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国家减灾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理念,积极转变业务思路,强化自然灾害监测和风险评估业务能力建设,满足新形势下灾害综合风险管理要求.为了更好支撑灾害应对关口前移工作,按照应急管理部要求,2021年国家减灾中心成立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中心(以下简称"监...  相似文献   

2.
"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研究"项目于2018年申报立项,2021年底结题.其中,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承担了"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集成平台及示范"课题,研究集成平台搭建的技术方案,开发集减灾能力调查、评估与防范技术于一体的业务软件系统和移动APP,在上海、云南、贵州、陕西、四川、海...  相似文献   

3.
<正>无人机应急云平台的搭建不仅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决策需求、灾害现场作业等提供了及时、高效、精准的无人机救援力量保障和信息支撑,同时也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加强无人机资源、人员的统一管理与调配提供了平台。河北省减灾中心加强与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的交流与学习,积极参与“国家减灾中心无人机应急云平台”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本省应急管理能力与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国家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应急管理部技术支撑单位和五大行业卫星应用中心之一,承担应急管理部牵头负责的6颗应急减灾卫星建设管理和应用,为应急管理部防灾减灾救灾和卫星应急应用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2021年8月以来,中心综合利用2017...  相似文献   

5.
<正>10月24—26日,由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东盟减灾与应急管理高官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东盟成员国、东盟秘书处、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商务部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所、江西省减灾备灾中心、卓明灾害信息中心、公羊会、宜可城东亚秘书处、瑞士发展合作署亚太办公室、菲律宾红会等中外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和救援司二级  相似文献   

6.
聚焦     
正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广东省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9月2日11时,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广东省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立即派出由救灾司、消防局、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国家减灾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支持地方做好抢险救灾和人员搜救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文字来源:应急管理部网站)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云南省严重洪涝泥石流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是统筹避难场所资源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抢险救援和应急避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应急管理部的统筹部署下,国家减灾中心组织建设了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12月7日,为深入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组有关要求,由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减灾中心业务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讲话。郑国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地方应急管理系统机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各省级应急管理厅(局)已经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4,(23):38
正11月21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合作座谈会,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庞陈敏,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范一大、总工程师杨思全,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减灾研究院有关教授、国家减灾中心有关人员等参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汛期,应急管理部组建由救灾、消防、安监、国家减灾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构成的工作组开展灾害应急工作。来自各部门的成员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协助地方开展抢险救援和灾害救助工作。本文采访了来自不同部门的工作组成员,他们介绍了工作组工作内容与之前的不同,讲述了灾区的所见所闻和感受。7月以来,我国暴雨洪涝、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多发、突发连发,应急管理部针对江西、浙江、福建、四川、甘肃、内蒙古、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地理环境复杂,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尤其以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为进一步提高灾害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不断强化灾害综合风险分析研判与评估能力,2021年,受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委托,四川省积极探索、先试先行,在汶川县、茂县、松潘县和九寨沟县开展四川省暴雨-地质灾害链典型区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与防...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无人机凭借技术优势,在各类重大灾害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作为技术、装备、专业队伍缺一不可的新技术应用,单一主体无法完成面向全国、及时有效的应急监测,需要建立融合各方资源的合作机制。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抓住国内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的契机,建立业务单位和服务单位携手聚力的重大灾害无人机应急监测合作机制,在数次重大灾害应急中,获取灾害影像、制作专题产品,为前方指挥、应急救援与灾后评估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3月11—13日,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消防救援局、国家减灾中心一行4人赴江西开展灾情管理工作调研指导。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钟世富,相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工作组先是在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召开了省、市、县三级有关部门灾情管理人员座谈会,详细了解机构改革后应急信息员队伍调整变动情况、灾情管理工作机制和相关工作经验做法、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2—3月,黄河宁蒙段进入开河期,河段冰面开始消融,防凌工作也进入关键时期。2022年,为加强凌情预报预警,确保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利用应急减灾二号A、B星和高分系列卫星数据与黄河地面站监测数据对黄河宁蒙段开河期冰凌情况进行监测,为黄河凌情发展趋势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5.
正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减灾中心立即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派员参加省应急管理厅召开的应急工作协调会,全体干部职工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全力以赴开展灾害应对工作。灾情发生1个小时后,四川省减灾中心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报送系统向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报送第一条宜宾兴文地震灾情信息;灾情发生4小时后,省减灾中心通过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生成了第  相似文献   

16.
正1月8日,为扎实推进"全国民用核设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项目"软件系统的搭建工作,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召开普查软件系统沟通会,应急管理部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办公室技术专家和技术支持单位专家、中心相关部门等普查项目工作组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应急管理部普查办及技术支持单位的专家从"软件系统"调查对象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9月11日,由应急管理部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减轻灾害风险"国际会议在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驻华协调员罗世礼、联合国外空司高级项目官员鲁克、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李新军、老挝国民议会经济委员会副主席萨尼亚·普拉塞乌斯、缅甸社会福利和救济安置部副部长吴素昂等有关国际机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李振炎 《中国减灾》2012,(6X):35-35
<正>从2010年5月起,我有幸参加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组织的小鱼洞镇应急演练等项目工作。2010年9月10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数据中心张云霞主任召集项目组人员,研究学校应急演练内容,当合议到帐篷学校演练场景设置时,大家心中无数。当场,我给小鱼洞镇九年制学校教导主任蔡统贵打电话:"演练有意设计在帐篷学校讲述‘多难兴邦’,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8日,应急管理部与中国政法大学就共建"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合作协议举行签约仪式。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尚勇出席仪式并与研究基地专家学者座谈。尚勇指出,法治是应急管理事业的基石和保障。应急管理部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尚勇强调,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18日,由民政部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灾害风险与损失评估技术培训班在北京开幕。来自阿富汗、孟加拉等8个发展中国家的1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国家减灾中心党委书记殷本杰,民政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柴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培训班围绕"灾害应急管理""灾害监测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