广西成为“大儒之乡”的文化渊源与推动力之一,也是广西人走向与走进中国的政治舞台与军事前台的推手之一。  相似文献   

7.
2005年,这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令人苦涩的问题:“中国古代科举尚且能大致体现社会公平,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吗?”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度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为国家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科举制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废止科举制度是基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历史必然。科举制度废除后,新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会,但科举制的影响却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快乐大叔 《党课》2011,(11):104-106
中国的科举制度绵延千年,考来考去实际上考的就是一个写文章的好坏,数理化跟咱们的科举没关系,说简单嘛,似乎也简单;说不简单嘛,也的确并不简单。在快乐大叔来看,以文章取士,原不是什么多么客观公正的事情。因为世界上最不能量化比较的,恐怕就是写文章了。文章各有各的喜好,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9):74-74
中国从隋代起开始有了科举制度,到唐朝便成了选拔官员的主要渠道。唐初的科举分为十科,以秀才为最,贞观年间改为以进士等级最高。刚开始制度尚不够完善,每榜仅录取30名上下,往往考试还没有进行,录取名单已基本确定。有人写诗讽刺说:“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相似文献   

11.
赵映林 《唯实》2021,(2):84-87
科举制度滥觞于隋,奠基于唐,成型于宋,鼎盛于明,终结于清末,历时1300多年.科举制度还漂洋过海,影响了西方的文官制度,实在是因为它具有的公平公正性.本文以明清为例对其作扼要评介. 没有真才实学通不过科举的三级考试 明清科举考试共有三级: 第一级是院试.院试之前有一个"预考",即童试,它包括县试与府试.考试时间在二三月...  相似文献   

12.
世事难料,虽是常理,但最令人难过的还是好心办坏事儿。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便是一个例子。宋时科举以诗赋取士,致使众多举子埋头诗赋以博功名,一旦入仕却对世事茫然无知。为矫此弊,王安石大刀  相似文献   

13.
状元及状元府是科举制度的产物。 状元是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这个名称自从它产生一直到今天,都是一个响当当落地有声令人赞叹的名字,以至于人们对时下高考分数第一的人还以“状元”名之。 中国的科举,始于隋朝,从隋炀帝废九品中正(公元607年)设进士科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唐置进士、秀才等科,其后特重进士科。唐宋科举以诗赋为主,  相似文献   

14.
鉴古为了知今,经世为了致用。黄宗羲以“经世致用”为目标,从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高度,大胆批判科举制度的各种弊病,并“思所以变之”。他在《明夷待访录·取士篇》中提出了关于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八个方法,即科举、荐举、大学、任子、郡邑佐。辟召、绝学、上书八法。黄宗羲提出的“取士八法”,具有取士途径的多端性、取士对象的广泛性。取士方式的多样性、取士标准的实践性、考核任用的谨严性。选育结合的紧密性和取士数量的非限制性等特点。结合目前干部选择、培养的实际和形势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隋唐时代科举制度兴起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行政逻辑。科举制度的兴起不仅是要解决行政发展中的人才选拔问题,解决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同样是要提高行政体系的能力和效率,提高行政官员的职业素养。从短期上看,科举制度的兴起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但是从长远看来,科举制度并没有满足行政发展的要求,反而使行政体系陷入了更深的问题漩涡。  相似文献   

16.
话说状元     
快乐大叔 《党课》2009,(5):102-103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大清帝国正处在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之时。为了庆贺自己的七十大寿,慈禧太后置社会要求改革科举制度的呼声于不顾,安排了会试,并亲点刘春霖为状元。不久之后,在袁世凯、张之洞等朝廷高官的强烈敦促下,清朝政府下谕,从次年也即公元1905年起,全国废止科举考试。至此,在中国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取士制度终于寿终正寝。刘春霖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相似文献   

17.
周宝砚 《世纪桥》2012,(19):80-82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其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扩大科举考试录取人数、制定更加严格的防弊举措、科举及第后直接任官、确立三级考试制度,以及改革考试内容、更加注重经世致用等等。这些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考试过程的严格性、规范性大大提升,为封建统治阶级网罗了大量人才,维系了封建统治秩序的正常运作。但是,随着录取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及第者待遇和地位的提高,强烈吸引了大量读书人为做官而应试,宋代因此出现了历史上非常严重的冗官现象和臃肿庞大的政府机构,从而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加重,成为制约宋代发展的重要瓶颈。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15):77-77
从隋唐创设科举制度,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关于官员子弟的应试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争论的焦点。相当一部分官员子弟并非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而是倚仗父辈的权势实现金榜题名乃至平步青云,这实际上也是对寒门子弟在政治权利上的另一种剥夺。也因此,不少人有意识地将抑制官员子弟应试作为奖掖寒士、体现公平的一种手段。如唐代王起主持考试时,明确提出“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状况。到了宋代,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徇私舞弊,伴随着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深入,其防止方法和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虽然不可能完全杜绝,但也卓有成效。能否制止科场的舞弊,是直接关系着科举制本身的声誉,和它能否维持下去的问题,也是关系着能否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有能力的国家管理人才和维护封建社会制度的问题。因此,历代比较明智的皇帝,总是非常重视和直接过问科举选才,并亲自主持制定过严密的防范措施和严厉的惩罚制度,从而使科举考试比较顺利地进行。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对科举制度中防止徇私舞弊的某些具体办法进行研究,对于完善我们当代的于部制度和选才办法,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最早,“学究”一词是专门名称,出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其中明经这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几种。经,指经书。五经就是《易》、《诗》、《书》、《礼》、《春秋》。应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应五经考试的,叫做“学究”。从宇义上说,学究一经,就表示学通一部经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