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民,很多人都称他李老师,这是因为他曾经在农村干了10年的教师。李老师今年60岁,但是生活的磨砺和岁月的沧桑使他显得比城市里的同龄人更大一些。从小右胳膊就残疾,所有工作都要靠左手来完成,然而他硬是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对生活的信心,用左手学会了生活自理、学会了写字教书、学会了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2.
潘多拉 《唯实》2003,(5):94-95
突然就想起了我第一次游行示威的事。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班上有个女生 ,叫李×× ,长得比较好看 ,成绩也不错 ,加上他父亲在城里当工人 ,于是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显得颇有格调 ,在我们这帮农民的孩子当中鹤立鸡群 ,深得我们班主任江老师———一个刚高中毕业没几天的年轻小伙子的喜爱。我并没有含沙射影地说江老师在和李××谈恋爱 ,但作为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 ,看到江老师对李××又是赞扬又是鼓励 ,又是悉心辅导又是备加关怀 ,心里莫名其妙地失落而又难过。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 ,我得的是双百分 (那时只考语文、数学两科 ) ,正在洋洋得意 ,…  相似文献   

3.
形形色色的福利 李老师在某名牌高校附属中学担任多年体育老师,现在每月工资3000多元。不过,相对于他的一些大学同学,他的收入差了一大裁;即使是和校内讲授其他课程的教师相比,他的收入也要低得多。“我不会跳槽,不为别的,就为了我儿子。”李老师说,“儿子马上要上中学了,如果光凭成绩肯定进不了我们学校,不过我们教职工的子女基本上都能进来。”李老师觉得,能够让儿子不用花高价就上个好中学,这比他的大学同学省了很多钱,而且将来上好大学基本上就有保障了,这也能让自己省不少心。“省钱又省心,我觉得比多挣几千块钱值。”  相似文献   

4.
李志民传略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李志民同志,于1987年11月16日在北京不幸病逝。革命战争年代,李志民同志曾在福建的土地上战斗过。1972年10月以后,又在福州军区担任政治委员达七年多之久。李志民同志深受福建军民的尊敬和爱戴。本刊特发《李志民传略》,以志悼念!  相似文献   

5.
<正>十八载军旅生涯,从士兵到将军,他浴血疆场为抗日,铁血昆仑、远征滇缅,勇杀日寇一指间,满腔忠义扬国威。抗日烽火铸就将军英名,罗斯福为他送上赞美之词,毛泽东也为他作诗悼念。他就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军200师少将师长戴安澜。血战昆仑关打败日本"钢军"1942年,戴安澜将军沙场捐躯后,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以一首《海鸥将军千古》的五律悼念:"外侮需人御,  相似文献   

6.
执着的追求     
“李老师,您看我自学考试报考律师专业行吗?”3月13日,滨州市誊姜城区第三小学教师李长征接到了在北京工作的刘明明打来的电话。刘明明是李长征十几年前带的学生.至今仍与李老师保持着联系,每当遇到拿不准的事,刘明明总习惯先征求李老师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沉痛悼念秀熟老师何盛明百岁长者张秀老溘然长逝。我得悉后悲痛不已,许多往事在脑海中翻涌。我把难忘的往事,用哀思织成小小的花环,敬献于张老灵前。1978年,我调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张老是省政协副主席,主管文史资料工作,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近...  相似文献   

8.
蒋卫平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烈士,台湾出版的<清史稿>赫然有传.而李1昌司令员也曾亲自为其题词:"学习蒋卫平,爱我中华,做共产主义接班人".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中,他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李大钊存世的27首诗词中,有3首为悼念蒋卫平所作.其一为:  相似文献   

9.
没有耕耘, 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 却盼共产花开!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 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这是1922年周恩来在柏林写的悼念黄爱、庞人铨烈士的著名诗句。一年后,他又在信中写道:“明日又是黄爱、庞人铨的血祭之日”,称赞他们二人是“中国的卢、李(卢森堡、李卜克内西)”。黄爱、庞人铨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的团员,我党成立后最早牺牲的烈士。  相似文献   

