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儿童优先是减灾备灾中儿童的权利。建立于社区服务场域的儿童之家,在传递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上,凝聚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势,弥补了二者的不足,有效地实现了防灾减灾中儿童权利的保护。在这里,孩子们不仅以参与、体验的方式获得了应对各类灾害的意识和技能,更是在游戏和学习中树立起面对困境和挑战的能力与品格。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3,(1):63
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权利参与到所有影响其生活的一切事项中。在灾害面前,儿童和青少年并不只是消极的受害者,他们一样有自己的能动性,一样可以对防灾减灾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样的贡献,可以是发表观点和意见,也可以是采取实际的行动。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儿童的视角还未得到足够重视。为加强儿童青少年的灾害风险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其参与防灾减灾的能动性,引导公众,特别是儿童自身,关注儿童青少年群体在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并倡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儿童与灾害"这一主题,特举办"UNICEF-中国减灾杯"儿童青少年防灾减灾征文绘画大赛。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2,(21):64
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权利参与到所有影响其生活的一切事项中。在灾害面前,儿童和青少年并不只是消极的受害者,他们一样有自己的能动性,一样可以对防灾减灾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样的贡献,可以是发表观点和意见,也可以是采取实际的行动。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儿童的视角还未得到足够重视。为加强儿童青少年的灾害风险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其参与防灾减灾的能动性,引导公众,特别是儿童自身,关注儿童青少年群体在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并倡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儿童与灾害"这一主题,特举办"UNICEF-中国减灾杯"儿童青少年防灾减灾征文绘画大赛。  相似文献   

4.
正防灾减灾教育馆是儿童接受灾害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将儿童减灾放在首位,使孩子们在新颖的设施和快乐的游戏中培养减灾意识,学习减灾技能。不仅如此,该馆还突破场地限制,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利用"减灾移动小课堂"将知识和技能带到更多儿童身边,打造"普洛特"项目品牌,让孩子和家长都参与其中,编排由孩子们参演的防灾减灾舞台剧,以新颖有趣的方式让"萌娃"将减灾知识深植心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2,(23):63
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权利参与到所有影响其生活的一切事项中。在灾害面前,儿童和青少年并不只是消极的受害者,他们一样有自己的能动性,一样可以对防灾减灾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样的贡献,可以是发表观点和意见,也可以是采取实际的行动。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儿童的视角还未得到足够重视。为加强儿童青少年的灾害风险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其参与防灾减灾的能动性,引导公众,特别是儿  相似文献   

6.
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特别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在儿童友好家园中,为孩子们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心理服务,让受灾儿童在游戏中走出灾害的阴影;在学校安全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培训校长、教师和学生,并采用互动、有趣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正灾害意识和减灾能力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社会组织精细化的教育和人文化的关怀,使其成为帮助儿童减轻灾害影响、提高减灾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执行者。诞生于汶川地震后的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从成立初期,就致力于儿童的健康与安全,帮助孩子们减少灾害对他们的伤害。十年来,他们通过普及参与式儿童减灾教育,提升了灾区少年儿童的韧性,并希望通过孩子们的手,带动整个地区提高面对灾难的韧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3,(7):64
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权利参与到所有影响其生活的一切事项中。在灾害面前,儿童和青少年并不只是消极的受害者,他们一样有自己的能动性,一样可以对防灾减灾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样的贡献,可以是发表观点和意见,也可以是采取实际的行动。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儿童的视角还未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战乱、饥荒、贫穷、灾害……全球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给儿童的生存和成长带来挑战甚至伤害。在自然灾害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约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仍然是灾害面前最脆弱的人群之一。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权利参与到影响其生活的一切事项中。在灾害面前,儿童并不只是消极的受害者,他们一样有自己的能动性,一样可以对防灾减灾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样的贡献,可以是发表观点和意见,可以是介入决策和决定过程,也可以是采取实际的行动。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高速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城市和农村的儿童在防灾减灾问题上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政府在维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社区普遍开展灾害避险以及游泳、娱乐、交通、消防安全和产品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儿童家长和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是全国第一座省级专业性防灾减灾科普场馆,馆内设有感受灾害区、认识灾害区、防救灾害区、儿童体验区等。场馆借助先进科技手段,采用丰富有趣的表现形式,打造逼真灾害现场,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和普及自然灾害知识,让参观者在互动中体验灾害并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1.
周萍 《中国减灾》2013,(5X):31-31
<正>人这一生所历经的生老病死,无疑都可以变成更具价值的人生经验。对于整个人类的成长和进步来说,灾难也非仅仅是负面。让儿童青少年在灾难中成长,或许是灾难带给这个世界最积极的一面。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是给当代儿童青少年最大冲击的一次自然灾害。也正是这次灾害,对我国自上而下的灾害教育、防灾减灾知识普及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201 2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启动"儿童青少年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项目",笔者有幸参与了其中一次项目活动。2012年11月27日,一个清冷的早晨,笔者一行四人赶到北京郊区一所中学,开展参与式儿童青少年防灾减灾需求评估活动。正是上课时间,校园空旷安静。来活动教室参加活动的学生们也陆续到齐,他们是从几个班级被抽调出来的。笔者发现,他们带着笔、本子和一些资料,显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1,(12):26-26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参与尤为重要。而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实现灾害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风险评估工作是提升防灾减灾工作成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参与尤为重要。而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实现灾害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风险评估工作是提升防灾减灾工作成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迪 《中国减灾》2013,(12):18-19
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社区是基本的组织单元,是强化社会对灾害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为切实加强我国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依托2013年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专项建设项目开展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5.
尚远方  唐钧 《中国减灾》2013,(5X):21-2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进步和高新科技的应用,儿童在防灾减灾中的能动力量备受关注,参与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等高度重视儿童工作,纷纷采取行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国际公约、法律,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等。1989年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童的四大权利,包括:生存权,每个儿童都享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享有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被保护的权利;发展权,每个儿童都享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参与权,每个儿童都享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这  相似文献   

16.
译者在上期介绍了社区减灾应该关注的七个方面。社区减灾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协作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亚洲各国国情不同,灾害管理体制也有所区别,因此,本文仅从社区减灾的共性方面来介绍针对国家和地方灾害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正>1月26日,以"喜迎新春佳节·人人参与减灾"为主题的2019迎新春减灾兴川游园会在四川省防灾减灾馆进行。活动中,省减灾馆将减灾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日、日常生活完美结合,在集"福"兑奖和10项闯关游戏中融入应急知识技能,让群众在"瞎子摸‘安’""保护森林""我是灾害讲解员""安全标识小先锋""学会应急""遇险求救"等闯关活动中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为普及减灾救灾知识,增强减灾救灾意识,提高社区居民避灾自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民政局严格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紧紧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区现有的机构,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正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严峻灾害形势、填补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技能薄弱短板的现实需要。本文作者认为灾害教育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构成,学校灾害教育应该首先发展,以灾害教育为抓手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3,(11):57-57
2011年以来,民政部救灾司、国家减灾中心共同实施了由联合国妇女署资助的“妇女在减灾救灾中的角色研究”项目,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等方式,探索减灾救灾工作中的性别差异,推动国家在制定减灾救灾政策中充分考虑妇女的参与和权益保护,促进灾害管理过程中男女的实质平等。10月15日,项目组在京组织召开了成果倡导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