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典出:宋·包拯《致君》原文:同引用释义:只要依法治国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样就不会有治不好的国家,也不会有顽固不化的百姓。为官之义在于明法。"明"是让百姓懂法,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明"也是让自己懂法,在内心拉一条底线。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才能让法令顺利推行。在这点上,任何人都不应有例外,而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
魏晔玲 《前线》2016,(6):75-75
正【引用】"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原文节选】大夫曰:"古之君子,善善而恶恶。人君不畜恶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无用之苗,苗之害也;无用之民,民之贼也。鉏(chú,同"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虽周公、孔子不能释刑而用恶。家之有姐子,器皿不居,况姐民乎!"——《盐铁论·卷六·后刑第三十四》  相似文献   

3.
正【引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2016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原文节选】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卷上》【原文释义】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史学界的谭继和先生是位治学有成的知名学者。他在评价曹福田教授时这样写道:"福田君是一位笃实慎行、勤于探索、履蹈粹然、不务虚名的学者。"(1)这是谭继和先生为曹福田教授之综合著作《读书人手记》作序的手笔。其时,谭先生在这部2003年12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洋洋洒洒计约90万言的"巨著"的序言中称赞曹福田教授的《读书人手记》著作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杂",其内容、体裁广博;第二个特点是"新",其实现了创新和养新;第三个特点是"实",作者做人踏实,关注现实,深入实践,实在,朴实;第四个特点是"大",作者无私无畏,胸有远大抱负,心襟开阔、视野广大。(2)谭继和先生以"一篇珠玉是生涯"为题作序,认为作者奉献了很多"珠玉"文章",是了不起的"。(3)即此,便可窥见谭先生对曹福田教授的厚评。  相似文献   

5.
正【引用】"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节选】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故《书》曰"思曰睿,睿作圣。"思所以睿,睿所以圣也。——(宋)晁說之《晁氏客語》【原文释义】学习的最要紧处,在于思考。思考就会有收获,不思考则一无所得。所以《尚书·洪范》中说:"思考就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人过生日,大多通过吃蛋糕、吹蜡烛外加唱生日歌来庆祝,这些习俗都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南北朝以前,古人没有过生日和祝寿的风俗。《诗·小雅·蓼莪》载:"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日那天,要思念父母生养的艰辛,做哀戚状,是不能宴乐庆贺的。把生日这天注入欢乐气息始于唐代中期。自唐玄宗始,每逢皇  相似文献   

7.
"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相似文献   

8.
嫦娥奔月     
嫦娥,或作姮娥、常娥,中国神话人物,为后羿之妻。神话中因偷食后羿自西王母处所盗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淮南子·览冥训》说:"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灵  相似文献   

9.
正背景:2014年10月23日,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讲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引用此句。出处:北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魏公卿上尊号表》:"恐传之不远也,岂以后世为可欺欤?不然,不知耻者无所不为乎!"习近平引用这句话,意在强调:"发挥好  相似文献   

10.
正"《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曾子所引第一首诗是《诗经·周南·桃夭》,此诗歌唱幸福婚姻。全诗三节,每节四句,所引为第三节。夭夭,形容鲜嫩而艳丽。蓁蓁,形容茂盛。之,此、这个。子,指女子。于归,出嫁。宜,合适、相称;宜家谓家庭和顺。有一本书这样翻译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青山绿水在哪?我想,答案是:在有禁忌的地方。惜爱草木,古即倡之。天人合一的儒家,早早流露出对植被的体恤。孟子道:"斧斤以时入山林。"也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滥为。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月令》正告:"孟春之月,禁止伐木……季春之月,毋伐桑柘……仲春之月,毋焚山林……孟夏之  相似文献   

12.
冠恒 《前线》2015,(2):120
《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说过这么一段话,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时代,"君子"主要指为官从政者,为官从政的人应当关心为官从政之道,而不要像普通人那样关心衣食。就像普通人种田,就是再努力耕种,一旦遇到天灾,庄稼歉收,还是免不了忍饥挨饿。如果学习为官之道,学成之后出去为官从政,就可以得到丰厚的俸禄;就是遇上灾年,也不会挨饿。所以,为官从政者应当担心为官从政之道有没有掌握,而不必去担心物质的贫穷。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4,(Z1):295-296
<正>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隐逸·陶潜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畜无弦琴一张,每适酒,辄抚弄以寄其意。"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四《隐逸·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这几处权威性的记载,不仅令人确信无疑,而且颇使人遐想不已,不禁为陶渊明之"风流"所倾倒。这几处记载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2014年10月23日,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讲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引用此句。出处:北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魏公卿上尊号表》:"恐传之不远也,岂以后世为可欺欤?不然,不知耻者无所不为乎!"习近平引用  相似文献   

15.
刘建明 《实践》2013,(1):56
《论语·尧曰》中记载: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  相似文献   

16.
曹应旺 《当代贵州》2020,(10):78-78
毛泽东从韶山读私塾时起,就读了《论语》,也读了《孟子》。他从小就熟悉《孟子》的思想观点,包括"实事求是"内容的重视事物特殊性的观点,重视区别不为与有为、不为与不能的观点。《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许行主张"市价不二":"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批评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2017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时引用此句。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夏侯玄传》:"夫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顺从乃安,此琴瑟一声也,荡而除之,则官  相似文献   

18.
周倩倩 《唯实》2014,(1):85-87
<正>一、游民与游民意识游民即游食之民,指既无恒产又无居所的流动之民。游民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严寄湘在《救荒六十策》中将游民定义为"不农、不商、不工、不庸者"。王学泰的《燕谭集》指出,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由士农工商四民组成,一  相似文献   

19.
廉政警言     
《军队党的生活》2008,(6):80-80
莅官之要,曰廉曰勤。——南宋·胡太初《昼帘绪论》卷二《尽己篇》推荐者:曹俊民推荐者说:廉政勤政是为官从政第一位的要求,不勤政无以成事,不廉政容易坏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认真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清正廉洁,勤奋工作,才能为部队建设干成事,保证自己不"出事"。  相似文献   

20.
酒德与酒礼     
正儒家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