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河 《学习导报》2012,(16):40-40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问题发聩振聋、令人警醒,有的问题则逼人直面、必须回答——比如“钱学森之问”,已经尽人皆知。“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晚年的钱学森,辗转反侧地思考这个问号,甚至当面向温总理提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凌河 《新湘评论》2012,(16):40-40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问题发聩振聋、令人警醒,有的问题则逼人直面、必须回答——比如“钱学森之问”,已经尽人皆知。“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晚年的钱学森,辗转反侧地思考这个问号,甚至当面向温总理提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清风》2018,(1)
正耿飚是谁?何为"耿飚之问"?耿飚是已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解放战争时期,他与杨得志、罗瑞卿领导的"杨罗耿兵团",曾参加过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宁夏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耿飚回到当年战斗过的陇东某县。话说当地的老百姓听说老首长回来了,纷纷来看望他,还  相似文献   

4.
<正>1991年,已经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岗位上退下来的耿飚,重返半个世纪前战斗过的陕甘宁陇东某县。晚饭后,他住的招待所外忽然人声鼎沸,黑压压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诉说他们对一些县乡干部的不满,怎么劝说也不肯离开。耿飚随后召集省地县的干部作了一次谈话,他不批评、不责备,却讲了一件往事。50年前,耿飚任副旅长的129师385旅就曾驻扎过这里。当时,一个战士损害了当地群众的利益,旅部决定按纪律枪毙他。老百姓知道后,也是黑压压来了一大群人,为这个违纪的战士求情。耿飚对父老  相似文献   

5.
<正>古往今来,人们习惯把他人的女儿尊称为"千金"。本文中的"千金",还另有所指:一个女儿对贪腐父亲的质问,价值胜过千金。事情得从几年前说起。2012年4月24日,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利用前往丹东参加会议的机会,与妻子从沈阳桃仙机场悄然出逃。通过观看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七集《天网追逃》可知:2014年12月22日,外逃两年零八个月的王国强回国投案自首。当年,王国强夫妇所逃之地西雅图,虽是全美最佳居住地,却没有他们的安居空间。由于心  相似文献   

6.
耿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才多了点属于自己的时光,便萌生了去当年战斗过的甘肃看看的念头,特别想看看陇东人民。耿飚和夫人赵兰香是1941年在甘肃庆阳结婚的,金婚之际重访故地更是人生难得之行。到庆阳,耿飚一行住的竟是县招待所。当晚,招待所外人声鼎沸,耿飚叫小女儿耿焱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女儿回来报告说,外边黑压压来了一群老百姓,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来找耿飚告状的。离开庆阳的那天早晨,耿飚接见了县里所有的主要领导同志,到场的还有甘肃省顾委的负责同志。耿飚心情十分沉重地讲述了一件往事:“50年前,我们三八五旅在…  相似文献   

7.
耿飚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功勋卓著的战将。在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先后任红四团团长和第一师参谋长,率部斩关夺隘、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声威显赫。在他的回忆录中,第四章写的就是长征。  相似文献   

8.
耿飚,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外交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大仗恶仗,惊心动魄,辉煌传奇;他的一生,始终践行"三敢":敢讲真话,敢做实事,敢负责任。在耿飚诞辰100周年之际,本刊特设专栏,以寄托对他的怀念。  相似文献   

9.
正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发出了著名的黄炎培之问: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代统治者从艰苦创业到脱离群众的历史周期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黄炎培之问,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0.
何立波 《党史纵览》2005,(11):30-35
耿飚是我军一员著名战将,长征途中曾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团长,和团政委杨成武一道,强渡乌江,夺取天险娄山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作为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耿飚率部参加四渡赤水、再克遵义、南渡乌江,从云南境内巧渡金沙江等重要战役战斗.1950年初,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耿飚,走上了外交工作岗位,先后担任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兼驻丹麦、芬兰公使,驻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缅甸大使等职,成为著名的"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11.
1988年5月,一个美国商务代表团访问我国,其中夏威夷亚洲问题顾问德穆克先生派人送了一张名片给耿飚将军,并要求会面。由于耿飚正忙于其他公务,德穆克未能如愿。于是,他在回国之前又托人转交给耿飚一本厚厚的影集,扉页上用英文写着:“献给无所畏惧的领导——耿飚。”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浙江省嘉善县天凝镇南星村村民蒋海根发现医保中的几笔医药费迟迟未报,便来到村部询问村干部徐某,徐某回答了一句"这事不归我管,我不清楚,你去问别人吧",结果不但吃了批评,还主动登门向蒋海根道歉。这是该县推行镇村干部"负面言行清单"活动以来的一个缩影。制定"负面言行清单",目的是引导基层干部规范日常言行,提升自身素养,密切干群关系,防止"虽不贪不占,但不管不干"问题发生,让基层干部要好好对群众说话,好好为群众做事,做到言行不"任性"。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定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双方又签订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和《关于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同时还签发了《关于停止国共冲突的命令和声明》。 根据协议,在北平设立军事  相似文献   

14.
疾风知劲草──耿飚“文革”中轶事蔡华同耿飚,一位受人尊敬的老革命家。他之所以受人尊敬,并不仅仅由于拥有辉煌的革命经历和担任过一系列重要职务——从红军到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我国首批驻外大使之一、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国务...  相似文献   

15.
<正>近来,被媒体热炒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尚无统一明确的答案。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两句话能回答清楚的;社会上盛行的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应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唐穆宗长庆二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初到杭州,白居易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到西湖对杭州旱涝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于是,下决心兴修水利,在治理西湖上做文章。其时,正值大旱成灾,水田无水可灌,水稻面临绝产,可处于受灾区域的钱塘县县官却以影响鱼、菱生长为由,不肯放西湖水灌溉农田。白居易当即责问县官:"鱼和百姓的生命相比哪个重要?菱和稻米相比哪个重要?"  相似文献   

17.
1934年7月2日,国民党军李玉堂的第三师第八旅的两个团进抵福建温坊后,在红军松毛岭一线构筑工事.  相似文献   

18.
沈翀 《新湘评论》2009,(8):53-54
耿飚,1909年8月生于湖南醴陵一个贫苦家庭,1925年入团,1928年入党,乃一员文武双全的将帅之才。曾经一位北大学者评价:“耿飚是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摸鱼,出门能谈判,回家能做饭的人物。放到古代,就是赵子龙、秦叔宝。”此言不虚。  相似文献   

19.
劳骥 《前线》2012,(2):57-57
人生在世,大抵谁都会磕磕碰碰地留下些“伤疤”。这“伤疤”有的附在肉体,有的刻在心灵。肉体上的,因非皓齿柳眉,一般不愿显露,多加以消瘢祛痕,即使头皮上有个“伤疤”,也会戴顶帽子以遮其丑。肉体上的“伤疤”,通常因征战劳作玩耍所致,而心灵“伤疤”成因则颇为复杂,有工作失误引发,有事业受损带来,也有为争名夺利所创伤、  相似文献   

20.
1950年初春,耿飚被调任驻外使节。临行前,他回到阔别20多载的故乡湖南醴陵探亲,岂料在故乡的村头竟巧遇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原国民党起义将领陈明仁。 这两位老家相距不过20里、昔日兵戎相见的“冤家”紧握双手,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一时都不知说什么才好。沉默了半晌,还是陈明仁先开了口,他满脸愧色地说道:“果然不出你所料,咱们三年前的那次打赌,你赢了,我输了!”耿飚听罢,微微一笑,握紧陈明仁的双手用力地摇动几下作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