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灾难中,有这么一群最惹人怜爱、最牵动人心的身影,那就是灾难中的孩子。他们有的无家可归,有的沦为孤儿,有的重伤难治……那一双双镜头下的眸子中,无不流露出无助的神情。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孩子们身上可贵的力量,看到了人间的希望。孩子们在灾难中释放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2.
心灵对话     
有人说:灾难是一个恶魔,它可以在一瞬间夺去无数人的生命;也有人说:灾难是一个魔术师,可以让枯萎的灵魂复活。还有人说:灾难像一条无形的索,可以连接无数的你和无数的我。可我想说:灾难无论是什么,人们都必须面对它继续生活。 SARS。一个看似普通的英文缩写,在此时一下子被世人共知。也成了最令人恐怖的灾难的同义词。那原本只存在于微观世界中的小小病毒,成了人类最危险的敌人。因为人类的眼睛无法看到微观世界中的东西,所以这场灾难使强大的人类身处弱势。这  相似文献   

3.
上善若水     
<正> 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场地震灾难中,看到一只老鼠,帮助另一只瞎眼的老鼠探路……老师让学生说说这两只老鼠的关系。于是,有的说是夫妻,爱人,还有的  相似文献   

4.
风为裳 《中国减灾》2011,(9X):55-55
<正>那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初夏午后。北川县一所幼儿园的孩子们睡午觉醒来,发现老天在发坏脾气,风很大,刮得小树东倒西歪的。但这丝毫没影响孩子们的情绪,唱歌、做游戏,笑脸花一样在幼儿园里四处绽放。谁也没想到一场灾难正悄然到来。小女孩在领唱老师新教的儿歌,简单的弦律响彻整间教室。就在那一刻,教室突然成了游乐场里的海盗船,摇来荡去,还没等孩子们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压到了黑暗  相似文献   

5.
<正>灾难让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成长。成长本身就带着一种灾难的气质。我们谈灾难气质,不仅是对其与生俱来本性的描述,更多的是对它后天成长中的期待。灾难赋予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承受力:灾难面前,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沉着冷静;有的人大爱无边、有的人自私自利;有的人牺牲小我、成就大  相似文献   

6.
灾难让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成长。成长本身就带着一种灾难的气质。我们谈灾难气质,不仅是对其与生俱来本性的描述,更多的是对它后天成长中的期待。灾难赋予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承受力:灾难面前,有的人惊慌失措、有的人沉着冷静;有的人大爱无边、有的人自私自利;有的人牺牲小我、成就大  相似文献   

7.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教育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10日14时许,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突遇上游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117人死亡,其中学生105人,震惊全国.这场悲剧给众多的家庭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痕.那一个个暗红色的淤泥手印给我们重现了无助的孩子们在没顶的洪水中挣扎,重现了无助的孩子们试图摆脱呼吸道灌满泥水的极端痛苦.遇难的孩子们就这样永远的走了,活着的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这场灾难呢?  相似文献   

8.
朱瑾 《群众》2023,(9):51-52
<正>宽敞的教室里,教学一体化设备齐全,孩子们正在认真听讲;创客空间内,孩子们有的在设计迷你机器人,有的在认真扎染,还有的在动手组装“电子百拼”;宽阔的操场上,鼓乐齐鸣,孩子们在这片汉风古韵的土地上欢歌笑语……在徐州市铜山区最偏僻的乡镇之一——房村镇,寻常可见这样的乡村学校教学场景。乡村振兴,教育为基。  相似文献   

9.
章力 《中国减灾》2011,(16):28-29
独自搭乘电梯会觉得恐慌,害怕电梯突然下坠或停电;看到倒塌的楼房、废墟,会联想到地震;有的时候躺在床上会担心家人遭遇不测;觉得正常生活中的许多事变得极其无聊;不敢把衣服脱得很少睡觉;家中常备一大包速食面和水,以备"突发灾难"时之需;听到关于灾难的新闻,会变得沮丧……  相似文献   

