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兰经济形势看好孙建蓉一1989年波兰政局发生剧变,经济亦随之急速转轨,新旧经济体制激烈碰撞,生产大幅度下降,经济的正常运转受到破坏,社会迅速分化,国力削弱。但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经济逐渐复苏,1993年以来,形势进一步好转,体制转轨亦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捷克经济平稳发展孙建蓉,王莉一经过五年多的经济转轨,捷克已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它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波兰,但总体形势优于东欧诸国,是东欧国家中经济形势最稳定的国家,欧盟已把它列为入盟的首选国家。(一)宏观经济长势较为稳定。(1)生产平缓回升。经过1990...  相似文献   

3.
一、1998年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回顾俄罗斯独立以来经济不断滑坡,呈现出与中东欧转轨国家不同的发展趋势。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中东欧国家经济于1993年和1994年先后止跌回升,以后持续复苏。俄罗斯经济转轨所付出的代价更加沉重,到1997年才出现某些经济达到谷底的迹象。该年?..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波兰实行的颇有争议的“休克疗法”进行了评价 ,认为“巴尔采罗维奇计划”为波兰建立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波兰经济转轨的成就与问题 ,并探讨了波兰经济转轨取得成功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在东欧各国中,波兰是第一个采取“休克疗法”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也是经济转轨国家中率先摆脱了经济衰退、步入稳定增长的国家。至1998年底,波兰是中东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该地区超过1989年剧变前经济水平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是斯洛文尼亚),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西方称波兰是“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波兰则把自己誉为“欧洲腾飞之鹰”。  相似文献   

6.
经济转轨以来,中小企业在波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波兰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即政府政策和程序、社会经济因素、创业和企业技能环境、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和非金融支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转轨时期波兰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对波兰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影响巨大,但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中东欧国家、前苏联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对这些国家经济转轨的研究已成为转型学和过渡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过去经济转轨的反思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曾任波兰第一副总理、财政部长(1994—1997)、现任世界银行高级访问学者、波兰总统经济顾问格泽戈比·W·科勒德克出版了《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一书,生动地描绘并反思了东欧后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波兰的经济转轨历程。其独特的经历和特殊的身份使本书的史料和分析显得极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8.
波兰在20世纪最后10年所取得的经济转轨成就已为西方所公认,面对新千年,现执政的团结选举运动联盟——自由联盟的联合政府期望以2003年加入欧盟为契机,逐步实现波兰的强国之梦。为此,政府已于1999年4月从财政部制订的2000-2010年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9.
东欧国有企业模式的转换,是所有制转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状况看,各国企业模式的转轨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波兰和捷克企业模式的转换比较成功,也比较典型。一、波兰企业模式转换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1.国营企业私有化之路迄今为止,波兰国营企业私有化进程在东欧国家中是  相似文献   

10.
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已进行了7年之久。在这一转轨过程中,各国所有制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传统经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变化的核心是企业产权制度的转化,即国有资产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化或称从企业产权主体的公有制向企业产权的私有制过渡。  相似文献   

11.
刚过去的一年是俄罗斯实行转轨以来最艰难的一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政治危机→政权危机,连锁迸发,愈演愈烈,直至普里马科夫出任总理之后,方才稳住局面。俄的要害问题在于经济衰颓,经济形势如不从根本上好转,仍将“国无宁日”。跨进新一年,经济难题犹如乱麻...  相似文献   

12.
罗马尼亚经济趋于好转药晓芬一罗马尼亚经济在经历了三年严重衰退之后于1993年开始出现回升。今年以来,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体制转轨在探索、调整中也有了一定进展。(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1993和1994年,罗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和3.4%,...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转轨以来经济走势的公共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经历了长期的转型性经济危机,并于1999年出现经济复苏和恢复增长的势头,这一势头持续至今。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俄罗斯转轨以来的政策博弈和公共选择过程密切相关。首先,公共选择博弈使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转轨政策失败,进而把制度安排锁定在非效率的结构中,这是俄罗斯转型性经济危机程度深而且时间长的重要原因;其次,2000年以来俄罗斯社会趋于稳定,公共选择程序和机制在向有序化和建设性方向发展,经济形势也随之好转,并有望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14.
波兰当前形势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孙建蓉波兰1989年发生剧变后,右派力量上台执政。1993年9月,左派力量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组成中左派联合政府,与右派分权掌政。迄今,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在波兰已基本确立,"三权分立"初见轮廓,但制衡机制尚不健全,上层斗争...  相似文献   

15.
波兰当前形势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孙建蓉波兰1989年发生剧变后,右派力量上台执政。1993年9月,左派力量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组成中左派联合政府,与右派分权掌政。迄今,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在波兰已基本确立,"三权分立"初见轮廓,但制衡机制尚不健全,上层斗争...  相似文献   

16.
波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经济出现大幅度衰退,导致贫困居民和失业人数不断增长,社会福利支出日益膨胀,国家财力难以承受,原来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因此,波政府从1990年起对原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强调“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经济及体制转轨的重要条件”。现将波近几年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情况及存在问题介绍如下: 一、医疗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原东欧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及教训斯人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均把占国民经济成份达95%以上(波约为86%)的国有企业列为改造重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为打破在原高度集中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就外高加索三国经济转轨特点和效果的异同进行初步分析.外高加索三国独立以后,走上了痛苦的经济转轨道路,由于各国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同,在经济转轨方向和模式选择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在经济基础、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在经济转轨优先方向的选择上亦有所表现,在所有制改造、财政金融、农业及外贸体制改革的广度、深度和时间安排上各有特色,尽管各国先后实现了经济增长,但各经济领域转轨效果的差异将对其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与波兰是两个颇具典型意义的转轨国家,二者先后以“休克疗法”启动转轨,却形成了不同的转轨绩效变动曲线。可见,单纯用转轨模式说明不了转轨绩效差异的成因。从转轨的内涵出发,我们认为转轨的特性表现为整体性、自觉性、剧烈性和长期性,是制度演进与制度建构的统一。在这种特殊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变迁的进展不单单表现在制度安排的变化上,它还体现为制度环境的建设,受制于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耦合程度,即新的制度结构的组合行为能力。因此,在转轨绩效的动态变化背后,实际上有三个主要变量,即社会经济状况、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它们自身的演进规律与不同的改革措施相结合,决定了各个时期三者的单独状态特别是彼此的关系,进而决定着转轨绩效。  相似文献   

20.
波兰被认为是转轨国家中实行“激进式”改革的典型 ,实际上它在所有制改造方面采取了比较渐进和“混合”的途径。其主要特点有 :转轨初期私有成分的“增量改革”作用较大 ;国有企业改变经营机制与私有化并进 ;职工在私有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注意吸引战略投资者参与私有化 ;试图使大众私有化与资本市场建设配套进行。本文对波兰通过“国家投资基金”实行大众私有化的设计 ,及其与公司治理和市场建设的配合进行了分析。最后 ,利用实证研究的资料 ,阐述私有化途径与企业重建绩效之间的关系 :在目前的条件下 ,由战略投资者 (外国和国内有经济实力的投资者 )购买原国有企业的控制股份 ,是所有私有化方式中最为有效的 ;而无偿地平均分配国有资产的私有化方式则在俄罗斯、捷克和波兰等具体情况不同的转轨国家都不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因为私有化途径需要满足两个相互关联的条件才能使企业得到根本性重建 :迅速实行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司治理 ;立即投入改造所急需的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