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很久没有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了。唐山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同志们到燕山影剧院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取材于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革命老区河北武安伯延公社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该片艺术地再现了周总理在武安的四个昼夜,观看后很受感动,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崇敬而感动,因为感动而更加崇敬!周总理心系群众。  相似文献   

2.
轩遄 《学习导报》2013,(17):64-64
今年第4期“调查”栏目,我们刊发“周恩来的乡村调查”,讲述了1961年周总理到河北武安伯延公社调查的真实故事。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现在被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艺术化地再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读《党员文摘》,经常被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高风亮节的事迹感动。例如今年第2期《周恩来与党外人士的交往》一文,再现了周总理生前为党的事业广交朋友.真诚地帮助党外人士的平凡生活事例。周总理的交友,不仅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更是自身优秀品德使然。  相似文献   

4.
王忠清  孙丽 《实践》2014,(6):27-27
<正>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土右旗委组织部组织全体组工干部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周总理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的经历,让我感受颇多,总结起来,就是调研要做到听真话、真听话、抓真问题。调查研究要听真话。在电影中,周总理走家串户,同群众掏心窝,讲知心话,鼓励群众说出了生产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风靡全国,荣获当年的金鸡奖和华表奖。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周恩来来到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调查研究,在四个昼夜里同村民们朝夕相处,发生的一连串感人的故事。1960年11月3日,周恩来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3,(12):61-64
2013年7月,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在各地热映。影片生动讲述了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周恩来同志在河北武安伯延公社调研的4个难忘昼夜,成功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深入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的艺术形象,折射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相似文献   

7.
正1976年1月8日,悲伤笼罩着神州大地,中国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您在哪里?"著名诗人柯岩饱蘸血泪、从心里流淌出的诗,喊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40年过去,新近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长篇电视剧《海棠依旧》,艺术地再现了周总理自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辞世这一历史阶段为党、为人民、为新中国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人生。陈力导演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担当意识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梁衡 《当代贵州》2007,(14):47-47
《大无大有周恩来》是我散文作品中分量较重的一篇,前后费时20年。1976年周总理去世.四人帮限制对他的悼念。国内既无碑又无纪念活动.甚至还不能发表纪念文章。直到1978年北京才在历史博物馆搞了第一个周恩来生平展。我当时在太原工作,专程到北京看展览.详细摘记后发表了一篇千字短文:《一个伟人生命的价值》。后来,关于周恩来的资料逐渐公布,然而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场长达20年的拉网阅读,包括关于周总理的书籍、生平.报刊上记录的他周边工作人员的回忆。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周总理身边的最后一批秘书之一,武警指挥学院原副院长纪东同志撰写了《难忘的八年》一书。该书记录了从1968年8月至1976年1月这8年中,他在周总理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本文选取了《难忘的八年》一书中的几个小片断,献给广大读者。通过几件小事,让人们再一次领略周恩来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1964年国庆15周年之际,首都文艺界隆重推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周恩来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来的。这部有3000多人参加演出的大型史诗,融歌、舞、诗于一体,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壮大和发展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受到国内外的普遍赞誉。提起《东方红》,当年参加这部史诗创作和演出的文艺工作者们都不约而同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周总理是《东方红》的总导演。”然而,当我们今天打开历史案卷重新审视这部史诗诞生的那段历程时,人们将会发现,周恩来对《东方红》倾注的心血及其所折射出来的意义,远非一般纯粹艺术…  相似文献   

11.
据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工作人员回忆,周总理生前在工作上多次自责、反省、流过泪.1956年反冒进,毛泽东主席要周总理写检查以真正“提高”认识.写着写着他眼圈忽然一红,泪水渐渐升起,润湿了眼角.(《走下圣坛的周恩来》第126页)三年困难时期,在一次国务院召开的全体会议上,民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1996,(6)
赵忠祥回忆周恩来直到周恩来去世的那一天,我才知道,我之所以来到电视台,这其中有过他的安排。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建立伊始,周总理在视察电视台时,关心地询问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在一系列的汇报中,谈到了需要电视播音员这一内容。周总理指...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文艺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读《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朱德发王凤胜同志的著作《周恩来文艺思想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在山东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得一等奖,受到各界好评。王凤胜同志基于对周总理的由衷崇敬和...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周恩来总理晚年最后一任秘书,从1968年直至老人家逝世,纪东陪伴了周总理8年时间,亲历了"文革"中后期的一些重大事件,见证了敬爱的周总理在非常年代殚精竭虑、苦撑危局的桩桩往事,也领略了周总理非凡的人格力量。近日,纪东将军接受《党建》杂志记者专访,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编者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周恩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大跃进后期,周总理到邯郸某村搞调查研究,他发现在农村明明存在着严重饥荒,却无人敢说实话。总理就亲自找农民谈话。当时在场的农民中有个叫张二廷的“落后分子”,他毫不客气甚至是毫无礼貌地指着周总理说:“再吃两年大锅饭,连你们这样的人都得饿死了!”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张二廷捏着一把汗。但周总理不仅听了这个“落后分子”的话,而且当天晚上就把此话电告了毛主席,由此便有了立即解散农村食堂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1962年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吴冷西曾和田家英、梅行等夜访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与他们进行了一次谈话。1998年,为拍摄电视文献片《周恩来》,吴冷西曾接受记者的专访,内容涉及这次谈话。现将当时的谈话记录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拒礼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中,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  相似文献   

18.
正当导演表示同意周总理提出的意见时,周总理突然说:"我谈的并不一定对。我看,艺术作品的好坏要由群众说了算,而不是由一两个领导决定。我个人的意见,仅供参考。"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纪念日,不知不觉间,他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0年了。但对于许多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来说,往事历历在目。周总理是北京人艺的奠基人、创业者,他提议建立第一个"全国专业话剧院",并推荐曹禺当院长,还批准建设首都剧场……正如冰心所言:"我所见过的和周恩来总理有过接触的人,无不感受到总理特别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3月1日,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将军向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捐赠了周恩来生前佩戴的"为人民服务"毛主席语录章,并在捐赠仪式现场讲述了该章背后的故事。高振普1961年进入中南海西花厅,任周总理卫士,并伴随周总理夫妇走完生命最后的岁月,在1976年1月15日、1992年7月18日先后亲手洒掉周恩来骨灰、邓颖超骨灰,执行周总理夫妇遗嘱;在  相似文献   

20.
1962年5月29日至6月16日周恩来总理来辽宁视察工作,主要是解决煤炭、交通运输问题。 周恩来总理来沈后,很想看一看他少年时期读书的母校。在周恩来总理去大帅府(时为辽宁省图书馆)的前后,一天晚上约8点多钟,周总理晚饭快要吃完的时候,要辽宁省公安厅警卫处处长王永贵同志给找一张沈阳市区地图。王永贵同志找到地图后交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对王永贵同志讲:“吃完饭咱们到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