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年前,小王在甲单位上班时,同事李某 (同时也是好友 )向其借款 3000元,说好三个月后还。后来,小王去李某家要钱,李某不在,他父亲说等李某回来问问。过了两天,李某与其父亲一同到小王的单位上,朝小王要借条,说如果小王拿不出借条就是敲竹杠,并在小王单位上大吵大闹,给小王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小王明明知道,当时碍于好朋友的面子不好意思让李某打借条,可李某此时却用借条来压自己。现在小王非常着急,不仅钱要不回来,还要背个敲竹杠的黑锅。今特向律师咨询,不知如何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曾律师解答:鉴于此案缺乏…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位医生,在出诊过程中遇到钱没带够的患者,常常自掏腰包替患者垫钱,少则三五百元,多则数千元,一垫就是15载,到底垫了多少钱,帮了多少人,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帮患者垫钱,从来不让其立字据、打借条,却从未遇到一位赖账不还的患者。他,就是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主任刘胜阳,网友口中的"垫钱哥"。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蔡某被借条主文记载为担保人,但其却在"借款人"一栏中紧挨着实际借款人小蔡签名。蔡某究竟是担保人,还是共同借款人呢?1月26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运用体系解释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小蔡一次性偿还原告吴先生借款本金10万元,被告蔡某作为担保人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蔡某在承担清偿责任后可依法向小蔡追偿。  相似文献   

4.
《湘潮》2020,(8)
正小李子刚返回来,就见到张院长在战斗中不幸中枪。小李子给他简单包扎了一下,让警卫员带张院长撤离。警卫员还想争辩,小李子急了:"你觉得我能扛动一个大老爷们儿吗?"警卫员不得已,留下手榴弹,背着张院长往山上爬。小李子看队伍距追兵渐远,要返回支援张院长。却被"小调皮"、小妮抱着不放手。"好好听话,阿姨不会有事。等翻过山,很快就能见到妈妈了。"说完小李子转身向回跑。"小调皮"望着小李子的背影喊道:"见到妈妈我要告诉她,你比妈妈还要好!"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11,(9):70-70
我与张某是好朋友。2010年,张桌因急需用钱打电话向我借款2万元,我于当天通过银行将钱款汇到张某儿媳妇王某的账户。今年,我多次向张某索要这笔借款,都遭到拒绝,他反咬一口说这笔钱是用来偿还我之前欠他的债务的。由于当时碍于朋友情面,没有让他写借条,现在我手中仅有一张当天汇款的银行回执,  相似文献   

6.
警钟     
《廉政瞭望》2005,(7):42-43
法官索贿不成告到法院 据《大河报》消息,今年60岁的张其江,原是新乡市中级人 民法院经济庭的一名法官。1997年,张向案件当事人梁卫保索 要5万元好处费无果,居然让其“打借条”。后张要求改债权人, 但没有归还第一张借条,且将第二张借条上注明的“原借条收 回后,此借条生效”撕掉,由此,5万元变成了10万元。2002年 7月24日,张其江多次索要未果竟将梁卫保起诉到新乡市红 旗区人民法院。梁卫保看在张曾是同事且在官司上确实帮过 忙,又临近退休,不想揭开张的索贿真面目。耐人寻味的是,该  相似文献   

7.
张玉2002年年底遇上了一场令他叫苦不迭的官司:自己被债主告到了法院,提出了比借据上多出好多的偿还金额,法院还支持了债主的诉讼请求。张玉和债主高宝既是邻居又是同事。两年前,张玉向高宝借了14000元。2002年7月,张玉归还了部分欠款。他是个细心人,重新给高宝打了借条,借条上写道:"张玉借高宝人民币14000元,今还欠款4000元。"张玉向高宝保证一两个月还清,没想到那段时间张玉手头儿紧,一拖又是小半年。高宝一催他就说还,可到了也没还上。情急之下,高宝向法院提起诉讼,诉称张玉尚欠其债款1万元,请求返还。张玉接到起诉书副本后,找到办案法官,称自己只欠原告4000元,这一点借条上黑纸白字写得明明白白,谁也抵赖不了。他想:有这张借条,官司准输不了。万万没想到,法院作出了出他意料的判决:张玉须在本判决生效十五日内向高宝返还欠款1万元。  相似文献   

8.
本来,索贿、受贿是见不得阳光的龌龊事儿,但在新乡市却发生了这样一起蹊跷案:索要好处费,对方没有现金。就逼其写下借条;借条暂时无法兑现,竟然起诉到法院,且数年间赔偿额翻了数十倍。  相似文献   

9.
<正>在科举试场上,他状元及第,却没有沿袭学而优则仕的惯例,反而异乎寻常地投身商海,而以"状元实业家"留名史册;他的商业帝国一度欣欣向荣,最终却彻底倾覆。清末民初"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沉浮令人唏嘘不已。状元下海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6岁中秀才,  相似文献   

