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他们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相似文献   

2.
《松州》2016,(3)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之一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历史文化表现,传统客家居住文化是客家人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象征。而居住文化的形成,则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宗族信仰、社会习俗均有甚大之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广西客家人之居住文化对地理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以期能在这种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互动中,发掘客家文化集中原风骨和南方特色为一体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客家围屋是客家人极为独特的一种民居建筑。它们散落于南方的各个古老的村落,见证了客家人几百年的沧桑历史。客家围屋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建造有着特殊的方式。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不止一次听广东友人讲起客家文化,比如客家人、客家话、客家人生活传统,以及客家人的始祖在中原等等。但总因自己见少识浅,不甚了了。感谢几位老同志盛邀,使我有机会寻访了集客家习俗大成的客家大围:“鹤湖新居“。“鹤湖新居“为全国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中心的罗瑞合村,距市区28公里。“新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由于它  相似文献   

5.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中优秀的一支,近1000年来5次大迁徙,从中原向外播徙,至今已繁衍发展到1.2亿多人口,分布在海外各国和国内粤、闽及港澳台地区。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为居住地的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着重从姓氏文化方面说一说“客家姓氏,根在中原”的历史资料。因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有追宗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而姓氏寻根则是追宗觅祖的捷径。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数量繁多,古今姓氏达一万多个,这些姓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血缘相续,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6.
失落的文明——客家传统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金芳 《台声》2005,(9):68-69
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地形成以后,独具特色的客家大文化也相应形成。客家大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单从客家服饰来讲就有许多特别之处。一般来说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白色为主,这也许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普遍心理直接体现。孔子评价齐桓公的大臣管仲时说“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要像夷狄那样披头散发了。可见,汉服的右祍是其最主要特点。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及右祍的服饰特点,但也溶入了当地少数民…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09,(4):6-7
3月21日下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许嘉璐说:“客家文化是以古代中原文化为主,融合了当地各个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它的核心内涵,也就是伦理观、价值观,较多地保留了中原文化特色,因此,客家人犹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护神,在当前,要更多、更形象地了解中华古代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正客家人会唱歌,更会作诗。客家先民经历数次大迁徙,从中原到南方,从福建、广东到台湾,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客家诗歌记录了两岸客家人的这种硬颈精神。近日,在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作家笔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位作家和文学研究者聚集一堂,围绕"客家诗人与客家诗"的主题展开研讨,由海风出版社出版的《桐花客韵——海峡两岸客家诗选》图书首发式也同步举行。通过这次采访,笔者探访了两岸客家诗歌里的"桐花客韵"。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化     
谭舯 《黄埔》2013,(1):89-91
客家文化是以客家民系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在中华文化诸多分支中,客家文化历史不算十分悠久,但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既存中原古意又纳南方春晖,被誉为中华文化大家园中的一朵奇葩。当前,客家文化已成为联系中国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乃至世界华侨华人的一条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文化     
谭舯 《统一论坛》2012,(6):50-52
客家文化是以客家民系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在中华文化诸多分支中,客家文化历史不算十分悠久,但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既存中原古意又纳南方春晖,被誉为中华文化大家园中的一朵奇葩。当前,客家文化已成为联系中国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乃至世界华侨华人的一条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1.
何强 《政协天地》2012,(12):44-46
世界第二十五界客属恳亲大会在三明举行,作为客家祖地的宁化石壁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石壁是客家人公认的祖地。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中,有两百多个姓氏与宁化石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石壁因其地势平坦,适宜农耕与生存,曾经成为中原多次南迁的客家人的落脚之处。他  相似文献   

12.
林开钦 《政协天地》2012,(10):16-18
认同汉族客家民系,是客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什么是汉族客家民系?在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闽粤赣边地区生活,并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成为闽粤赣边的客家先民,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南迁汉人在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优势,他们融合了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形成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这个民系和文化融进了土著和少数民族的血统和文化,但汉族的血统和文化是主流,不影响这个民系作为汉族的一个支系的地位,这就是考究客家民系和客家人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客家人十分重视节庆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客家节庆民俗活动,是客家南迂数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客家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客家人是汉族成员中一个特殊的支系。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从晋朝至清末的千余年历史长河中,中原(今黄河中下游一带)由于战乱、饥荒等诸多原因影响,汉族人曾先后出现较大规模的向南迁徙,辗转进入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和台湾等地,并漂洋过海,散居于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先居是主,后来便是客。这些汉族人被称为“客家人”或“客籍人”。目前,全世界的客家人口有四千七百万以上,我国占大部分,约三千五百万左右。居住在闽西南山区的客家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独特而有趣的民俗风情。下面略记几则。奇异的土楼  相似文献   

15.
客家土楼     
土楼是一座资料库,她真实地记录了客家人千百年来的风雨颠簸;土楼是一座档案馆,她完整地珍藏了客家人祖祖辈辈的喜怒哀乐;土楼是一座大舞台,她生动地演奏了客家人美妙的圆舞曲。  相似文献   

16.
刘洋 《前沿》2014,(3):193-196
虚拟网络空间为客家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成员之间通过地缘性、对客家文化消失的危机意识、和优秀的客家人成为一个族群的荣誉感以及对于客家饮食文化的共同的记忆,将散居在各地的客家人凝聚在一起,增强族群的凝聚力和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17.
《福建乡土》2016,(4):36
正福建连城有道名列中国菜谱的名菜,当地客家人美其名日"九门头"。这道名菜源自连城县新泉镇的朋口溪流域一带。历史上,新泉客家人早年从中原迁徙而来,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商贸物资的交流基本上走水路。从新泉经汀江至广东,许多从事船运的客家人长期与水一起生活,饱经风吹、水淋,身体被湿气浸透,久而久之,得了风湿及其他伤痛。聪明的连城人根据多年的生活实践和积累,依照以  相似文献   

18.
客家土楼     
土楼是一座资料库,她真实地记录了客家人千百年来的风雨颠簸;土楼是一座档案馆,她完整地珍藏了客家人祖祖辈辈的喜怒哀乐;土楼是一座大舞台,她生动地演奏了客家人美妙的圆舞曲。  相似文献   

19.
30年来,由于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和客家学的兴起,促使许多台湾客家人频繁来到闽西祖地,寻根祭祖、探亲访友。随着两岸客家文化的交流、联谊、恳亲等活动的日益热络,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成为连接两岸客家人的精神纽带,为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构建了一座便捷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福建乡土》2016,(4):35
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生鱼片的吃法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宁化是客家祖地,是家族记忆的源头。客家人把这些记忆留在了族谱里,留在了日常的民俗中,也留在了他们的味觉里。宁化生鱼片,也称客家生鱼片,是客家美食系列中的奇葩。作为中原汉人南迁后裔的客家人,将精细的生鱼片吃法保存至今。说起生鱼片,人们先想到的往往是日本料理中的"刺身"。日本人擅长料理生鱼片不假,但追根溯源,这生鱼片其实还是我们老祖宗的发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