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问题探讨周杰,周强自从1989年国务院发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下称《条例》)提出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以后,理论界和司法机关对此颇有争议。1990年,司法部根据《条例》规定,发布了《民间纠纷处理办法》(下称《办法》...  相似文献   

2.
鲁海军 《人民司法》2023,(17):40-43
<正>【裁判要旨】非国家工作人员与他人共谋,成立特定公司对外从事与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有关联的业务,以为受托人提供居间合同服务的形式,掩盖共同受贿的实质目的,应按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以受贿罪定罪处罚。案号一审:(2021)苏0813刑初40号  相似文献   

3.
行政机关从事某些准司法性的行为,即以第三者的身份对相对人之间所产生的争议进行裁决已是一个不可遏阻的趋势。这一趋势是伴随着警察国家向“福利国家”的转化而产生的,是国家职能的转化,权力的分聚离合的产物,也是司法机关无力应付日益增多的纠纷案件,向行政机关“转让”某些裁决权的结果。而各国大都采用将最终裁决权保留在法院,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我国法律亦有类似规定。大体上分三类:第一类是主管行政机关对有关损害赔偿问题作出裁决,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五条、第39条、《土地管理法》第53条、《专利法》第60条、《邮政法》第35条、《食品卫生法》第40条、  相似文献   

4.
《民间纠纷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16条规定,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制作的“调解书自送达之岛起生效,当事人应当履行”,第21条规定,“基层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当事人必须执行。如有异议的,可以在处理决定作出后,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15天不起诉又不执行的,基层人民政府根据当事人一方的申请,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执行”。明确赋予基层人民政府制作的调解书和处理决定书有一定的行政执行效力,但《办法》未对基层人民政府如何执行作出具体规定。这里,我们试对调解书和  相似文献   

5.
关于行政机关居间裁决诉讼性质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行政机关居间裁决诉讼性质的研讨林莉红一、行政机关居间裁决的含义和种类行政机关居间裁决,是指行政机关在其主管的某一领域,以第三者的身份对民事争议进行裁决、处理的活动。通常情况下居间裁决有行政机关的裁定或决定,一般还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当事人逾期不...  相似文献   

6.
葛立刚 《人民司法》2023,(17):26-28
<正>【裁判要旨】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暴力冲突中,对方先动手但手段并非过激,此时应优先提倡互谅互让,不鼓励行为人直接还击;行为人不能保持克制而予以还击并造成对方轻伤后果的,也不得仅以轻伤后果推定行为人的还击系在伤害故意支配下的伤害行为,而仍应当结合冲突起因、还击强度及行为人事后反应等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认定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相似文献   

7.
某村因经常发生偷电问是,村“两委”便于1995年1月1日晚组织对村民用电进行检查,共查出10户村民有偷电行为。经村“两委”研究决定,每户罚款200元。1995年1月3日上午,该村“两委”专门召集偷电户开会,村党支部书记徐某代表村“两委”宣布了罚款决定。村民丁某(女)既不承认偷电,又不服  相似文献   

8.
法发[1993]21号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近年来,各地普遍反映,一些地方的民间纠纷,是经乡(镇)司法助理员调解后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不成,而由乡(镇)人民政府作出调处决定的,所制作的调解书或决定书,由司法助理员署名并加盖乡(镇)人民政府印章。如果当事人不服上述调处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希望最高人民法院予以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依法正确、及时地处理好民间纠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审判工作实践,现特作如下通知:  相似文献   

9.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近年来,各地普遍反映,一些地方的民间纠纷,是经乡(镇)司法助理员调解后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不成,而由乡(镇)人民政府作出调处决定的,所制作的调解书或决定书,由司法助理员署名并加盖乡(镇)人民政府印章。如果当事人不服上述调处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希望最高人民法院予以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依法正确、及时地处理好民间纠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审判工作实践,现特作如下通知:  相似文献   