10.
拍案惊奇     
回头是岸日前一个小偷在山东烟台偷了个钱包,里面有一张捐款收据和一张准备送出的捐款明细。小偷被捐款单感动,设法找到失主,还写了一纸忏悔书:"经过思想挣扎,最终被他的正能量感动。我已回老家,找一份正经工作,也许有一天也能成为他这样的人。"夏末点评:贪官们若有这份悔悟之心,多好啊!物有所值李阿姨在汉口某商场花了近2000元购得一口炒锅,导购小姐说,随时欢迎拿菜加工。于是她几乎天天拎着生肉、排  相似文献   

11.
心穷     
时下有这样一句话颇为流行:"穷得光剩下钱了!"这不完全是有钱人的显摆,还表达了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有钱的和没钱的都有一种穷感。所以有钱的人逐年增加,社会慈善意识淡泊,工资在增加,贪污腐败却难以禁止……贪婪者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心穷"。  相似文献   

12.
正跟团游、目的地游、自助游、自驾游……十一黄金周在闹腾中过去了。回顾近年来的中国旅游业,多变的旅游方式,不同的旅游目的以及旅游行业反映出来的不少问题,成了考验这一行业的重大课题。跟团游还是自由行60岁的吴阿姨和老伴在某旅行社看到专门为老年人举办的夕阳红重庆武隆旅游团,3天的旅行费用标价为每人380元。旅游结束后,吴阿姨却不满意:"第一天早晨8点坐动车到重庆,再坐5个小时大巴车到旅游景点,晚上7点半我们还没有回到住处休息,而第二天早晨8点又出发赶往下一个景区。"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王先生曾在2003年向张女士借款15万元,当时没有出具借条。2004年2月,王先生与张女士结为夫妻,但当初的那笔借款并未因两人的关系变化而改变性质。张女士认为,那15万元是自己的婚前个人财产,一直要求王先生归还。为此,王先生于2006年3月31日向张女士出具了一张借条,承诺于同年12月31日前还清。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张亮因做生意向王萍借款10万元,并写下了约定1年后还款的借条。借款逾期后,王萍多次找张亮催要借款,但张亮表示短期内无力归还。无奈下,2012年10月,王萍要求张亮在原借条上写了"上面金额与日期没还清前永远有效"的承诺。半年后王萍见张亮仍不还款,便将他告上了法院。法庭上,王萍说借条上白纸黑字地约定按期还  相似文献   

15.
《北京支部生活》2006,(3):66-66
一个朋友做生意资金紧张,从我这里借款3.3万元,说好了一个月后偿还。到了还钱的日子他没有还上,给我打了一张欠条。他一直没有还我钱,我们闹翻了。我打算告他,可拿出那张欠条一看傻眼了,上面把我的名字错写成了“李和”。对方还借机说不认识我,欠条上的“李和”不是我,也不知道欠条怎么在我手上。对方胡搅蛮缠,我该怎么办啊,我还能告得赢吗?  相似文献   

16.
吴先生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某装修公司的刘先生。刘先生跟吴先生说,你交1万元押金后,我就可以给你派活儿,装修费25%交公司,75%归你。吴先生交给刘先生1万元押金,刘先生给了吴先生一张盖有装修公司印章的收据。  相似文献   

17.
正她们,是纳税人心中真诚的朋友,是同事眼中学习的榜样。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每名税务干部的背后,都发生着让人感动,却又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新华区北新街的张大妈,对国税部门近几年的变化是赞不绝口。她的小儿子下岗后开了一家副食店,开业之初,一家人最担心的就是各种税费,害怕挣不到钱,还"倒搭"钱。可在办理税务登记时,非但没有受到"刁难",还减免了办证费用,未达增值税起征点还不用税,这让张大妈一家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6)
<正>案例小故事::2012年,周某向生意伙伴钱某借款30万元,当天写了张欠条,上面写明了出具日期、欠款人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及家庭住址等信息,但没有注明还款日期。周某写下欠条后消失,钱某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却始终找不到周某。一晃3年过去,钱某终于找到周某的下落,但周某拒不还钱。钱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周某立即返还欠款。  相似文献   

19.
在一起     
正夜里,阳光没有了,我变成一股冷气,我真恨自己,连一点温暖都给不了妈妈。远远的,我看见妈妈和一个阿姨在推让一件大衣,后来,妈妈和阿姨蜷缩着,挤到一起。天亮了,那个阿姨却再也没有醒来,她永远睡在了雪山上。妈妈穿着阿姨留下的大衣,蹒跚在黎明的曙光里。她又咳嗽了,我真担心……我流泪了。我的泪水凝冻成雪花,在妈妈面前飞舞。  相似文献   

20.
正走进双路社区办事大厅,"发挥在职党员作用,共建文明和谐社区"这句话赫然映入眼帘。这绝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被社区每一名在职党员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居民们都说:"现在党员就在身边,有个大事小情身边就有人管了!"每天捐助一元钱"没有解放军叔叔阿姨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是孙文文经常对人说起的一句话。家住双路社区文艺路54号大院的孙文文在上高二时父亲因公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