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4月中下旬,我随中国共产党友好代表团访问了赤道几内亚。访问仅仅四天,但感受颇多,所见所闻难以忘怀。 感受热情与真诚 4月19日代表团经欧洲转机,飞行了近6个小时  相似文献   

2.
2021年9月,我应中国经济联络中心邀请,作为在华外国工商界代表团的一员访问了新疆。这是我第一次访问新疆。启程之前,我的内心充满好奇和疑问,因为以前对新疆的了解大多来自西方媒体“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等连篇累牍的报道。但当我踏上新疆土地的时候,目光所及是干净整洁的街道、拔地而起的高楼、熙熙攘攘的商铺和洋溢在人们脸上幸福的笑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为新疆的繁荣稳定感到高兴,也对西方政客和媒体肆意编造谎言抹黑污蔑新疆的行径感到气愤!  相似文献   

3.
初夏季节,我随张志军副部长率领的中联部代表团访问了芬兰、挪威、冰岛、丹麦、瑞典五国.此访是我部1989年以来向北欧地区派出的第一个党的代表团,代表团同五国15个政党的领导人等进行了会谈,达到了"增进了解、促进对话、发展友谊、扩大交往"的预期目的.期间的一些所见所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4.
2001年12月21-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了北非的利比亚,我有幸作为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参加了这次访问,并参加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与尉书记的会见.这是我1991年来第二次访问利比亚,但却是首次亲眼见到卡扎菲这位声名显赫、神秘莫测的风云人物.结束访问回国后,我参加尉书记和卡扎菲会见前后所发生的一切一直历历在目,总是挥之不去,思忖再三,决定还是写出来以飨那些曾访问过利比亚,或对卡扎菲本人比较感兴趣,但却无缘面见他的读者.  相似文献   

5.
细心人可能会知道,在诸多涉及饮食文化的文章中,最常被提到的名字是中国和法国两大菜系。我第一次品尝法国菜是在法航班机上,热情美丽的航空小姐送来了六七道冷热菜,也送来了法国饮食习惯与中国大相径庭的印象。对宴请的感触,却是在里昂市政府为我们广州市新闻代表团举行的“洗尘”宴会上。作为对1988年里昂市新闻代表团访问广州市的回访,我们于1989年1月来到法国,这片“彩色的国土”的富饶和现代化,很快就给代表团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里昂市现代化的纺织、汽车制造、石油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我有幸跟随中国共产党友好代表团访问了也门.这是多年来我首次出访阿拉伯国家.兴奋之余,不免有些好奇.百闻不如一见,在也门访问虽只有短短的几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随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出访埃及、约旦和伊朗三个中东国家。此行主要目的是与这些国家的研究机构就当前的中东形势及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进行学术交流。就在我们结束访问回国不久,约旦首都安曼发生了连环爆炸案。尽管作为一个中东问题的研究者,笔者对约旦因地缘政治原因造成其安全环境的脆弱性早有认识,但这一事件依然令我们感到十分震惊,它完全打破了刚刚结束访问时,安曼至少在表面上给我们留下的平静而安宁的印象,增添了我们对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的忧虑和不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拉关系的快速稳步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拉美地区政党的交往也日趋活跃,每年都有数十个拉美国家的政党代表团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访问中国,中国共产党也应邀派出不同级别的代表团访问拉美.  相似文献   

9.
5月中旬,应挪威"道德重整"组织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的邀请,朱达成副会长率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访问了挪威、德国.我作为代表团一员,工作之余有机会亲眼看到和感受这两个欧洲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环境,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是中国对外联络的一个重要民间组织,已有21年的历史,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组织有交往.在北京,代表团与交协、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国经济联络中心的负责人进行了交谈.除北京外,访问了西宁和上海,分别会见了青海省和上海市的领导,了解了中国的扶贫工作,参观了乡镇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经济开发区、居民住宅区和技术、旅游职业培训学校等.  相似文献   