10.
一、对教育和教师的管理是现代政府行使公共管理职权的行政行为,而非排除于司法审查之外的行政机关的内部行为。现代社会的教育,是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的公共事务。运用国家权力来管理教育活动,已成为现代社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需要,政府基于法律的规定,具有管理和监督教育活动的权力。随着我国优先发展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已日益成为各级政府最为重要的一项施政活动。《教育法》第14条规定,“国务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机关处理教师申诉行为之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有着不容争辩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教育 ,几乎成为人类迎接 2 1世纪的全球性共同的抉择。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 ,其传道授业解惑的巨大作用 ,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教师作用愈加重要的今天 ,教师权益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相应的关注和重视 ,在我国 ,《教师法》、《教育法》及相关法规、规章的颁布实施 ,使教师在资格、培训、考核、任用等方面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也使教师权益的保护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教师法》第 39条规定的教师申诉制度 ,给学界和司法实务界提出了一个课题 :行政机关处理教师…  相似文献   

12.
13.
14.
张妮  徐黎明 《行政与法》2010,(11):84-86
专利侵权纠纷的行政调处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专利行政调处性质的定位模糊,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我国专利行政保护的发展。专利行政调处是类似于"仲裁"的准司法行为,在实践中应进一步明确其调处职能的范围和司法审查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授益行政行为性质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授益行政行为作为一种对行政相对人有利的行政作为方式 ,在现代行政中越来越显现它蕴含的社会价值和法律价值。现代行政推崇授益行政行为的意义主要在于其彰显了权利本位的行政法价值 ,满足了市民社会发展和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需要 ,实现了公益与私益的和谐统一 ,体现了广泛的公众参与性 ,凸显了现代政府行政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6.
刘国乾 《法学研究》2014,36(4):138-157
《信访条例》将行政信访定位为诉讼、行政复议和仲裁的补充渠道,承袭这些机制处理纠纷的核心技术,预设了处理信访事项的"规范一决定"裁决模式。经检验,该模式预设与行政信访处理争议的制度效能不足具有明显相关性。实践中,行政信访处理的事项,多属"利益分配、调整型决策"和"抽象法律、政策目标落实"引发的争议。此两类事项通常缺乏具体的指引规则,该模式易被作为回绝信访诉求的制度庇护。即便进行裁量处理,裁决机制也因"利益分配、调整型"决策具有"多中心任务"特征而难以适用,对于要求充分实现法律或政策目标的诉求,裁决机制难以提供有效的救济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本案情】2008年8月18日被告人崔某受吸毒人员王宇之托,为其联系购买毒品"K粉"事宜。当日15时许,被告人崔某与王宇乘坐租赁的鄂E66622富康轿车从当阳来宜昌城区向被告人肖某购买毒品。后经崔某联系,被告人肖某与王宇、崔某见面。  相似文献   

18.
案情 1995年2月13日,重庆市南岸金融电子设备厂经重庆市南岸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企业名称为"重庆市南岸金融电子设备厂".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重复处理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重复处理行为”一词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法上的WiederhedendeVerfuegung,我国台湾行政法学界将之引进后称之为“重复处置”或“重复处分”。但在我国大陆行政法学中,却一直不存在这样一概念,直至在最近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lt;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论法&gt;若干问题的解释》①(因其共有98条,故以下简称《98条解释》)中,第1条第2款第5项出现了“重复处理行为”这个概念。②这种情况实际上便得立法规定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但是究竟什么是行政重复处理行为? 在实际中应该怎样把握这个司法解释?现实确实亟待我们从理论上作出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行政重复处理行为是指行政相对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在行政救济时效届满之后向法定机关再次提起处理的请求,行政主体重申原行政决定的行为。通过对程序重开制度和行政信访制度的分析,行政重复处理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司法解释》中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行政重复处理行为的救济应当视具体情形来决定,行政主体依照法定申诉作出的行政重复处理行为应当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