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艺 《中国减灾》2013,(1):34-37
近年来,我国灾害损失增加趋势明显、风险形势严峻。同时,突发事件应对、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救助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救助项目不断扩大、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对灾害救助工作的决策水平、措施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救助工作的开展对加强灾害评估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灾害评估工作,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逐步开展,初步发挥了为救助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民政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修订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和救助政策、建设应急系统、强化物资储备、创新防灾减灾宣传形式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全县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基础。为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山东省平邑县民政局修订完善了《平邑县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了预警响应启动条件、程序、措施,确保灾害发生时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地处大巴山脉与江汉平原交汇的长江西陵峡畔,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地区。近年来,夷陵区委区政府及民政部门,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构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标准化救助、市场化分担、常态化防灾、综合化减灾"新模式,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标准化救助提升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效率一是研究制定救助规范。2012年,夷陵区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夷陵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  相似文献   

4.
完善应急响应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对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因此,在把握启动应急响应条件时,应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一次灾害过程”为依据。根据应急响应制度在实际救灾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灾害救助内容和标准上没有统一规定,各地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执行的标准有较大差别,分地区、分灾种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内容和标准,是自然灾害救助管理部门又一创新课题。笔者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就加强灾害救助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花都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贾明训认为,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依法救助,建立健全防灾法律体系。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挑战,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是我们做出应对的关键,而防灾减灾基本法应当成为制度建设的重要纲领和基础。因此,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对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  相似文献   

8.
来红州 《中国减灾》2005,(12):30-31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所设立的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是针时我国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一次灾害过程而言的。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省地质构造复杂,加上常年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春旱、春夏连旱现象普遍,洪涝、风雹、暴雪、低温冷冻等灾害多发频发,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12月21日,河北省印发了《河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并于2018年2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河北省在防灾减灾、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践中也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管理体制不顺、部门之间工作脱节、灾害救助准备不足、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救助款物监管不严等。2017年,为深入贯彻党的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救灾救济司按照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要求,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使救灾救济司与减灾中心的工作密切结合,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创新应急救助管理体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的完善,主要得益于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围绕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工作这个中心,我们不断健全工作体制,完善工作制度,从而推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全面创新。 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2005年初,国务院批准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同时赋予其承担减灾和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的职能,国家的灾害应急救助协调机制得到全面加强。与此同时,国家减灾委员会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由18个院士  相似文献   

11.
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新形势下减灾救灾工作的必然要求。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结合实际,在创新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开展了探索与实践。合理确定工作目标和救助原则灾害救助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灾民救助准备措施,使所有因自然灾害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民政局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着力从健全救灾体系、加强设施建设、开展减灾宣传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安丘民政救灾工作新局面。加强减灾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救助能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安丘市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灾害预警、灾情会商、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安丘市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精心编制市镇村三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灾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在县级,抽  相似文献   

13.
<正>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是我国"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日益复杂严峻的灾害形势下,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自然灾害的救助水平,对当前我国的民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近年来,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完善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丰富的救灾物资品种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又多丘陵和山地。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自然灾害频发。一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切实加强对减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灾害救助制度和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制定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加大减灾救灾的经费投入,有力提高灾害应  相似文献   

15.
7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7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七章三十五条,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条例,从而结束了救灾过程中无法可依的状态.在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条例>的出台实施是我国灾害管理的重大突破,无疑对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省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自然灾害救助任务十分繁重。为提高全省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湖北省从加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政策创制入手,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着力加快全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目前,全省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基本形成。加强政策创制,完善顶层设计。湖北省将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纳入《湖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7.
徐娜 《中国减灾》2010,(10):46-49
2010年9月1日,以国务院577号令公布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从法律上肯定了灾害救助工作多年来形成的工作原则、制度、方法,确立了灾害救助工作在国家应急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使灾害救助工作进入依法行政的历史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为健全完善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推进救灾救助和灾害防范救援一体化衔接,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减灾委相关成员单位,修订了《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2023年2月8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现解读如下:一、《预案》修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吉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灾害救助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灾害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其主要表现是: 关于灾害管理的领导和协调体制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执行是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根本性环节.决定了公共政策方案能否疾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作为一项特殊的公共政策.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能否实现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政策目标.同样取决于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因此,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例,从学理上分析影响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有效执行的要素.对完善国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推动地方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的执行无疑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