10.
正"李老师很亲切,上课也非常认真严谨。""李老师在教学中教我们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李老师在生活上对我们也很关心,经常和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还问我们饭菜合不合胃口。"提起老师李玉恒的好,高二(1)班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自1982年走上三尺讲台至今,六盘水市第七中学校长李玉恒已经在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了36个春秋。作为老师,李玉恒和蔼可亲。学生们有烦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20,(3):60-60
案例小故事:家长小汪看到孩子的班级QQ群中出现一条信息,发信息的是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表示,学校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推迟开学时间,近期将开展线上教学,需要收取460元费用,并发送了一个转账付款的微信二维码。小汪等多位家长信以为真,立刻转账付款。没过多久,真正的班主任李老师上线表示,学校没有收取过任何网课费用。这时,家长们才发现自己上当了,所谓的“李老师”为迷惑性极强的高仿账号。  相似文献   

12.
风轻云淡     
李小文老师的逝世是那样突然,赶到医院时已人去楼空,无法想象这样一位亲切和蔼的老先生就这样永远离开我们了。借用北京师范大学“感动师大”的颁奖词:“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李老师在生活中就是这样一个低调质朴的人,低调到我们学生都没注意到他的质朴。每次见李老师,穿着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以至于成为其学生后多次接触,不知不觉竟忽略了那双“布鞋”。或许这种低调质朴早已深入人心。2080  相似文献   

13.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坚持真理,勇于探索。”这是我的老师——李思教授对我们中青年史学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是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李老师长期致力于中共党史的教学和研究,现任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福建师大中国革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在30多个春秋的治学生涯中,他以孜孜求索真理之心,把毕生热血溶进自己所酷  相似文献   

14.
<正>辖区群众对他无比信赖,虽然年近半百,人们还是亲切地称他为"小李子";同事对他深感敬佩,平时憨厚低调,大家都满怀崇敬地称他为"李师傅";从警26年来,他用真情温暖人心,用爱心奉献社会,被誉为"群众的贴心人";他在岗位上默默奉献,潜心钻研业务,独创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李玉山社区警务工作法";他  相似文献   

15.
当多数人对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方针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时,李志民却心有灵犀,深入连队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在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回撤陕北途中,即使夜半更深,毛泽东也等着李志民,向他叮咛嘱托,面授机宜;当身为知识分子的李志民提出想进抗大学习时,毛泽东满口答应,还亲笔为他写了介绍信……毛泽东与李志民,他们之间有讲不完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正>刘志丹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其历史地位早已举世公认。然而,刘志丹超越时空、最震撼人心的魅力,并不仅是他作为西北革命根据地正确路线代表的杰出贡献,而是他在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和党内错误路线的双重压力下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范与人格魅力。百折不挠,坚持理想信念1922年,刘志丹考入榆林中学,在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老师的教育指导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24年冬,他毅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17.
无尽的思念     
时间如光似电.不知不觉又到了8月份、当我顺手撕去7月份最后一页日历时,一张去年8月13日的旧日历蓦然映入我的眼帘。上面一行字更是赫然写道:“这天是柏林叔叔的忌日,悼念!悼念!!悼念!!!”。显然,这是儿子放的。什么时间放的?儿子告诉我,新台历买来的第一天,他就将这页日历夹到里面去了。  相似文献   

18.
潘丽娅 《求贤》2022,(9):38-39
<正>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而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职教老师的努力与坚守。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晶华就是这样一位奋斗在职业教育一线的职教老师。多年来,李晶华坚守三尺讲台和管理一线,攻坚克难屡创佳绩,用满腔热忱帮助并带领学生和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师团队不断成长,在职教岗位上创造出了耀眼的佳绩。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1,(28):65-65
陶铸同志是一位卓有才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出身于湖南省祁阳县一个乡村小知识分子家庭,1914年六岁时在家乡私塾唐镜珊先生手下读书,1918年到梅溪李清尘家里读书,同年7月,因父亲受冤被杀,家境极苦,无法上学。1919年春在申暄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下,带他到清水塘申民小学读书,学费、伙食全由申老师负担,但只读了半年就辍学回家。陶铸一生总共只读了五年私塾和半年小学。  相似文献   

20.
一代抗日名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而李哑巴用生命保护彭雪枫遗骨的动人故事,却鲜为人知。岁月匆匆,抹不掉历史老人的记忆;往事悠悠,掩不去时光老人的见证。今天,我们深切怀念当年彭师长的马夫——这位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李哑巴。"李哑巴"是当年淮北军民对他的称呼。因为他一生有姓无名,"李哑巴"就成了他的名字。李哑巴,祖籍河南。1915年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