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随着《合同法解释(二)》出台,我国正式规定了情势变更原则,但却未能明确该原则和商业风险的界限,尽管两者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章从现行法规定出发,总结我国法院的有关判例,分析原则背后的民法原理,并参考美国法的相关规定,对商业风险和情势变更的区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还是有关合同的国际示范立法 (在这里特指《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欧洲合同法原则》)都确立了“合同必须信守”的原则 ,原因在于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甚至在美国人的观念中 :“正义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就在于对合法契约加以维护。”基于上述原则和观念似乎很难有情事变更原则的生存空间 ,但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社会的剧烈动荡给契约必须严守的原则提出了挑战 :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固守绝对契约的观念会给当事人造成极其不公正的后果。而法律的价值不仅仅是维持信用和契约自由 ,它还要追求公平。大陆法系的学者为此提出了情事变更原则 ,他们的理论各不相同 ,但是都反映了在信用 (契约必须严守 )与公平之间进行选择时的谨慎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情事变更原则或合同履行受挫原则作为合同必须信守的例外。因此理论和实践都对情事变更原则适用条件及法律效果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大陆法系的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基础、使用条件及法律效果 ,并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是现代民法中两个不同的法律制度,二者在历史渊源、制度本身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司法实践中应对二者加以区别。当前,我国立法应尽快确立情势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4.
情势变更原则在我国的司法实务中适用广泛,而立法却存在滞后现象,必然导致法律适用的障碍。立法者应当把握民法法典化的契机,在正确认识情势变更原则立法必要性的前提下,充分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关于情势变更原则的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广泛吸收学者先进的立法建议,对情势变更原则做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情势变更原则辨析--从建筑材料大幅涨价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以来,建筑材料价格暴涨,因此给众多施工企业带来极大困难,并由此引发了投资方与施工方的广泛纠纷.本文结合这一异常价格现象,对商业风险和情势变更原则进行分析并作一定区分,同时对我国关于情势变更原则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情势变更原则是关于处理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情势变更引起合同效力变化的重要原则,我国现行法律尚无明文规定。确定情势变更原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冲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笔者就情势变更原则的有关理论和实务问题作一些阐述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契约严守原则是合同领域的基础性原则,但由于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标的是现实不存在或尚不完全存在的,从预售合同成立到合同全部履行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国家法律政策的重大调整、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价格的起伏等可能导致商品房市场价格的异常变动或合同不能按约履行,而需要适用情势变更原则.但实践中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往往难以区分,需要分析情势变更的适用条件,对情势变更做出界定.  相似文献   

8.
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引发情势变更曾一度作为部分学者阐述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制度差别的重要依据,然而这只是因为立法与学术探讨中没有正确区分不可抗力事件与不可抗力制度从而导致的误读,这样的误读也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的困惑。情势变更制度的核心在于其合同变更权。可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总结,实际法条的解构,真实案例的分析以正确区分不可抗力事件、不可抗力制度以及情事变更制度,以期对实践能够作出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关于情势变更规则的规定,突出了其非不可抗力性的特点。文章通过对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的概念及其规则的比较,以及对该司法解释条文的解读,认为因不可抗力影响导致合同履行艰难的情形,应当适用情势变更规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法至今未采纳情势变更原则,但该原则已为有关司法解释及审判实践所认可,从维护公平及诚实信用,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出发,在立法中确立情势变更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95~2001年的统计资料,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益远高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原因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总体上远高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而商业伦理所关注的则是企业的管理人员、雇员在进行商业活动时所应遵守的伦理规范。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历史考察,比较分析其发展过程,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而法律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法律风险对商业银行风险总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应认识到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和法律风险管理进行定位的基础上,阐述了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管理的宏观原则,最后从微观角度提出了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信用卡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一项比较新兴的业务,也是一项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业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的不断发展,其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对商业银行的危害性极大,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因此,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地对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也势在必行。在诸多的管理方法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缺口管理法。根据资产和负债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来确定相应的政策。同时面对入世,提出利率风险管理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品房预售合同购买人直接基于合同享有的权利为债权。预售合同登记与否不影响购买人享有债权,但对购买人权利效力的强弱有影响。现行司法解释在一定情况下赋予购买人权利以物权效力保护,但在权利定位、对抵押秩序的影响和与物权法定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大陆法系民法承认物权与债权区分的局限性,以预告登记制度保护不动产物权受让人。我国应借鉴预告登记制度,更新认识并改造预售合同登记制度,完善购买人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17.
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范围看,商业贿赂犯罪有法典型、附属刑法型和耦合型三种立法模式,我国应当转换立法思维,采用耦合型立法模式。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范围应扩张至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避免出现处罚的空隙。商业贿赂犯罪的行为对象应当界定为利益,包括财产、财产性利益和非财产性利益。“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应作为商业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对于商业贿赂犯罪,应当增设罚金刑和资格刑,商业受贿罪和商业行贿罪的刑罚应保持均衡。  相似文献   

18.
[摘要] 夫妻配偶在当代社会都获得了商事能力,可以共同或者单独从事商事活动;夫妻商事能力的获得是男女平等原则在商法领域的反映,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夫妻在从事商事活动时除了要享有相应的权利之外还应承担众多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保护与配偶商人从事商事交易活动的第三人的利益,配偶商人应当承担公示夫妻财产制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银行在住房消费信贷中承担着较高的风险。应根据住房消费信贷的特点和我国的社会现状,完善有关住房消费信贷的法律制度,使住房消费信贷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