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去年岁末,中纪委开通了微信,铺就了"最后一公里"的到达之路;2015年,中纪委的"打虎"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新年新计划,2016年反腐成绩要怎样巩固?新的反腐大计要考虑到哪些老问题和新情况?1.反腐"转轨"反腐败仍然主要运行在权力的轨道上,亟待早日完成向制度的转型。人类反腐败可以依靠的要素主要就是两个:人和制度。以人为主导的模式就是权力反腐,而以制度为主导的就是制度反腐。从人类反腐败实践演进的方向来看,一个基本的趋势就是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过渡。只有过渡到制度反腐,建立起系统的、科学的制  相似文献   

2.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彰显出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的思路转变。适应这一转变,亟需加强制度的建设,然而,腐败案件的频发凸显出"制度的笼子"固然重要,有无制度意识却直接影响制度反腐的实际效果。因此,培养对制度规则的尊重、信任、遵守和维护的制度意识将成为制度反腐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抗争政治学的视角看,网络反腐的存在是弱势的举报(曝光)者对强势的被举报者(曝光者)的一种抗争,这种抗争的成效依赖于网络围观所造成的"势"。因此,从对影响网络抗争的反腐败制度系统、主体系统、载体系统的分析来看,网络反腐在未来的一段时期依然会存在,但制度化的反腐渠道将会逐渐吸纳非制度化的网络反腐。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反腐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纪委主导的"权力反腐"。由于"权力反腐"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在这特定时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权力反腐"又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要巩固和扩大反腐败成果,就必须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反腐模式的转型,即由纪委主导的"权力反腐"走向常态化的"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5.
网络反腐是网络技术条件下公民对公共权力监督的新范式。在以网络为手段的反腐进程中,设立网站的主体有官方和民间两大类。网络反腐的"双轨"运行,指官方网站反腐与民间网站反腐的并行,二者在反腐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特点,两者在反腐战场上应发挥各自的长处、互相补益。随着微博的出现,官民利用微博反腐成为网络反腐的新特点。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需制度的规约。  相似文献   

6.
法律反腐是制度反腐的支柱。从动态上来看,反腐主要会产生立法方面的需求以及法律实施方面的需求。其中,立法是前提和基础,是关住权力,防范腐败的笼子,而法律实施方面的需求则是后续和保障。从静态上来看,反腐主要会对作为硬法的国家法以及作为软法的党法产生需求,二者在推进和保障反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却都是推进党的反腐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在反腐法治建设方面还存在两方面不足,即:在立法方面,现行反腐立法对党法过度倚赖,在国家法的建设方面则相对薄弱;而在法律实施方面,客观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党法越位"的突出问题。为此,在今后反腐过程中,应加强反腐的国家立法建设,并应加强反腐的执法建设。  相似文献   

7.
网络反腐是网络时代反腐倡廉的一种新方式,在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网络反腐为名传播虚假信息,侵犯个人隐私,娱乐化、低俗化,"群体极化"和"道德绑架"等行为。只有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提升公民网络伦理水平,加强网络反腐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强化网络媒体行业自律等,才能使网络反腐健康发展,为反腐倡廉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高度重视腐败问题研究,对苏联解体前夕及当代俄罗斯的腐败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全面的反思;同时还在互联网、国家杜马等平台上积极投身反腐实践,但遭遇了一定的阻碍和困境。通过汲取俄共及其前身在腐败与反腐败问题上的历史和当代教训,能更加明确我国反腐的制度优势,并警示我们务必对反腐"由谁带领、为了谁、如何开展"的问题进行更精确笃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后,风生水起的网络反腐,有利也有弊,如何趋利避害,舞好网络反腐的这把"双刃剑",须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合力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10.
政治学语境下的腐败是指被称为"政治之癌"的权力腐败。面对严峻的反腐败形势,我国在反腐败路径选择上依然存在着重道德反腐,轻制度反腐;重实体反腐,轻程序反腐;重权力反腐,轻权利反腐等倾向。要在坚持道德反腐与制度反腐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制度反腐;在坚持实体反腐与程序反腐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程序反腐;在坚持权力反腐与权利反腐相结合的基础上,突出权利反腐。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有报道称中科院一项研究发现,受贿金额越多的受贿行为对大脑刺激就越大,外界由此讨论是否可以通过吃药抑制腐败。中科院就此回应称,课题主要是研究什么样的脑神经机制会导致"金钱会使人们违反公平原则"这一现象,与腐败无关,反腐须靠制度不能靠吃药。与人们司空见惯的"小偷反腐"、"情妇反腐"、"网络反腐"相比,"吃药反腐"的不靠谱显而易见。不过,"吃药反腐"的误读背后,其实折射出人们对多渠道反腐、可持续反腐的由衷期待。从"大脑支配行动"的角度推论,官  相似文献   

