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证券发行信息公开制度是公开发行有价证券者 ,以维护公司股东或债权人合法权益为宗旨 ,将公司信息完全、准确、及时地公开 ,以供证券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的法律制度。证券发行公开制度是公司信息公开制度的组成部分。一为了确保信息公开 ,各国均以法律强制保证信息公开。可以说 ,强制信息公开制度是信息公开制度生命力之所在。强制信息公开制度意义如下 :1 利于投资判断。从投资者角度看 ,投资获利是唯一的目的。要从种类繁多的有价证券中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机会 ,投资人应当对发行公司的资信财力及运营状况有充分了解。从证券价格形成角度看 ,…  相似文献   

2.
略论证券市场信息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略论证券市场信息效率高春涛●王庆仁有效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理想状态,其证券价格是证券投资价值的可靠估计。然而,现实的证券市场中,过高的信息成本,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从而使得帕累托最优的交易不能实现,这就需要国家权力的介入以纠正信息偏差,通过制度安排来...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证券法规都要求上市后的股份有限公司负有公开、公平、及时地向全体股东披露一切有关其公司重要信息的持续性责任。可见上市公司不仅是一个信息源,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布新信息的动态信息源。新信息的出现都有可能导致人们改变旧的判断,形成新的判断,从而导致证券交易价格的调整。一个比较公平和合理的证券价格应该是一个能够随时比较完整地反映影响人们的预期因素的价格。而各种影响人们预期的因素能否被及时地反映到证券价格中以及它们被反映的程度,虽然取…  相似文献   

4.
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最终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建立和完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能够进一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更好地防止证券违法的发生,协助证券管理,鼓励投资者提起民事诉讼也符合国际惯例,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崔明霞 《团结》2004,(6):38-40
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世界范围内主要有三种:审批制、注册制和核准制。采用哪一种制度与一国的证券市场发育水平和监管体制有关,在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是注册制,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其证券发行审核制度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证券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一直在进行着变革。2003年末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和2004年5月第一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公布,拉开了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革命性变革的序幕。一、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变革回顾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经过了由行政审批制、核准通道制、保荐人制度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是证券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入理解现代证券市场建设与运作的关键。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原因在于 ,制度缺陷造成虚假、迟滞的信息披露和庄家对股票的操纵以及市场监管乏力  相似文献   

7.
刘春梅 《理论探索》2004,(5):105-106
证券市场的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违反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规定和违反证券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等违法行为。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加以规制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证券市场监管机制 ,其次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5)
2015年,我国将迎来资本市场基本大法——《证券法》的修订完善,随之产生扩大证券范围、探索证券发行注册制这两大突破。在注册制的环境下,证券发行的审核将放宽,为保证发行上市的证券质量,加强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是必需的。保荐人在信息披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适应注册制的环境,有必要完善我国的保荐人制度,使其凸显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实现证券市场的成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姚玉洁  潘清  兰天鸣 《瞭望》2020,(16):46-47
与瞒天过海式造假、凶猛任性的市场操纵形成反差的是,我国证券市场对违法主体的罚金和民事赔偿往往只是“罚酒三杯”。优化证券民事诉讼制度,成为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当务之急。上海金融法院日前发布的国内首个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机制规定,积极探索符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和司法需求的民事诉讼机制。被称为中国版的证券市场集体诉讼破冰,有望改变证券市场违法成本偏低、中小投资者维权成本偏高的顽疾,同时也为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试点扣上逻辑“闭环”。  相似文献   

10.
内幕人员、非内幕人员实施的内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侵害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管理、交易秩序和有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构成“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正确理解內幕信息和犯罪构成要件对准确认定该罪有关键作用。国家立法应对内幕信息公开的标准明确化,同时借鉴国外的做法,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来追究该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邱盛 《学理论》2011,(11):59-60
从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和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到今天,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二十七个年头。证券市场的欣欣向荣,使得证券监管体制和法制不断走向完善;同时,也要看到证券投资者保护的状况和监管的效率仍有许多地方令人堪忧。尝试对中国证券监管的现状作出实证分析,并阐明完善证券监管必须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出发,合理界定政府监管权力和证券自律机构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对于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以及对于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各国都在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立法工作。本文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目的、最新发展趋势、意义、要求等方面 ,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加强和完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向标准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是指因其特殊地位而获取上市公司内幕情报的人员,利用该信息转为公开信息前的时间差,进行证券交易以牟取暴利的行为。内幕交易破坏了证券交易公开、公平的原则,扰乱了证券交易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近年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均加重对其处罚的力度(包括刑罚)。1993年9月2日,我国证券委也颁布了《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其进行法律制约。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第五次通过的新刑法典将证券内幕交易上升为刑事责任加以制约。1998年12月29日,历时七载并五易其稿的《证券法》终于出台,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为主题,对美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的重点进行了介绍,从行政法视角剖析了其制度特点,并结合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得到了如下有益的启示:行政救济和诉讼救济之间的良好衔接,注重隐私权法保护与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协调,信息公开诉讼中特殊规则的存在,信息公开诉讼的原告资格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5.
许昕 《学理论》2013,(11):98-99
太平洋证券的上市模式遭到多方质疑,不管是利益集团刻意操纵抑或监管部门监守自盗,归根结底是我国的证券审核制度出现滞后和漏洞。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有关监管法规办法,对太平洋上市过程进行法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上市有一定的可行性,因为面对股改诸多的新问题,现行证券审核制度确实有所缺漏,亟须弥补与改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立法概况入手,采用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行政法视角剖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具体建议:确立穷尽行政救济原则和司法最终原则;确立公民知情权的宪法地位;建立信息公开审查委员会和不公开审查制度;构建反信息公开诉讼制度的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高费率的佣金制度,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消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加快佣金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形成共识。在专家提出的不同的改革方案中,低费率固定化的渐进改革佣金制度比较符合现今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如何采用实施,将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渐进式改革 方案的选择 目前,关于证券经纪佣金改革,有人提出激进的主张,要求毕其功于一役,将目前的固定化高比率的  相似文献   

18.
马鹏 《学理论》2015,(8):55-56
当前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这一改革对我国形成良好的证券市场生态至关重要,然而诸如强制保荐制度等现行法规定在注册制改革下有无存在的必要,需要对这些制度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确立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立我国证券信息披露制度 ,要根据政府干预理论做好政府对市场干预和监管工作 ,要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由上市公司负责证券信息的披露 ,要依据社会正义理论制定证券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80年代开放证券市场以来,市场流通体系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包括国债、金融债、公司债、投资基金等几大系列十几个券种的证券发行与流通市场,呈现以上海、深圳交易所为中心辐射全国上百家证券公司的格局。证券市场容量的扩大,证券品种的多元化和迈向国际化,吸引了社会各方资金的投入。进入90年代,值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机遇,作为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证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前景更为广阔。为配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促进证券市场良性发展,有必要尽快对滞后的证券市场征税制度进行改革。一、现行对证券交易征税存在的问题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