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是一个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量态势,但却不排除存在局部地区或部分就业岗位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劳动力的市场短缺存在摩擦性短缺、结构性短缺、季节性短缺和经济周期性短缺等几种类型。近期我国出现的"用工荒"形式的劳动力的市场短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以结构性短缺为主,同时其他几种类型也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2.
张传鹤 《理论学刊》2005,(12):58-60
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实现两性和谐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妇女在就业中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造成女性在劳动力市场遭受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传统性别偏见的作用;二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要求;三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在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方面工作力度不够;四是部分女性综合职业素质偏低。要有效消除各种性别歧视现象,就必须大力批判陈腐的性别观念,宣传先进的性别观念和维护平等就业权的意义;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创新对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救济保障途径;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要加大工作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妇女的综合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达到二者均衡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和谐稳定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方向。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具有特殊性,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以及内部劳动力市场过于安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过于灵活的现状,为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的方针。把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状态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所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技能作为工作重点,同时改变体制内劳动力市场的僵化状态,加强对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保护引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与劳动的雇佣关系时,提出了劳动力商品理论,劳动力的内涵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我国劳动力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属性,根据这种特殊性,应该不断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市场缺陷为国家调控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内在依据。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分配不公、就业歧视等劳动力市场缺陷在我国表现得愈益严重,加强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控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控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为此,必须采取加强劳动力市场供求调控、健全工资调控体系、完善失业调控体系、实行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对策,切实加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调控。  相似文献   

6.
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多元分割状态,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主次分割、区域分割和产业分割。这种分割使劳动力市场信号失灵,对中国就业影响颇大。因此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就业遭遇性别歧视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因而政府必须制定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但这一政策同样有失灵的可能,本文着重分析造成政策失灵的原因,包括政策本身不完善、政策调控对象的策略行为削弱了政策效应、政策实施机制不健全以及产生性别歧视的社会经济根源仍然存在。并对如何完善我国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奋斗》2004,(12):36-37
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展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搞好用工信息搜集、农民工培训和市场对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和推动农民外出打工”的部署,全面完成省妇联年初确定的“积极发展劳务产业,推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全年完成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35万人”的工作任务,省妇联组成两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上。但是,当人们把这一传统理论,即高度抽象化的理论,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权益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任丽新 《理论学刊》2003,(4):111-114
以身份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我国城市社会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 ,对农民工在就业、健康及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对农民工权益的损害不仅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公正原则 ,而且也会使社会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必须寻求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部地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  尹继东  万军花 《求实》2005,(5):40-43
中部地区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中存在着市场网络建设滞后、劳动力培训力度不够、劳务工合法权益保障不力、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尚存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建设,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黄红 《唯实》2004,(11):21-24
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必需.目前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还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其中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是主要制度障碍.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创建有利于加快建成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对东道国的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非常复杂,既与FDI的进入方式有关,也与东道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劳动力质量等因素有关。尽管FDI对我国就业的总体贡献并不突出,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FDI的就业效应比较明显,其贡献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FDI在增加国内就业的同时,对促进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与市场化配置、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和薪资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依赖跨国公司培养我国的企业家是不现实的,国内民营企业的发展才是我国企业家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域广阔且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因而劳动力流动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聚焦于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关系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民工潮、用工荒及城乡结构性失业等问题逐步严重化,尽管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尚未从根源上破除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障碍。依据课题组所进行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制约因素进行权重比较,甄选出七个主要制约因素:城乡居民工资差异、户籍、社会保障、家庭收入来源、从事行业、工作环境以及最高学历,这七个因素占到总制约因素权重的67.69%,并根据这些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力已达7.4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党校学报》2004,(2):16-16
  相似文献   

17.
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取消限制劳动力在城乡间和区域间流动的规定,打破就业的城乡壁垒和地区壁垒,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是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目前一些城市出台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的规定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在事实上部分剥夺了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劳动的自主权,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间和区域间的流动,不仅有碍于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也不利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当前,一定要从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双重压力出发,积极探索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新路子,建立城乡双向调节的…  相似文献   

18.
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前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不足现象同时存在,其原因主要在于低素质劳动力多而高素质劳动力少的结构性矛盾。本文试图通过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析,论证只有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主动承接发达国家逐渐外移的高新技术、金融、服务等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产业,使中国在取得更大的全球产业竞争优势的同时,解决中国的劳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仪  李亚楠 《新视野》2023,(5):105-113
过去40余年里,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多数发达经济体经历了劳动力市场极化现象,主要表现为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的上升、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的下降。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极化趋势,但与美欧等国存在重要区别:美欧劳动力极化主要体现为高技能就业比例的上升,我国主要体现为低技能就业比例的上升。自动化技术进步可能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极化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城镇化、经济数字化转型等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劳动力市场极化可能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教育改革等,有助于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极化现象并减轻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赖德胜 《前线》2013,(1):37-40
中国从上世纪末期开始了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展,这不仅对教育界是一件大事,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也是一件大事。数据表明,1998年招收大学新生108.4万,1999年的招生数则达到159.7万,增幅将近50%,而且以后连续多年都维持了较高的扩招速度,2010年的招生数高达661.8万,在校生数也从1998年的340.9万增加到了2010年的2231.8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上升到2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