12.
黄少平  蒋政 《唯实》2007,(5):36-37
制度反腐是人们在长期的反腐实践和反腐学术研究中得出的总结性认识。但是,通过制定反腐败的法律法规来打击腐败的反腐制度与通过国家法制体系建设来控制腐败的制度反腐是有区别的。在现有的反腐理论研究中,这个问题不是被忽略了,就是被混淆了。  相似文献   

13.
反腐制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制度创新是新形势对我们党提出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反腐制度方面存在几方面的问题:腐败低风险的制度缺陷;权力缺少必要制约的制度缺陷;对监督机构缺乏监督和追究责任的制度缺陷;监督制度不配套的缺陷。加强反腐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创建反腐舆论监督制度;完善制约权力的三种方式;完善对腐败行为的严惩制度;对监督机构的改革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反腐斗争有三种模式,即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三种模式转换是一种制度变迁,并有其动力源。目前的制度反腐中要注意:整合反腐资源,协调制度供给的不平衡;重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的作用;发挥“双向互动型制度变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出台各项政策,以完善腐败治理体系,解决腐败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党和国家的反腐工作呈现出新变化。从文献计量和解读的角度出发,反腐工作的变化可以在中央纪委工作报告等相关文本中体现出来。通过对中央纪委工作报告进行词频分析,可以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的特征划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反腐方向层面,对反腐斗争形势和目标任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把握;二是反腐惩治层面,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同时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惩治;三是反腐过程层面,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权力监督格局形成。党和国家的反腐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两大趋势,其一更为注重事前防范,其二更为注重治本。当前,党和国家的反腐工作特征及发展趋势的产生逻辑主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国家政权建设的动力、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公民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逐渐成为反腐倡廉的新领域。在网络反腐的热潮下,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包含"公民发声-媒体发酵-政府发力"三个程序的网络反腐运行模式。而在这当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网络反腐的实效。因此,政府有必要明晰自身在网络反腐中的角色定位,充分认识到网络反腐的制度和实践困境,善于利用网络环境所创造的新机遇,推动反腐工作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推进网络反腐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3,(10)
网络反腐是指公民通过网络渠道对政府执政行为表达意见和建议,并对其涉及的公职人员及其手中的公共权力进行监督的一种行为。民间网络反腐在反腐中具有积极作用,但民间网络反腐也随之出现了娱乐化、非法制化、虚假举报、敲诈勒索等问题,必须要加快推进民间网络反腐的立法与制度建设,把民间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民间网络反腐有法可依,让民间网络反腐成为制度反腐有益、有效的组成部分,更好地发挥民间网络反腐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2014,(5):1-1
<正>十八大之后党中央的反腐力度用"风暴"形容毫不为过。贪腐官员落马的频率、数量和级别,都是前所未有的。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立案调查,打破了所谓"刑不上大夫"的坊间传说;山西领导层大面积的"塌陷"说明了只要涉及到腐败,不会因为形象问题而在反腐问题上有所保留或灵活处理。党的纪律不是"稻草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实践层面有了最好的诠释。这比什么样的宣传都有说服力。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到"老虎苍蝇一起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是党始终坚持的政治立场,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将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作为党建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使制度反腐逐渐成为反腐利器。制度反腐思想的首倡者是邓小平,那么细化对邓小平制度反腐思想的研究,对于理清我国现阶段由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变的反腐总体思路具有深刻的启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7)
邓小平反腐思想的制度视野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认为制度弊端是腐败产生之根源,二是认为加强法制建设是反腐之关键。从其反腐实践经验来看,邓小平构筑了新的反腐模式,提出了新的反腐思路。邓小平制度反腐思想所蕴含的平等价值、民主价值和廉洁价值,直至今天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