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黑龙江省的三家兵工企业建华机械厂、华安机械厂和庆华工具厂创造了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三项经验,又在总结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工作法,不久后被毛泽东概括到著名的"鞍钢宪法"中。"两参一改三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企业  相似文献   

2.
前面已经讲过,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工业的基本方针。那么,在工业企业管理中,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贯彻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企业日常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工人和技职人员密切结合,共同研究和解决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王晓梅 《理论学刊》2007,8(9):35-37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对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的探索过程中,提出了被毛泽东誉为"鞍钢宪法"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这一思想作为我国工业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经验,是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的,有其合理性,为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然而,它又是大跃进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具有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左"的倾向,还是不完备的。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領寻下,領导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員(管理干部)“三結合”的方法,是在企业中实行“两参、一改”的条件下,在群众运动广泛深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党依靠工人阶級办好企业的群众路线的更广泛运用,是我党对于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創造性的发展。“三結合”的过程,是不断使生产关系适应  相似文献   

5.
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这是《鞍钢宪法》规定的一条基本原则。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这种提法不科学。理由是:(1)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怎么仅仅是“参加”管理呢?企业的最高权力应属于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只能由职工大会或代表大会决  相似文献   

6.
在一九四九年三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明确指出了,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的方针。依靠工人阶级管理企业,是我党的阶级路线,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要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就必须坚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动工人参加管理,这是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重要原则。工人参加企业日常管理的制度,就是经常地有效地贯彻这一原则的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集中解决我们党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学习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我认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认识的问题,一个是实践的问题,也就是"知"和"行"的问题。"知"与"行"是相辅相成的,"知"是解决价  相似文献   

8.
大跃进运动以超英赶美为目标,运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毛泽东进一步探索提高调控经济的能力,提出要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来发展经济;提出了"全国一盘棋",增强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控制能力;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提出了经济发展必须保持综合平衡的思想;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这些思想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智慧和独创之处,对我们党今天进一步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玉国 《前线》2013,(9):35-36
自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通过扪心自问、躬身自省式的学习与思考,触动很大,在践行群众路线和加强作风建设方面获得了许多新的认知和感悟。穿越时空悟真谛,进一步理解了"群众路线是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围绕"群众路线是生命线"这个主题进行学习和思考,我形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工作方向,就是坚守生命线之魂。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群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4,(10)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学习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坚持学习与实践并重,着重推动理论武装、历史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统一,既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解决行动自觉问题,努力做到深学、细照、笃行,推动活动取得实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4,(15)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群众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基本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扎实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才能真正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为群众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劳动者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的探索,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这一探索包括:提出了“人人起来负责”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工人参加管理”的企业制度;试行了“三结合”的国家机关的改革等。毛泽东探索的方向是正确的,也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留下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14,(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指出,2013年抓作风问题开了个好头,我们要一步一步深化下去,"要乘胜前进,固化‘为官不易'成果"。这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改作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河北省作为总书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要在乘胜前进改作风,固化"为官不易"成果上继续走在前、做表率。在着力解决作风问题的同时,向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延伸。这次改作风动真碰硬,中央对领导干部的"吃、住、行、游"等行为划定了  相似文献   

14.
孙煜华 《求是》2013,(2):32-33
近年来,改革话题一再成为舆论热点。围绕改革的议论中,"凝聚改革共识"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讨论形成的最大共识,是"必须改革"这个判断,而对"改什么"和"怎么改",则争议比较大。也就是说,谁都赞成改革,关键是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鲜明特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所以成效显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化问题导向。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们更应该牢牢抓住问题导向这个"牛鼻子",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务求取得实效。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是基础。当前,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形式的学习教育已经全面展开,各基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13,(10):62-63
<正>周恩来是我们党最早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一概念的领导人,他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形成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早在1929年9月,在他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中不仅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而且赋予群众路线比较明确的含义,还专节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指出红军在所到地区进行筹款时,"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论及没收地主豪绅财产问题时,又提到"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式。此后,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周恩来还提出了许多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和观点,如  相似文献   

17.
以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勤俭办企业,是我们办好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根本方针。经济核算,正是把勤俭办企业的革命精神贯彻到企业管理中去的一种有效方法。吸收广大工人群众参加经济核算,是工业企业经济核算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一)群众核算是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经济核算  相似文献   

18.
<正>"‘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大家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践行"三严三实"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释"三严三实"的意义。在学习中,"人民事业"被多次提及,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相似文献   

19.
"鞍钢宪法"是新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种探索。由于历史原因,其本身成为政治运动的牺牲品而遭到废弃;加之其发展历史不长,在理论归纳上也不尽成熟。但其思想却在国外倍受重视,并以多种形式在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治理中逐步扩展,从而成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管理思潮。"鞍钢宪法"对解决我国企业改革和治理中的难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更是有开创性意义;同时对解决西方企业制度的不足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在集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可以从长度、高度、深度和宽度四个维度来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一、历史的长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群众路线史",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看,9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实质上就是一部"群众路线史"。党的群众路线经过了提出、形成和发展完善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党都对党与群众的关系等问题有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