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兴国 《求索》2013,(12):207-209
城市群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城市群的发展需要立法的引导和规制。我国城市群法律运行机制构建具有探索性、过渡性、协调性特征。应以地方立法和区域合作为原则构建我国城市群法律创制机制.以共享和联动为理念构建城市群法律实施机制,以评估和回馈构建我国城市群法律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2.
围绕"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和城市群发展模式,从高速铁路提高城市可达性、触发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效应等方面阐述高铁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并提出高速铁路网的完善与我国城市群发展阶段呈正相关关系,最后以高铁发展为核心,构建我国"两沿"城市群格局。  相似文献   

3.
如何遏制通货膨胀?──观点综述徐焕章如何遏制通货膨胀,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近半年多来,我国经济学界和实际部门的专家、学者,开展了热烈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现将各种不同的观点综述如下:一、控...  相似文献   

4.
市辖区是市领导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我国实行市辖区制度。按照现行管理制度,我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设立市辖区。目前全国有市辖区787个。武汉市是我国的特大城市,研究武汉市市辖区的发展,对湖北城市群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一、市辖区发展阶段划分从新中国成立算起,以市辖区变化状况为依据,武汉市市辖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1)直辖市所属市辖区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概念及其主客体的关系出发,对现有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进行扩展,构建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在这个基本框架下,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分别从空间发展协调、经济运行协调、社会组织协调、公共设施协调和生态环境协调五个方面对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现阶段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的特点及未来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城市群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载体,其规模和质量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推进城市群建设,不仅有利于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新时代我国城市群发展已进入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要把握"聚集、协同、示范、共享"四个关键词,实现城市群的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城市群的发展也需要国家在城市规模结构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世界发达经济体的主要空间形态,是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体形态。当前城市群发展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城市群建设,切实补齐城市群发展体制机制短板,形成新时代区域经济增长强大动力源。  相似文献   

8.
所谓经济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改革开放后,我国已经形成了三大经济增长极,它们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环渤海湾城市群.目前,中国经济“第四极”成为众多城市群竞争的对象,竞争成功就意味着可以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政策支持.但各大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其自身的长处与短板,本文甄选四个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的优劣势和最具竞争“第四极”的城市群,并给出它们发展须共同遵循的路径,对其他城市群的发展也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在我国城镇化战略中,城市群具有顶层设计、全局视野和战略核心的地位。当前,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群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17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准落地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6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为顾全沿海地区开放发展的第一个大局,我国经济区纵向划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实施梯度推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实现了前两步翻两番的目标。进入新世纪转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如何顾全沿海帮助内地发展的第二个大局,关键在于将经济区由纵向同质性划分改为横向集聚性划分,构建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为龙头和引擎,辐射带动广大中西部经济腹地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经济区,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和均衡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建议,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又一次明确提出,将城市群作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因此,围绕城市群的形成、特性、认识误区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对于引导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未来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明确内蒙古东部地区(以下简称蒙东地区)地区城市群定位,实现蒙东地区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优化,不仅需要不断加强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联系,还需要积极与周边地区业已成型的城市群及在建城市群寻求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对蒙东地区城市群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周边城市群对其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城市群结构体系、城市功能定位及产业布局等方面提出培育蒙东地区城市群雏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城市群和湾区化是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表明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载体。2010-2015年,我国城市群的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65.1%上升为69.4%,新增城镇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86.1%,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摒弃原有的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体系,而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前不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改委、住建部等中央管理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数量经济学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际运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整个经济科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数量经济学的发展开始受到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关注。但是,作为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它本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想就数量经济学的对象、动力及面临的困难等若干问题展开讨论,其中有些观点与我国传统的、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所不同,特提出来与经济学界尤其是数量经济学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河 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 主任李克强带领省直有关部 门负责同志到郑州市郑东新区考察时强调,要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设,把郑东新区建成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亮点、新的增长点和带动点,使其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李克强一行先后到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郑东新区建设工地考察。他深入安飞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和猛狮客车有限公司生产一线,详细了解企业建设进展和生产经营情况,针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现场办公,就地解决。并要求有关部门为郑东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要为工业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从整体角度的协调发展已日益显示出必要性和迫切性。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融合,实行区域整体联动发展,已成为城市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如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以京津唐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已构成全国的一级核心区,成为我国城市密度最高、经济最发达、活力最强劲的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政策瞭望》2009,(12):37-37
最近,从福建省有关部门获悉,《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规划》提出构建海峡城市群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优化整合内部空间格局,联动周边省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相东  付桂军 《前沿》2015,(2):53-56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客观反映,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本文对城市群研究的历程、城市群发展的驱动要素以及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指出呼包鄂城市群作为近些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群,实现城市群与产业激情的耦合发展,对于中国西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空间联系和经济发展趋势看,中部地区将成为我国一个具有比较完整经济体系的区域,因此,发展能够带动中部崛起的核心城市和核心区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只靠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还不足以承担起支撑中部崛起的重心,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就是要抛开以行政区来划定城市群的做法,按照城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构建城市间合理的空间关系,来推动城市群的发展,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要在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的基础上,加强武汉与岳阳、九江和信阳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共同打造和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带动中部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