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我们重温“延座讲话”,并与邓小平、江泽民同志文艺思想结合学习时,我们就清晰地看到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文艺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特别是《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三个杰出贡献,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一,《讲  相似文献   

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至今已发表整整60年了。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著名讲话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提出并回答了文艺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等一系列文艺发展  相似文献   

3.
雷弯山 《福建通讯》2001,(10):21-22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又一成果。  相似文献   

4.
新觉醒 新认识 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站在新的历史高度 ,精辟阐述“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关于党的建设的许多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江泽民的“七·一”讲话 (以下简称《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新觉醒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 ,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一、《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新觉醒《讲话》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审读历史 ,洞察世界 ,提出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表明我党正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去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问世已半个世纪了,《讲话》中阐明的文艺思想给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有力的指导。今天重温《讲话》,对我们文艺事业的兴旺繁荣仍具有深刻的影响。董芳在来稿《对毛泽东文艺批评标准的哲学思考》中指出了完整把握毛泽东关于文艺批评标准的几个方面。首先,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是辩证统一的。“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艺术标  相似文献   

6.
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理性而深刻的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化的重要贡献。他的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他能从哲学的高度应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辩证法,依据特殊时期中国的社会实际接受诠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  相似文献   

7.
文艺为什么人服务,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论述的“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讲话》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 由于历史和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文艺界对此认识不一。以前曾经有过抛弃“为人民服务”这一全面性前提而单独使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的情况。近两年来又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吸收了国际和国内左翼文学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里,我只就《讲话》中的一段话谈一点体会。《讲话》说: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它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  相似文献   

9.
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同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一样,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它对中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属一个科学体系,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0.
范小青 《群众》2012,(5):64-65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讲话》的诞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理论在我国革命文艺运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初步形成,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从此拥有了自己的理论指导体系。70年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一个倍受列强欺凌、封建贫弱的旧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与中国的实际不断融合创新的过程,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实践活动,中国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作为科学的理论本身也是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未来之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客观总结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基本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理论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纲领。这次的《讲话》阐发了许多新意,其中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上取得的新的突破,引起理论界与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讲话》通篇贯穿了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讲话》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挖掘、梳理和拓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及其理论资源,特别是认真研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是建设当代形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值此纪念《讲话》发表57周年之际,冷静反思《讲话》的历史作用,重新确立其...  相似文献   

14.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半个世纪以来,它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所阐明的“文艺为什么人以及如何为”等一系列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月5日,湖北省社科联、华中师范大学、省文学学会、省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在华中师大科学会堂联合召开了“纪念《延座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深入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问题。著名学者、文艺理论研究工作者杨平、张国光、陆耀东等3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第一次鲜明地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提到全党面前。《讲话》深刻论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讲话》还科学总结了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任务。这个《讲话》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 ,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实践的科学总结 ,是对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回答 ,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 ,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 ,我们就会因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 ,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为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这一科学论断 ,充…  相似文献   

17.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5):62-62
1942年5月,为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中央邀请在延安的作家、艺术家举行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分别于5月2日和23日两次到会发表讲话,就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文艺理论问题和文艺政策阐述了意见。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题正式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两次谈话。《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我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和基本文艺思想,对于当时渴望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中国人民而言,是非常及时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我党最早最系统化的文艺政策的表述,虽然历经时代风云变幻,但《讲话》中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依然散发着思想的光芒。为什么人的问题的实质是叩问文艺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的文艺思想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土壤之中,体现出鲜明的古典诗学特征与诗学智慧,有着坚实的民族文化根基,与我国传统文艺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习近平的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理论联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光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 《湖北社会科学》一九八八年第四期所刊《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的设想》一文逻辑不清和逻辑不对之处较多,值得商榷。因为这篇文章是从方法论提问题,并认为“一九八五年扬州文艺学方法论讨论会上提出的一个看法是正确的,这个看法就是:方法的变革是文艺学发展的突破口”,为此破一种方法论,立一种方法论,所以,以下为行文方便,简称为《方法》文。《方法》文破的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方法:在“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现成公式,“未有经过”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