11.
潘绯  冯茵 《当代世界》2012,(4):15-18
应阿尔巴尼亚民主党、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人运)和肯尼亚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3月17-29日访问了上述三国,并过境顺访津巴布韦.代表团一行有中联部副部长艾平,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士祥,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北京副市长苟仲文等. 此访是在中国"十二五"规划取得良好开局和两会圆满召开之后,中国领导人对欧非三国进行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动.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1月16-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访问了苏丹和南非:这次访问是应两国执政党苏丹全国大会党和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的邀请进行的.我参与了访问的全过程,有幸亲身经历这一必将载人中非友好史册的重大事件,亲身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亲耳聆听中非双方领导人对中非合作的战略思考。现将自己的一些见闻写出来,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3.
搭桥之旅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我在中国驻 西德使馆工作。1981年9月,以李一氓为会长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在北京成立。当时任交协副总干事的王务安写信给我,希望我能协助打开国际交流协会同德国政治组织和民间组织的联系。我首先想到了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因为在这几年工作中,我曾陪同对外友协王炳南会长、全国总工会陈宇副主席等我国工会、共青团、妇联、友协及文化代表团访问过艾会。艾会国际部长班格特已是我的老朋友了。我打了一个电话,班格特表示马上可以见我。  相似文献   

14.
7月21日,我有幸作为"中韩青年友好交流计划"的首批成员,随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副主席胡伟率领的中国青年代表团共200人访问韩国.根据今年5月中韩两国政府签署的<青少年交流协议>,韩国政府从2004年开始连续三年邀请500名中国各界优秀青年代表访问韩国.该团正是应韩国政府的邀请,双方共同实施的一项大型中韩青年友好交流项目,同时这也是全国青联自1985年以来派出的最庞大的青年代表团.  相似文献   

15.
2021年9月23—27日,应中国经济联络中心邀请,我作为团长率在华外国工商界代表团访问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和田及乌鲁木齐三地。我这次访疆之旅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台湾公民社会印象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受台湾法鼓山人文基金会的邀请,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代表团一行12人先后参观和访问了台湾的法鼓山佛教基地、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等文化机构。作为代表团的一员,在短短一周时间里,我最感振奋和难忘的是台湾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7.
2003年2月中旬,我有幸作为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的一员,随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交流协会副会长万国权先后访问了非洲的毛里求斯、津巴布韦和过境南非,亲身感受到了非洲那炽热、古老、神秘的风韵,其印象深刻难忘。 带着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深情厚意与热切的关注,2月14日我们踏上了飞往非洲这一神奇之旅。  相似文献   

18.
3月22-29日,我有幸随团访问了埃及.结束在开罗的工作访问并参观了举世闻名的吉萨金字塔和国家博物馆后,埃方安排我们赴南部参观.几年前,我留学埃及时曾到过卢克索和阿斯旺等地,但此次南方之行却给了我全新的感受.我们坐火车到卢克索后,乘一艘豪华游轮溯流而上,且行且看,饱览了尼罗河的秀美风光,领略了古埃及文明的神秘与灿烂.  相似文献   

19.
又到了母亲的忌日,母亲离开已经整整三年了.从来不敢触及心中伤痛的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回忆慈祥可敬的妈妈…… 妈妈的骄傲 在妈妈的眼里,我是她的骄傲,一直都是. 我是幸运的.在我的农村老家,封建思想特别严重,重男轻女是其中的普遍现象.但在我们家里却不会这样,因为我的妈妈是个很有思想、有主见的女人.我们家中兄妹五人,成年后有三个孩子离开了农村:大哥毕业后去了保定,不仅过上了城市生活,还转成了商品粮户口;大姐接了爷爷的班到信用社工作,成了月月拿薪水的县城正式工;而我作为兄妹中的老小,没有任何独特之处,却不想成为了一名女军人.  相似文献   

20.
8月初,我作为中联部青年干部访日代表团的成员第一次来到日本.在东京、大阪、京都、北海道的札幌,我们拜会了日本几个主要政党,参观了名胜古迹和牧场.日本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对日本的感觉也丰富了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