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红棉社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长期以来,社区将保障居民安全作为工作的重要事项,不仅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还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以提升社区的减灾能力。同时,红棉社区努力打造自身特色,积极拓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渠道,营造全社区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浓厚氛围。社区卓有成效的防灾减灾工作,为居民提供了平安的生活环境,也受到国外专业人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期,培育社区防灾减灾文化、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先进的科学方法,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守护社区居民,通过社区工作方法中的社区教育、社区参与、互动交流与培训演习等实施策略更好地保障守护社区居民,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真正做到"防灾减灾从我做起"。通过社区教育提升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通过社区广播、电视、互联网、便民宣传栏、宣传  相似文献   

3.
<正>为保障社区居民的平安幸福,湖北省松滋市斯家场镇宝竹桥社区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健全组织体系,夯实设施建设,排查灾害隐患,丰富宣教内容,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道防灾减灾的坚实长城。近些年,社区获得了多项称号,并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期,培育社区防灾减灾文化、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先进的科学方法,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守护社区居民,通过社区工作方法中的社区教育、社区参与、互动交流与培训演习等实施策略更好地保障守护社区居民,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真正做到“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徐州市丰财街道下淀社区原本是一个环境杂乱、风险隐患多的涉农社区。为了给居民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居住环境,社区党委关注民生安全问题,不断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普及,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在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进程中,社区积极动员居民参入其中,做到全员参与、预防为主,绝不让灾害变成灾难,确保了社区居民生活的稳定,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同时也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正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互联互动,是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优势和精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兴乐社区,便在多年来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上下联动,齐抓共建,创造出了适合本社区的"三联"工作法,保障了辖区居民生活的和谐与平安。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其历史悠久,世世代代的人民在这片根基深厚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举世闻名的绚丽文化。这种稳扎稳打和富有变化的创造力,至今还在延续。  相似文献   

7.
黄翠明 《中国减灾》2022,(17):58-61
<正>增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安全的生活环境。为夯实社区基层防灾减灾基础,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海涛社区扎实推进综合减灾工作,成立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应急志愿者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通过辖区全覆盖的网格员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同时,社区还利用新技术手段和多方资源,打造综合减灾工作新亮点,让防灾减灾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播,进而提升居民的防灾减灾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应急避难场所是灾害突发时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社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礼乐街道结合本地实际,强调全民参与、有效利用、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切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从而大大提升了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和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正>嘉业社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最大的保障房片区——岱善润福城西南部,区域面积近16.5万平方米。在社区成立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社区"两委"及辖区居民通过不懈努力创造了一系列优异成绩,获得了多项殊荣。同时,社区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努力提升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为居民构建平安家园。  相似文献   

10.
近年以来,湖南省津市市以争创全国"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通过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先后投资200多万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普遍提高,社区应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加强,大大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
开展社区减灾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培训向社区居民介绍防灾、避灾和减灾知识,提供社区居民开展自救的方法和实践。同时,只有社区居民亲身参与到减灾事业中,才有可能建立可抵御灾害的社区。在本文中,笔者将介绍社区培训和社区减灾工作者操作指南两方面的内容。如何开展社区培训  相似文献   

12.
防灾减灾的基础在社区,只有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整体灾害的损失才能有效降低。"5·12"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在社区减灾能力建设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大龙湖街道柳集社区,是江苏省徐州市城市改造过程中的拆迁社区。为了降低各类灾害风险对社区的威胁,保障居民的安全,街道和社区把综合减灾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从组织领导、政策创制、硬件设施、宣传教育等方面全面推进社区减灾工作,在美丽的大龙湖畔营造了一个平安幸福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林心俏 《中国减灾》2013,(12):53-53
近几年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力推的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活动,正在通过示范效应,逐步增强公众的减灾意识,提高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目前,各地积极推进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工作标准、模式和预案的细化、完善以及操作性得到很大提升。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防灾减灾局势,当前基层和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依然不少,许多地方防灾减灾工作还比较被动,只有将增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上升为一种社区和全体居民的自觉行动,才能与政府形成合力,实现防灾减灾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理合务镇林寨社区、临邑镇国寨社区分别被民政部、山东省民政厅命名为2014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山东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近年来,临邑县通过健全完善社区防灾减灾制度、加大投入配备防灾减灾设施、建立社区救灾抢险应急队伍等措施不断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同时,临邑县还通过定期向社区居民  相似文献   

16.
为普及减灾救灾知识,增强减灾救灾意识,提高社区居民避灾自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民政局严格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紧紧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区现有的机构,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陈罡  李武 《中国减灾》2010,(2):42-42
2009年4月份以来,湖北省竹山县民政局采取五项举措,深入推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从强化防灾减灾措施、加强舆论宣传、建立应急机制、进行实战演练着手,进一步提升社区应急管理和居民自我防范的水平,加快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步伐,提高了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南平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从2008年开始,在所辖10个县(市、区)的23个社区开展创建活动。截至目前,13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力提升了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各地都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评。南平市民政局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民政系统全年绩效管理考评指标体系,充分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永川区以社区为平台,以创建减灾示范社区为载体,以构建社区防灾减灾安全屏障为着力点,加强资源整合,努力探索创新,全力推进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基本形成了“居民自防自治、社区群防群治、部门联防联治、单位协防协治”的社区防灾减灾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1,(11):63-6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社区防灾减灾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紧迫。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在全国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07年9月,民政部制定并印发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在社区减灾机制、应急预案、减灾基础设施、减灾宣传教育和居民减灾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