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个政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有力量源泉,才有生命力。只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无往而不胜,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群关系,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进一步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回望中国共产党92年的成长史、奋斗史、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中国革命才取得了最后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蔡克文 《理论研究》2013,(3):36-39,59
毛泽东在执政权力资源建设方面不仅善于开源,而且善于节流。他坚持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权力资源的源泉,权力资源的使用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要为人民服务,这样我们党才可能会有取之不尽的执政权力资源。同时,必须坚持正确的权力资源运作机制,强化对权力资源的监督,建立健全维护权利资源的规章制度,这样我们党才可能会有用之不竭的执政权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始终是我们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领导方式。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党才有力量,才有智慧。  相似文献   

5.
解洪 《求是》2005,(23):41-42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宜宾市委从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出发,注重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把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确保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作为对党员干部的一项根本要求,取得了较好成效。一、着力构建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科学决策机制我们制定和实施的每一项方针政策,都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的方针政策只有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才会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这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问…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是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七十年来,正因为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因为广大共产党员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牺牲精神,赢得了群众信赖和支持,党才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才将共产党选择为自己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7.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党群关系是一个根本政治问题。江泽民指出:"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群众观点是我们的基本政治观点。""我们讲政治离不开人民群众。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而讲政治从根本上说就是讲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否则,政治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8.
党的形象的好坏,党的作风的好坏决定着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又决定着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正因如此,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并且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党员都要始终牢记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真正把我们党看成自己的代表,看成自己的依靠,看成自己的主心骨。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就是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9.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1,(13):9
一个对人民群众毫无感情的公安民警,绝对不可能为人民群众执好法、服好务。公安民警怎么做才算是人民群众的"亲人"?这个衡量标准在人民群众心里,评判权在人民群众手里。  相似文献   

10.
网闻摘录     
《党员干部之友》2013,(6):62-62
如果我们不为人民办实事,不如让人民另请高明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给我们权力,就是为了要我们为他们办实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我们又要掌权,又不为人民办实事,那还不如让人民另请高明。人民是否拥护共产党,并不是看共产党说了什么,而是看共产党做了什么。战争年代,人民群众那样  相似文献   

11.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用生命、鲜血和骨肉支持革命,铸就了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红嫂精神"。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深厚执政资源。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中来考察,  相似文献   

1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我们党亲民、爱民、为民根本立场的生动体现。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树立以民为根、以民为本、以民为天的思想,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前提。以民为根,一切相信群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其创新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我们党的一贯教导。然而,只有在近年来国际国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和动乱之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问题,才更为突出地引起了全党的警觉。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及时地作出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严肃地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相似文献   

14.
范鹏 《党的建设》2013,(7):27-28
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众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高度重视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表明,正是由于我们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我们党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我们党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且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罗雄 《学习导报》2014,(21):34-36
1937年5月,刘少奇在《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一文中指出:"只有我们的同志尊重群众、信任群众,群众才会尊重我们、信任我们。"刘少奇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白色恐怖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创造性地提出了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信任群众开展白区工作的群众观,巩固了工会组织、壮大了党的队伍,对于我们今天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纵观毛泽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的一生,我们会深深地感到他始终在忠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崇高的使命。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处处都能看到他倾尽心血关注人民疾苦,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看到他对人民群众无限关怀的赤子之心和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同志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党的建设要增强活力。这对我省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对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认真理解贯彻。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引发党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共鸣。一、从党的建设的出发点来看:要始终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早在四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并强调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建设也不例外,也要从人民群众出发,始终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党的建设才能拥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党的建设来说包含着深刻的意蕴,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其中,"代表"是基本要求,即要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之中,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热爱人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正园为我们坚持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事业才一步步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4,(6):1-1
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把作风建设作为自己的生命线,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生共死、同甘共苦,以“‘延安作风’打败了蒋介石的‘西安作风”’。长期执政之后,脱离群众的危险时刻考验着我们,对作风滑坡的警惕,一刻也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20.
讲政治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大兴安岭林管局党委宣传部长郭守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我们党所以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爱戴和拥护,成为社会事业的领导核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战争年代,我们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