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的定位与中国未来学研究王庆五“知识经济”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名词。中国虽然还没有规范的未来学研究,但是,在国外未来学的影响下,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挑战中,一些新概念和新名词层出不穷地进入我们的理论研究领域,甚至有的名词...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谈:我国跨世纪“知识创新”的布局本刊记者顾卫临随着以“知识经济时代”为开端的新世纪的逼近,关心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中国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科学院。建设一个能适应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挑战。能适应中国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创新体系,成了这支...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这一全新的概念的形成和传播,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本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克卢普提出的“知识产业”,可以说是“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的最初萌芽。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兴起以后,当新技术革命使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愈来愈快,知识和信息的积累、流转、运用越来越决定经济竞争胜负时,人们意识到“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日益成为经济的主要特征。90年代知识经济概念正式形成,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  相似文献   

4.
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的著作和邓小平理论,可以发现,虽然邓小平同志没有直接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但他以世纪伟人的战略眼光,敏锐地观察到知识经济的端倪和发展趋向,对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知识经济的本质内容作出了超前的、精辟的论述,初步形成了邓小平知识经济思想的科学体系,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知识经济的内在本质。邓小平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高瞻远瞩,以宽广的眼界和发展的战略眼光,科学地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迅猛…  相似文献   

5.
王杰 《理论视野》2007,(1):30-31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在我们的思想文化领域,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出现了“国学热”,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热”、“儒学热”,与之相伴随的还有读经热、祭祀热、私塾热、修家谱热等等。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国学热中,以下倾向需要引起注意,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1·要警惕国学热中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国学是我国几千年来延绵不断的思想、学术和文化,本来无所谓冷热,但是,由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有过100多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批判和否定,当我们看到否定历史、否定文化并不能解决问题、并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时,国人的平和心态逐…  相似文献   

6.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按1996年联合国经合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对应的一个概念。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革命性的转变。第一次是完...  相似文献   

7.
一度被炒得很热、随后又仿佛被舆论作了“低调处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随着即将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的日益临近,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萌芽于80年代中期,创建于90年代初、从一开始就把“文章”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上的高新区,历经近十年创业,如今究竟怎样了?在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科技创新中,它能否在高起点上担负起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使命?记者日前从国家科技部了解到,虽然每年全国的高新区有几百家企业破产,但因为同时每年都有几百家新注册企业补充,到1998年为止,53个国家级高新区已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个引领中国过去发展并将继续引领中国未来辉煌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中国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孜孜以求并继往开来的理论问题。理论工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专门研究已经很多,  相似文献   

9.
近日,网民“周小平同志”的帖文《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在网上引起热议。该文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澄清了一个个污蔑我民族、国家、政府和社会的不实之词,批评了一个个所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怪论误解,用网言网语铺设事实,用知识常识正本清源,产生了“以草根引导草根”的良好效果,扩大了网上的正能量。周小平,男,汉族,四川自贡人,1981年4月出生。宏观经济分析师、知名时评人。曾在几家互联网企业供职,现为《环球财经》特约评论员。2011年以来,“周小平同志”这个名字,一直以爱国者的形象活跃在网民视野中,不断通过网络对各类公共事件发声,善于从“非主流”的角度提供新的思考方向。现摘登《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创新的世纪!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世界以创新来迎接挑战,每一个国家都已站到跨世纪的起跑线上。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我国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传统农业文明和近三百年的工业文明发展阶段,仿佛是一夜春风催开了信息化时代的报春花,可持续发展、可重复使用、可传播共享的智慧资源呈现出知识经济不可逆转的“收益递增”效应。据美国《财富》杂志去年9月份公布的98年世界财富排名表,在美国最富有的一百位产业人士…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港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回归以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央主要运用基本法治理香港。结合这几年贯彻实施基本法的情况,本文试从分析典型案例入手,着重研究、认识和把握依法治港的基本特点,以利于更好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00,(11):44-44
青岛大学孔祥军撰文认为,知识经济的萌发是人类的文化觉醒,知识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文化力的推动。所谓文化力,主要是相对于科技力、经济力、政治力而言的,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简称。“知识经济,文化先行”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战略选择。中国对知识经济应当有自己的理解。中国是文化大国,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不适合走高技术大国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将进一步得到发展,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尤其中国还是一个拥有总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因此即使在知识经济时代,也要始终把农业问题放在重要的位上加以考虑,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以满足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可以预见,在我国农村发展知识经济(简称知识农业)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农村资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14.
“追星热”能否真正降温?本刊记者汤华本刊实习生王秀“追星”现象成了1993年中国大陆一个热门话题_与迷恋港台歌曲和歌星相关的“追星族”新奇称谓及其故事,先是被一些传媒为“捧星”而正面渲染;有关舆论惊呼港台歌曲垄断歌坛,港台歌星横扫大陆之后,“追星’的...  相似文献   

15.
“你不理解青年吗?那是因为你不理解时代。”对于当前,围绕“90后”而衍生的诸多社会热议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杰近日刊文指出,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时髦词语,“90后”是指1990年至1999年之间出生的人群。当2010年来临的时候,意味着1990年出生的人已经年满19岁并迈向20岁。对青年形成的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16.
贾康 《党政论坛》2011,(6):17-17
近一时期各方热议的“中国模式”问题,观点见仁见智,带来不少启发。但我对于这样一个“关键词”或“基本概念”,却总感觉难以成立、难以认同。简述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上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初露端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既是不可回避的挑战,又是不可多得的机遇。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而人才是知识资源的主体,因此,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组织人事部门是党委和政府管“人”的职能部门,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做好面向新世纪的组织人事工作,以全新的眼光去鉴赏、识别人才,以全新的技术去开发、培养人才,以全新的方法去管理、使用人才,是亟待研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人事部门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实现五…  相似文献   

18.
《摩尼教及其东渐》(林悟殊著,中华书局1987年8月出版),顾名思义,即研究摩尼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在目前出版界颇着意于“时效”的风气下,来谈这本书,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因为现在老讲什么“热”,文艺作品有“武侠热”、“琼瑶热”、“性文学热”,学术著作则有宏观热、文化热。比起这种种“热”来,这本书确实有点冷,有点僻。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29日,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及一个几代中国人和今天的国人共同讨论的话题:“中国梦”,讲话时恰好停留在展览中“改革开放”主题阶段,背景是一幅小平同志接见数学家陈景润的大照片,传递了领导集体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新一届领导第一次集体活动选择在国家博物馆,体现了厚重的文化情怀和对历史的敬意,唱响了民族复兴的“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20.
吐鲁番三绝     
中国的热极 2008年8月3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气象研究院的专家参与“探索极限”活动时,在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湖底测到49.7℃的气温记录,比当日吐鲁番市气象站同时观测记录高出2.3℃,他们提出“艾丁湖是中国新热极”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