10.
我是贫困山区的一名小学教师。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我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北京等大城市热烈庆祝“六一”的报道。在我们这深山沟里,智看不到这样的气氛,有的孩子还因为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尤其是女童失学现象更严重一些,很想请您谈谈如何关注女童的问题.谢谢!  相似文献   

11.
对于领导者来说,其领导能力由许多因素所组成。这里要说的是人格影响力,即在权力范畴以外主要依靠领导者个体的优秀人格来影响、带动、感召群众的一种能力。人格是什么?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的总和,其价值标准表现为一定的威望和威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有钱,但不一定有威望;有的人有权,但不一定有威信。为什么?这是因为,还有高于金钱、权力之上的东西,那就是人格,是品德;还有高于物质享受之上的东西,那就是精神,是灵魂。而这上一个层面,正是人格影响力最本质的内核。它蕴涵着难以估量的强大力量,犹如无…  相似文献   

12.
北墨说:这两年自然灾难太多了,人们的心理有着太多的恐慌和不安,以至于很多人只看到灾难和困境,忽略了原来春天依旧,原来依然有和煦的东风和温柔的阳光。本期的几篇文章,都是残疾人对春天的感悟。他们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有感而发,他们从最普通的小事中看到了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溪州子 《中国减灾》2013,(6X):16-17
<正>201 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离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那么近,四川人民再次被灾难击中。灾时,四川人民自救互救;灾后,全国迅速集结人力、物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科学有序地投入抗震救灾战斗。正是在这整个救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人性的美,看到了某种更伟大的超越;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大到政府小到个人对于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于人的生命的尊重。让我们记住那一张张面孔,让我们珍藏这一份份感动,记得——天灾本无情,人间自有爱!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与灾难抗争的民众,还是在第一时间奔向灾区的党和政府领导人,抑或是自觉自愿投入救灾的救援人员,在这次灾难中,我们应该礼赞的太多。今天,我们想致以敬意的。是灾难中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5.
<正> 仲夏时节,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洒落在山的那一边时,座落在文澜江畔的小山村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歌声嘹亮。村里的人们聚集在这里,有的正在认真地排练文艺节目;有的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有的正在惬意地轻歌曼舞;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观看电视节目……这是笔者近日在临高县临城镇新瑞村文化活动中心看到的情景。该村委会主任泰金雄告诉笔者,新瑞村共有126户,650人。过去,人们沿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  相似文献   

16.
正"最担心的是形式主义,最期盼的是有德行的干部"。工作中,这类群众的呼声不绝于耳。什么样的干部是好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一名基层巡察干部,工作中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德行方面仍有待提高。有的工作时百病缠身,要待遇不择手段;有的是官场上的"高级化妆师",把光鲜面  相似文献   

17.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动了火半个中国,即使在远离震中的地区,很多人也都感受到了那1分钟的心慌、晕眩和摇动……这场灾难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比任何。一个灾难片都真实的生命教育。最近不论是在电视上或在身边都让我看到了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三年前那场惨痛灾难的回忆,仍在敲打着许多人的心。从汶川大地震后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至今也走过了三个年头。三年内,国家经历了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经历了“洗礼”。于是,许多人的想法开始改变了,有的开始着手为未知的灾难做准各,有的开始学习如何在灾难中帮助别人和自救,有的则开始珍惜眼前人……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大地震,一个永久载入人类史册的灾难,带给了我们巨大的损失和惨痛的记忆,但我们也拥有巨大的收获。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续写;看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凝聚力在增强;看到了华夏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在发扬光大,中华民  相似文献   

20.
我该捐多少     
编辑老师:您好!我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亚洲有的国家发生海啸灾难,很多人无家可归,吃不上饭,喝不到干净的水,情况很悲惨。我们在一家机关单位执勤,最近,客户单位组织捐款活动,我们也参加了。帮助有困难的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献出我的爱心。但是,我应该捐多少呢?有的队友说别人捐多少,自己就捐多少,不想太多,也不想太少。编辑老师,您说,我是跟他们一样,还是自己想捐多少就捐多少呢?保安员周言2005年明编辑老师:您好!我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亚洲有的国家发生海啸灾难,很多人无家可归,吃不上饭,喝不到干净的水,情况很悲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